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千亿(转载《四川经济日报》)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千亿(转载《四川经济日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6-14 02:24   浏览 N 次  



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经历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工厂建在市区的城市混合体模式,已经过时;第二种是工厂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模式,不利于集群化和个性化发展;第三种是产业集群模式,虽然推动产业集中发展,但又带来了城市候鸟、留守老人、留守孩子等问题。通过考察全国各地园区,第四代产业综合体模式出现,即主要由三个圈层构成。核心圈层是主导产业,第二圈层是产业配套层,如辅料生产企业,品牌包装企业等;第三圈层是生活配套圈层,为园区的企业提供生活配套。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营销协会会长李蔚

首创“商会办园”模式,西部第一个提出“工业厂房按揭”模式;十大专业服务平台打造 “产销贸展研” 集于一体的立体产业综合体;“家庭车间”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全新思路让农民工告别候鸟生涯……在“中国西部家纺服装之都”的核心支撑地彭州,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开拓性的第四代产业综合体模式正突破“园区”概念局限,高起点地催生中国西部家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的雏形。

3月12日,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首家家纺企业——四川上官家纺有限公司剪彩开张,与此同时,家纺A区其他18家企业正进行紧张装修,今年1月刚刚奠基的B区已经完成招商。而与其一路相隔的服装产业园,占地107亩的一期示范园已经交付使用,23家企业开工生产;二期项目东方米兰A区在开工前招商进度已完成90%。在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我们看到了一个仅用两年时间,从奠基到吸引500多家企业强势入驻的产业聚集奇迹。

3天签约1个项目、预定面积超过可售面积1/3、1天有10余家企业排队等待……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凭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家纺服装企业,从各地蜂拥而至?除开沿海家纺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成都产业布局“退二进三”、彭州借势“一轻一重”锁定家纺服装产业等天时地利因素,企业纷纷落户这里最大的动力莫过于抱团聚集发展的渴望,而来自商会与行业协会的号召,成为吸引他们目光的第一股力量。

四川省家纺行业协会和彭州服装行业商会不但在建园中协力,更在园区招商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他们多次组织行业内各类座谈会、研讨会、招商会,不仅让家纺服装企业认识到当下产业抱团发展的必要性,更让他们看到产业园正是实现这一目的捷径所在。通过商会与协会组织的定向招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配套及中小企业入园,产业聚集产生的磁场效应也就越来越大。

据了解,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区的整体投资将超过300亿元。目前,园区的绝大部分投资来自园区开发公司、商会、行业协会和入园企业。“政府方面主要是发挥指导作用”,彭州家纺服装产业推进办的胡姓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的产业园区,依赖政府投资者资金不足不鲜见,依赖企业者则往往面临有能力的企业要么一家独大,要么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而吝于投资的两难境地。来到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区,资金已不再是瓶颈。园区通过政府组织,商会和行业协会牵头,共同组建“国有公司+商会+民营企业”的股份制园区开发公司,统一建设工业厂房,以出售、出租厂房方式吸引相关企业以园区业主和开发商的双重身份入园投资开发建设,专业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由此实现。

同时,商会对园区企业的扶持加大了企业入园的吸引力。“每年八九月份,服装企业的资金基本都转化为了商品库存,如果它们遇到临时资金困难,可以通过商会平台得到短期借款,而这种借款是免息的。”服装园区营销总监崔泮为向我们介绍。现在,商会提供的短期免息借款,已成为园区企业资金的有力后盾。

“2009年的时候园区还只有服装区,当时有位温州家纺商来考察,提出厂房虽然适合服装企业,但是对家纺企业而言,车间、院坝太小,厂房结构也不能满足家纺的生产需求。以此为契机,园区开辟了家纺区”,四川家纺行业协会秘书长马斌介绍到。

现在在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超过九成的家纺和服装企业可以挑选到满意的标准厂房,个别需求特殊的企业甚至可以要求量身定制。园区更体贴地为中小企业开辟“厂房按揭“服务。企业首付3~5成,并通过金融机构按揭50%~70%的贷款购买厂房,贷款期限为5~8年,这大大降低了入园企业投资成本和流动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园区已有超过30家企业办理了按揭贷款,贷款金额约7000万元。“企业在这里只需要干一件事,发展主业。”崔泮为信心满满地表示,园区不仅仅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更通过人力、营销、商务、技术、品牌孵化等十大专业服务平台整合资源,为入园企业打包解决年检、财税、原料采购、招工培训、销售网络等更多需求。

在彭州磁丰镇“家庭车间”,小石村村民王古碧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我在这里既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上班挣钱,现在每月收入千多块呢!”王古碧过去做家务、照顾老人小孩花的时间最多两三个小时,然而由于这些时间分散不固定,照顾家庭与外出务工很难两全。彭州市政府与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联手推出的“家庭车间”模式,让王古碧的烦恼烟消云散。

家庭车间由家纺服装行业商会搭建劳务外包服务平台对接企业,村(社区)建立经合组织联系农户,企业协同培训学校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并提供机器设备,农户在家完成劳务外包来料加工,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据了解,目前家庭车间已相继在磁丰镇、小鱼洞镇、葛仙镇等乡镇开办,为园区企业培训了近千名熟练工人,个别家庭车间月产值数十万元。

“家庭车间”模式是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实现产业工人人性化就业和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作出的有益尝试。川大教授、四川省营销学会会长李蔚认为,这就是第四代产业综合体模式的体现,它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工业园带来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

据悉,在未来3~5年里,全面建成投产的成都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将解决近26万人的就业。10年后,这里将至少容纳5000家企业,产值将超过千亿元,真正成为“中国西部家纺服装之都”和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黎琦

文章链接 http://scjjrb.newssc.org/html/2011-04/18/content_1246805.htm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