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点评2011年2月8日-2月9日《参考消息》

点评2011年2月8日-2月9日《参考消息》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3 18:26   浏览 N 次  

《英成功测试“超级流感疫苗”》,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7日报道。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声称已经研制出一种革命性的流感疫苗,只要注射一次就可终身预防所有类型的病毒,而且价格不贵。这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内T细胞的数量,而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可以识别并杀死感染各种病毒的体细胞。传统疫苗针对的是流感病毒的外部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因为病毒种类不同而不同,而且很容易变异,变异后疫苗就不起作用了。而这种新疫苗针对的是流感病毒内部的两种蛋白质,各种病毒之间相差不大,而且也不容易变异。

自911后,世界上的生物战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每年都会翻出新花样来。对白种人而言,流感病毒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病毒,为此,美欧国家都在为一劳永逸地摆脱这种病毒的威胁而努力着,因此,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流感疫苗自然成为这些努力的最终目标。不过,世界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且不说单方面提高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数量会导致什么不良的后果,就算能够通过这种破坏人体内不同细胞的数量比例的方法克制住流感病毒的话,那么谁又能保证各种病毒之间——现在看来——相差不大的内部蛋白质不会因为这种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将彼此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化呢?要知道,一旦不同流感病毒内部的蛋白质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那么就不仅是这种所谓的超级流感疫苗会失效,而且之前所有研制的针对不同外部蛋白质的流感病毒疫苗也会失效,因为,届时的流感病毒已经从根子上和之前的流感病毒不一样了,最后只能从头开始研究应对的办法,而在新的解决办法产生之前,那么新变异的流感病毒就会产生超乎以往的致命威胁。

是否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一个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回答能否通过质变来解决一个问题,显然,那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流感对白人的致命性并不在于流感病毒本身的多变,关键问题在于白人人种基因的相对不变。白人和其他人种一样,都是地球长期进化的产物,尽管从长期来看,人种本身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人种是相对不变的。因此,人种上的致命缺陷其实是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因为人体无法通过改变自身来克服这一危机,所以才只能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缓解这一危机的爆发,于是就发展出了医药。——当然,长期的历史经验已经告知人类,外药是不能包治百病的,而且,加之社会经济等原因,人的健康问题主要还是要依赖人的自我运动来保障,这里讲的运动是运气活血,撑筋拔骨(比如八段锦这样的运动),不是活动,更不是劳动。——然而,我们在牛津大学的这个研究小组的声明中发现,它们的研究目标并不只是为了缓解危机,而是为了使相关人等彻底从危机中解脱出来,于是,他们的观念中就出现一个类似永动机一样的流感病毒终结者,只要有了它,似乎就能摆平一切相关问题了。但是,问题在于,即使提高了人体免疫系统克制流感病毒的能力,也不可能改变人体的先天特征,也就是说,超级流感疫苗是在保留着人体被流感病毒威胁着的前提下所做出来的解救措施(在我看来,提高T细胞数量以增加杀死流感病毒能力的做法和美国烂印钞票以缓解流动性危机的做法在逻辑上没有什么区别),但这种量变,无论量变的规模再大,也无法改变人体质的特征,因为这种量变不是人体内生性的,而是由外物刺激下的结果,一旦失去外物的支持,这种量变本身就是不可持续的,或许T细胞数量的增加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人体所受到的流感病毒袭击的数量却是无法控制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要把T细胞的数量提高到一个何等高的级别才能确保人体对流感病毒终身免疫呢?(且不说,提高了之后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负作用)显然,谁也不会知道这个答案,因此,这种量变的结果也就无法使人体从根本上免除流感病毒的威胁。最后,略微点一下,如果这个疫苗真的能被发明出来的话,那么除非人体因此会染上什么新的毛病,否则,单就它的社会性而言,那么多的靠医药吃饭的资本集团也不会允许这种疫苗下线生产。

《苏丹南部公投催生“最年轻国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2月7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7日报道,路透社华盛顿2月7日电,法新社布鲁塞尔2月7日电,美联社联合国2月7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8日报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2月7日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2月8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英法等旧殖民主义势力在其从殖民地撤退时所埋下的炸弹被一个接着一个地起爆了。尽管中南半岛上的柬泰交火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此,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拿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积极干预此事,以使此事能够及早得到平息而不是坐视该动荡向着扩大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而言,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动荡则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苏丹公投之前,旧殖民主义势力总是在媒体上宣称苏丹南部的人民要求独立,并且以此作为分裂苏丹的理由,给人的印象就是欧美诸国很支持苏丹南部的独立事业,然而,现在,就在苏丹公投的结果公布之际,旧殖民主义势力却已经开始在媒体上大肆唱空苏丹南部即将要成立的这个新国家的前途了,之前的旧殖民主义势力在推动苏丹分裂时所描绘的苏丹南部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及其独立后美好的前景都在这些唱空论调中无迹可寻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CNN称之为没有教养、没有知识的黑人以及大批难民,尽管这些人大多是基督徒,然而,对旧殖民主义势力而言,既然基督教作为分裂苏丹的工具的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为了继续维持乃至扩大整个东非的动荡状态,攻击的手段自然也就要做相应的改变,换言之,在上层建筑的危机结束后——即已经按旧殖民主义者的意志改变后,旧殖民主义势力就把危机向经济基础的方面转移,最终达到它们重新控制旧殖民地的各种资源的战略目的,而只有重新控制了这些资源,旧殖民主义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它们现在所面临的经济金融危机。

美国有学者声称应建立一个比较紧凑和可以防御的、包括欧洲、北美、西非和拉美在内的“大大西洋共同体”,从而使得美国能够用间接遏制的办法解决各种问题,同时把它的供应链缩短到可以防御的范围。这个共同体的实现过程就是我们之前所指出的美国断断续续在搞的那个战略收缩计划的内容。当然,首先要明确的是,施行这个战略收缩计划的大前提是美国已经明确认识到它不具备进行全球的直接干预能力了,对美国而言,全面进攻已经有向重点进攻转变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了,而美国之所以能够在此前的国际金融霸权斗争中重新获得主动权,那正是因为美国放弃了大包大揽的角色,转而施行所谓的巧实力外交,通过挑拨离间等手段促使非美世界内部相互争斗,然后,美国借力打力,利用非美世界内部的矛盾予以各个击破。资本家是怎么对付下属员工的,美国就怎么对付非美世界,只不过,在这一方面,美国还是需要向英国多讨教讨教经验。

既然美国学者眼中的大大西洋共同体只包括西非而不是整个非洲,那么,一旦这个计划真正落实的话,恐怕整个非洲就会陷入一种分裂状态。也就是说,在资源丰富的西非地区,由于美国的需要,因此该地区的政局必然会被强制稳定,而东非地区,也是出于美国的战略需要——不仅是为了阻止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更是为了阻止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以共同对付旧殖民主义势力——美国则必然不择手段的破坏东非及其以东地区,实际上就是泛印度洋地区的稳定局势。因此,我们看到,尽管科特迪瓦的政局动荡事发在前,突尼斯的政局动荡事发在后,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只有突尼斯、埃及、苏丹等东非国家的报道,而科特迪瓦的问题几乎要被人们给遗忘了,换言之,科特迪瓦的问题被强制低调处理了,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如果科特迪瓦的问题也如突尼斯、埃及、苏丹那样被大炒特炒的话,那么只会让争议双方——为了确保各自的利益——不断强化各自的立场以巩固各自阵营的支持力度,从而让双方可能存在的让步空间完全丧失掉,反之,如果能够低调处理的话,那么在没有舆论压力的情况下,科特迪瓦的斗争双方就能争取到谈判的时间和空间。当然,科特迪瓦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看新政府能否满足西方,特别是满足美国进一步控制科特迪瓦自然资源的要求,而且,对所有的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西非国家而言,在美国已经准备掠夺西非的情况下,恐怕都会面临与科特迪瓦一样的问题,无论这些国家是否真的存在问题,美国都会把问题给创造出来的。

此外,拉美地区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美国正在进一步控制巴西的自然资源,并且正在实施进一步控制巴西人力资源的计划。美国挑拨巴西和中国关系的目的,除了破坏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企图利用其对巴西的——相对于中国的 ——更加方便的控制地位,一方面通过推动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息(2月9日开始人民币的利率再次上升25个基点至3%)以摧毁中国经济,另一方面试图用巴西的廉价劳动力来取代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由于美国对巴西的干涉能力明显强于其对中国的干涉能力,因此,在美国的设想中,如果巴西能够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那么,不仅美国可以剪除两个战略威胁,而且还能满足美国资本不断增殖的要求。而巴西之所以较中国更加容易控制,那是因为巴西并不像中国那样拥有战略核打击能力,反过来说,如果巴西拥有了战略核打击能力的话,那么美国控制巴西的企图就无法实现了,至少是会非常困难了。尽管,巴西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早就指出巴西会成为这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从现在巴西的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巴西正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但是,在它没有能力保护这些果实之前,它在美国眼里都是一盘随时可以享用的美餐(印度也有相似的问题)。当然,其他有丰富资源的拉美国家也都在美国的盘算中,查韦斯能在委内瑞拉掌权多久已经越来越是一个问题了。总之,只要拉美国家没有足够的保护自己利益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那么,在美国感到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候,它就会首先对它的后院下手。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化发展,旧殖民主义埋下的炸弹已经演变为了新殖民主义达到目的的手段。不过,美国并不会因此感谢英法等国,相反,美国在设法使自己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过程中只会加大对英法等国在海外的利益的侵蚀力度,而这种进一步削减欧洲旧殖民主义势力向外转嫁危机的空间的行动也是美国推动欧洲危机早日爆发的一种手段。在此过程中,欧洲旧殖民主义势力每一次向美国的让步都会带来一轮发达国家集团向发展中国家集团的各种形式的进攻,在一轮攻势后,无论能否掠夺到多少财富,只要还不能使美国从危机中彻底解脱出来,那么,美国就会再一次发动挤占其盟友的国际市场份额的运动,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必然演变为全面的社会政治军事冲突。

《美将在阿富汗建永久性基地》,德新社喀布尔2月8日电。卡尔扎伊证实美国正在谋求在阿富汗建立永久性基地。换言之,一旦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了永久性的基地,那么也就等于是要把阿富汗的战争给永久化了,实际上也就是要把美军乃至北约对阿富汗周边国家的威胁给永久化。因此,这也就提醒了阿富汗周边国家,在应对美军及北约给该地区所带来的威胁时,也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问题。既然美国准备把持久战演变为永久战,那么反侵略武装也应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而不能幻想美军和北约会知难而退。此外,阿富汗战场对反侵略武装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武器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对反侵略武装而言,怕就怕美军和北约主动脱离战场,如果真的和美军没有了直接的接触,那么美国的战略核武器就又能发挥威慑效果了。因此,不仅不应该对美军准备在阿富汗长期驻扎下来的计划有所畏惧,反而还应对美国的这种主动在自己已经陷入泥潭的脚掌上打入一个桩子的行为表示欢迎,美国在阿富汗的永久性的基地将为反侵略武装在阿富汗大量地消耗美国国力创造了条件。

《中国去年减持日债创五年之最》,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8日报道。中国去年对日债的买卖行为并不能只用“减持”二字来概括,恐怕用“灵活”二字更贴切些,因为在去年的一些时段,中国也大幅度增持国日债。也正是由于中国的灵活操作,特别是那些“买入日债,抛出美债”或者是相反的操作,使得日债成为了国际关注的一个焦点。当然,日债被关注的原因并不是日债本身的吸引力,而是中国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作为当下世界财富最大的创造者,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买卖行为自然带有实际的信用判断的价值,而国际金融霸权斗争的本质就是在争夺国际信用的话语权,因此,能否争取到中国资金买入本国的国债,这件事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斗争的一个方面了。因此,当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向中国挑衅的时候,中国选择了加大日债买卖力度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将日债一抛了之,通过制造日债市场活跃性的趋势来加大日本与美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矛盾,从而从根子上将日本给孤立起来,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已经下调了日本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此外,俄罗斯正在用南千岛群岛问题测试日美安保同盟的紧密程度,实际上,对中国而言,在将来的一定的时候,也可以用当年炮击金门的办法测试一下这个日美安保同盟究竟对日本而言有多大实际意义。

阅读全文
类别:时事评论 查看评论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