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中国妇女报:人人热心公益 个个手有书香--信孚公益论坛侧记

中国妇女报:人人热心公益 个个手有书香--信孚公益论坛侧记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9 18:06   浏览 N 次  

人人热心公益 个个手有书香

——信孚公益论坛侧记

日期:2007-12-06 中国妇女报 记者周毓林

http://www.china-woman.com/rp/main?fid=open&fun=show_news&from=view&nid=25214&ctype=4

(图为捐赠现场)


(图为捐赠仪式)


一人一本书,参加公益论坛


12月2日下午,北京建设大厦酒店大堂里,人们行色匆匆,既没有提旅行箱,也没有背旅行包,而是人人图书在手,从一册到十数册不等,有的人更用行李车推着数百本图书……直奔酒店五楼的多功能厅。
难道,那里要举办图书定货会?不像。拿着书的人不但有专家学者,还有法官、律师、节目主持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大批中产阶层人士,更有不少城市家庭妇女,甚至还有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们……
即便是肩扛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背着摄影器材的摄影记者、挎着背包的文字记者、拎着笔记本电脑的网站编辑等,在“全副武装”之外,也都无一例外地拿着书,有的甚至抱着一大摞书。记者们外出采访,向来都是轻装上阵,哪里还有拿几本书匆匆赴会的道理,更不用说是抱着一大摞书了。
在签到处,志愿者和义工们笑脸如花。她们一边收下与会人员递来的图书,一边真诚地说着“谢谢您对农民工的关爱”。难道,捐书是参加这个会议的入场券?
一问,果不其然。原来是信孚教育集团和东方出版社主办的“我们该怎样做好父母暨《月子》出版信孚公益论坛”,为女性育龄农民工捐赠育儿图书是活动之一。论坛主办方倡导,凡是参加的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媒体记者、家长代表,包括会务人员在内,都需要以捐赠至少一本图书。


送女性育龄农民工掌握育儿常识


近日来,“农民工丈夫拒签字致死孕妻”的悲剧震惊全国。悲剧发生后,人们纷纷对农民工肖志军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同时,医院僵硬执行医疗急救制度,导致肖志军妻子连同腹中的胎儿不幸死亡的荒唐做法,提出激烈批评。
但《月子》一书的作者,《新京报》资深编辑、教育学者、作家曹保印告诉记者,排除其他人为和制度性因素,假如肖志军和他的妻子有最基本的生育常识,悲剧也许就会离他们远一点儿。这也正是他希望借助本届信孚公益论坛,倡导与会的朋友们,每人至少捐赠一本育儿类图书的初衷。“一本这样的图书,也许可以帮助一个同样处在危险中的、贫困的农民工母亲,走出危险——至少,离危险远一点儿,再远一点儿。”
“农民工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弱势者,女性育龄农民工更是这个弱势者中的弱势者。”曹保印对记者,通过对妻子生育女儿的过程观察,他注意到,生儿育女的过程本身,对女性育龄农民工来说,往往成了生命中一道很难顺利迈过的坎。而儿女出生后,育儿常识、家庭教育常识的缺乏,又使她们在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上,付出更多苦难与艰辛。
为此,在曹保印的积极倡导和四处奔走下,本届信孚公益论坛不但特邀了部分女性育龄农民工参加,给她们一个近距离聆听专家建议的机会;更在信孚教育集团、东方出版社、华光国际运输(香港)有限公司、天一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设大厦酒店、名宝国际摄影、北京思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全体与会人员等各方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为她们募集了大批育儿及家庭教育类图书,使她们能够通过阅读育儿类、家庭教育类图书,掌握最基本的育儿常识、家庭教育常识,从而避免重复上演这类悲剧,引领她们幸福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给新生命以良好的教育。


不能忽略孩子的社会性成长


曹保印告诉记者,《月子》是他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写作的育婴札记。在本书中,曹保印用随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女儿出生后,发生在月子期间的生活故事,以及由这些故事引发的育婴经验与教训,兼及对各类社会问题尤其是底层民众命运的公共性思考。30篇随笔的后面,每篇另附“经验与教训”,更具体地总结月子期间的注意事项。
“孩子的成长,与我们的社会,有着血肉联系。身为父母,我们不能仅仅关心她的生理性成长,而忽略她的社会性成长。照顾孩子的生理性成长,是连低级动物都会做的事。”曹保印说,他要告诉他的女儿天天,在她降临人间最初的日子里,是一位身处社会底层的曹姓女护工抱起了她,温暖了她,保护了她……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吴祚来认为,曹保印这种为孩子所做的纪实作品非常有价值,《月子》不仅为其他准家长提供资鉴,还是一种精神、一种视角,为研究者提供最真切的资料。
新教育发起人、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教授说,家庭教育是在为人的整个生命奠定基础。“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他们的终身教师。”因此,他希望父母亲更加自觉地关注和直接地介入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当作是学校的事情;他还希望父母与孩子一起共读共写。因为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才会避免成为“生活在同一个房间的陌生人。”
论坛上,20位知名学者,通过主题讲演、沙龙讨论等形式,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弱者需要关怀,家庭需要真爱,父母必须“持证上岗”。也就是说,为孩子一生的幸福保障计,在孩子还没有来到人世之前,父母必须接受基本的生育常识和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避免“农民工丈夫拒签字致死孕妻”的悲剧,在今日之文明社会中重演。

发布时间: 2007-12-06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