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江西广播电视报 我的文学梦之源

江西广播电视报 我的文学梦之源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07:50   浏览 N 次  

江西广播电视报 我的文学梦之源

刘正辉

我与《江西广播电视报》初次相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正在读高一。忽然有一天,班上一位姓周的同学写了一篇赞美家乡变化的文章在《江西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这在我就读的那所乡村中学可是一件“特大新闻”,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公开表扬了这位同学;语文老师还特地将刊有周同学这篇文章的《江西广播电视报》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栏”里,供本班和邻班的学生参观学习。报纸一贴就是三年,一直占据我们班的“光荣榜”。当时我对周同学崇拜不已,无数次拜读他的这篇“大作”,不断地激励自己在上语文课写作文时狠下苦功夫,幻想有一天自己的习作也能变成铅字,见于报端。就这样,我的文学之梦起源于《江西广播电视报》。

后来,我来到省城南昌上大学,尽管学的是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的医学专业,但心中的文学梦想从未湮灭。学习之余,我积极地加入校园诗社,并当上了校报记者和校广播站记者,一直都在执著地努力写作。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偶有文学作品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我便欣喜若狂,追求文学之情愈加如痴如醉。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去当医生,而毫不犹豫地加入一家报社做文字编辑。尽管当时我已经在省城的多家媒体上发表过文章,但我一直没有勇气向《江西广播电视报》投稿。总是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还不够,而《江西广播电视报》是我文学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我心目中特别神圣的境地,我只能虔诚地对她深情守望,不敢轻易扰之。

梦总是肆无忌惮的,欲抑更狂。我像一位坠入爱河的小男生,无法控制住自己对近在咫尺的“初恋情人”的那份感情冲动。终于有一天,我还是按捺不住地给《江西广播电视报》投了首篇稿。不久后,这篇题为《男儿也恋家》的小短文见报了。文中倾诉自己对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家人的满怀思念之情。让人料想不到的是,这篇小小的文章发表后,我竟然还收到了一封来自邻省湖北黄梅县的读者写来的信,这位读者是位退休的老阿姨,几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她说自己能十分理解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并安慰我不要过分忧伤,要努力工作,多交朋友,多向老家的父母报平安。这封信着实让我感动一回,我不仅收获了发表文章后的喜悦,更获取了人间处处有关爱的真情。

此后,我与《江西广播电视报》结下了不解的情缘,相继在上面发表过十多篇文章,还与多位编辑老师结为好朋友,我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近年来,身边的许多文友顶不住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写作艰辛,更耐受不了埋头写作时的清贫和独寂,纷纷弃笔而去。但我追求文学之情矢志不移,依然笔耕不辍。努力了终有回报,这些年我在省内外的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达130余篇,还多次在各种征文中获奖。这些小成就都源于我年少时因《江西广播电视报》而构筑的文学梦想,我将怀揣这个美梦在写作路上坚持不懈地苦苦追求,直到永远!

(本文获《江西广播电视报》“亲密50年”征文“最佳作品奖”)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