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六年我重拾起诗歌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09:25 浏览 N 次
2004年,我写完百行长诗<<回望额尔古纳>>后,就一直到现在无诗。
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基本不写诗了。这首《回望额尔古纳》,也是因为内蒙古自治区五十年大庆,内蒙古大兴安岭日报社派人来到长春,要求我写首诗为念。我例来不会做颂诗,结果这首《回望额尔古纳》又写给了自己,它是纯个人体验的作品。
不写,不是不会写了。能力没问题,就是不愿写!
我对各种文体均有涉猎,早年除了剧本,均有各类体裁的作品发表。但我骨子里,还认为自己是个纯正的诗人。
我写诗自以为是天赋其才。我家境贫寒,父母均识字无几,不能对我做任何教化。好在我认识一个好朋友叫徐建军,他父母是知识分子,家里有一个大大书柜,所藏甚丰。我就读着他家的书长大。那时读唐诗宋词,能读得不知疲乏饥渴;许多对我来说很难懂的句子,我虽不明其义,但它的韵律,深深地植入到我的心中。
在初二的一段时间里,我忽地像生了病。每天脸都发烧,脑子里有某种节奏“砰、砰砰、砰”地跳动着,就像一段没有歌词的曲子。很难受,真就像脑子里有什么东西得抠出来。
有这一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作文,让写好周一交。我初中作文并不好,尤其是命题作文,我根本就不知怎么写。在家里急得猴蹦,情急之下想出妙计:“上山!老师不是说过要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吗!”我拿着纸笔来到山上,在一片松林里躺下,等着灵感能像那些嗜血的蚊子,扑面而来。蚊子是扑面而来了,灵感却像海盗的藏宝,仍只在传说之中。我急得不行,这一急,忽地一组句子冲进脑海!
这是二十三年前的事了,那句子我已记不得了。但当时那惊愕的感觉我永远忘不了,这是上帝的提示,我提笔把那组句子记下来,我的诗歌从此开始。
刚开始,没有人相信那是我写的,谁能相信一个小鼻涕孩忽地就成诗人了!是不是你从你儿抄得啊?质疑得我自己都心慌。我在写诗的第一个十年里,始终在被质疑中。不是质疑我的水平,而是质疑我是不是抄袭!我在大雁读书时,我的同寝一名周姓同学是最瞧不起我的,用他的话说:他觉得我是个哗众取宠的人,动辄从报纸上剪一下重名作者的作品,贴到本子上。有一天,编辑部给我来的一封信让他看到了,他大吃一惊,问我,难道这是真的吗?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我们当地有名的作家顾玉军先生看到了我的作品,深为赏识。那年我才十七岁,他带着我,连同当地的几位名士,组建了“山一方”诗社。不但让我在写作上真正地登堂入室,而且让我认识了社会,结交了名流。后来,我又在顾老师的帮助下,得到当地党委书记刘振国的赏识,进入到了阿龙山林业局党委宣传部工作。
我对自己的诗歌极为自信,开始,我也把诗歌写得晦涩。渐渐地,我反思,为什么诗歌越来越没有人读?你把诗歌写得跟迷语似的,谁能读得下去啊!为什么就不能把诗写得流畅些?古诗之所以能传诵,因为它有格律,合乎音乐,能给人带来阅读的快感。而现代诗过于松散的形式,过于晦涩的意像,让诗意像没有方向的地下水,根本解决不了地面上众生的干渴。想透了这些,我明确了自己诗歌的形式和方向——让诗歌回归基本阅读的快感!那就是,“隽永的句子、音乐的节奏和韵角、能让人玩味但绝不晦涩的意像,平白语言所组合出的出乎意料的所指”。用浅显的语言,表现深邃的诗意。我的志向是想做现代白居易。
但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发生的时势走向,让我开始产生将诗歌压入箱底的想法!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进入物质时代的情景越来越明显。大家评价成功的标准,基本趋于金钱物质占有的多少。而钱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网络传着一句玩笑话:“男人长得帅有个屁用,脸能当卡刷出钱吗?”可以看出人的评判标准。评人尚且如此,诗歌更能值几何?那时我已娶妻生子,我不能让我的家庭,我的儿子跟着我去受穷。我对写作的概念例来是:“我写作是为了活着,我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如果不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那我宁愿放弃它。
为了更好的生活,九八年末我辞去了当时看上去非常好的工作,来到长春创业。
就这样11年过去,我成为了一名标准的长春人。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本还算实现小康。我自己以一名职业新闻人面目出现,至于诗歌,真得只在心里梦里。
前一阵报社组织学习,我们选的是凤凰大讲堂的《从富强到文雅》,这本书的主要是针对中国人富裕程度提高了,却富而不贵,贵族精神缺失,让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大打折扣的现象,思考如何让文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文中的一些观点给我很大的刺激。
“贵族精神的缺失造成我们“象牙之塔”的瓦解和逍遥精神的消失,造成我们社会生活习俗,语言以及审美趣味的粗鄙化,造成我们富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刘再复。
“美,其实是回来做自己,我能够不被整个社会的流行所干扰,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选择,这是大智慧。”——蒋 勋
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的打拼,我在争到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是一个精神粗鄙化的过程,是一个审美能力日趋消退的过程。“富而不贵”,在我的身边例子比比皆是。我的很多有钱人朋友,生活志趣、语言举止,都没有脱离暴发户、土财主的泥胎。而我,还远没达到“富”,却先不“贵”了!生命转瞬即逝,等有一天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我会有多么遗憾,这一辈子只当钱奴吗?
我一直是命运的宠儿。就在这时,我又结交了几位新朋友,他们既能在物质的大地上行走,内心里又有一片精神的天堂。感谢他们,给我鼓励、给我感觉、给我刺激。
于是沉睡了六年后,我重又拿起笔来,写了这首《前世今生》,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首流行歌曲,但我苍茫的诗神就隐身其中!
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基本不写诗了。这首《回望额尔古纳》,也是因为内蒙古自治区五十年大庆,内蒙古大兴安岭日报社派人来到长春,要求我写首诗为念。我例来不会做颂诗,结果这首《回望额尔古纳》又写给了自己,它是纯个人体验的作品。
不写,不是不会写了。能力没问题,就是不愿写!
我对各种文体均有涉猎,早年除了剧本,均有各类体裁的作品发表。但我骨子里,还认为自己是个纯正的诗人。
我写诗自以为是天赋其才。我家境贫寒,父母均识字无几,不能对我做任何教化。好在我认识一个好朋友叫徐建军,他父母是知识分子,家里有一个大大书柜,所藏甚丰。我就读着他家的书长大。那时读唐诗宋词,能读得不知疲乏饥渴;许多对我来说很难懂的句子,我虽不明其义,但它的韵律,深深地植入到我的心中。
在初二的一段时间里,我忽地像生了病。每天脸都发烧,脑子里有某种节奏“砰、砰砰、砰”地跳动着,就像一段没有歌词的曲子。很难受,真就像脑子里有什么东西得抠出来。
有这一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作文,让写好周一交。我初中作文并不好,尤其是命题作文,我根本就不知怎么写。在家里急得猴蹦,情急之下想出妙计:“上山!老师不是说过要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吗!”我拿着纸笔来到山上,在一片松林里躺下,等着灵感能像那些嗜血的蚊子,扑面而来。蚊子是扑面而来了,灵感却像海盗的藏宝,仍只在传说之中。我急得不行,这一急,忽地一组句子冲进脑海!
这是二十三年前的事了,那句子我已记不得了。但当时那惊愕的感觉我永远忘不了,这是上帝的提示,我提笔把那组句子记下来,我的诗歌从此开始。
刚开始,没有人相信那是我写的,谁能相信一个小鼻涕孩忽地就成诗人了!是不是你从你儿抄得啊?质疑得我自己都心慌。我在写诗的第一个十年里,始终在被质疑中。不是质疑我的水平,而是质疑我是不是抄袭!我在大雁读书时,我的同寝一名周姓同学是最瞧不起我的,用他的话说:他觉得我是个哗众取宠的人,动辄从报纸上剪一下重名作者的作品,贴到本子上。有一天,编辑部给我来的一封信让他看到了,他大吃一惊,问我,难道这是真的吗?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我们当地有名的作家顾玉军先生看到了我的作品,深为赏识。那年我才十七岁,他带着我,连同当地的几位名士,组建了“山一方”诗社。不但让我在写作上真正地登堂入室,而且让我认识了社会,结交了名流。后来,我又在顾老师的帮助下,得到当地党委书记刘振国的赏识,进入到了阿龙山林业局党委宣传部工作。
我对自己的诗歌极为自信,开始,我也把诗歌写得晦涩。渐渐地,我反思,为什么诗歌越来越没有人读?你把诗歌写得跟迷语似的,谁能读得下去啊!为什么就不能把诗写得流畅些?古诗之所以能传诵,因为它有格律,合乎音乐,能给人带来阅读的快感。而现代诗过于松散的形式,过于晦涩的意像,让诗意像没有方向的地下水,根本解决不了地面上众生的干渴。想透了这些,我明确了自己诗歌的形式和方向——让诗歌回归基本阅读的快感!那就是,“隽永的句子、音乐的节奏和韵角、能让人玩味但绝不晦涩的意像,平白语言所组合出的出乎意料的所指”。用浅显的语言,表现深邃的诗意。我的志向是想做现代白居易。
但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发生的时势走向,让我开始产生将诗歌压入箱底的想法!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进入物质时代的情景越来越明显。大家评价成功的标准,基本趋于金钱物质占有的多少。而钱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网络传着一句玩笑话:“男人长得帅有个屁用,脸能当卡刷出钱吗?”可以看出人的评判标准。评人尚且如此,诗歌更能值几何?那时我已娶妻生子,我不能让我的家庭,我的儿子跟着我去受穷。我对写作的概念例来是:“我写作是为了活着,我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如果不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那我宁愿放弃它。
为了更好的生活,九八年末我辞去了当时看上去非常好的工作,来到长春创业。
就这样11年过去,我成为了一名标准的长春人。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本还算实现小康。我自己以一名职业新闻人面目出现,至于诗歌,真得只在心里梦里。
前一阵报社组织学习,我们选的是凤凰大讲堂的《从富强到文雅》,这本书的主要是针对中国人富裕程度提高了,却富而不贵,贵族精神缺失,让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大打折扣的现象,思考如何让文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文中的一些观点给我很大的刺激。
“贵族精神的缺失造成我们“象牙之塔”的瓦解和逍遥精神的消失,造成我们社会生活习俗,语言以及审美趣味的粗鄙化,造成我们富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刘再复。
“美,其实是回来做自己,我能够不被整个社会的流行所干扰,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选择,这是大智慧。”——蒋 勋
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的打拼,我在争到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是一个精神粗鄙化的过程,是一个审美能力日趋消退的过程。“富而不贵”,在我的身边例子比比皆是。我的很多有钱人朋友,生活志趣、语言举止,都没有脱离暴发户、土财主的泥胎。而我,还远没达到“富”,却先不“贵”了!生命转瞬即逝,等有一天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我会有多么遗憾,这一辈子只当钱奴吗?
我一直是命运的宠儿。就在这时,我又结交了几位新朋友,他们既能在物质的大地上行走,内心里又有一片精神的天堂。感谢他们,给我鼓励、给我感觉、给我刺激。
于是沉睡了六年后,我重又拿起笔来,写了这首《前世今生》,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首流行歌曲,但我苍茫的诗神就隐身其中!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上一篇:《爱的华尔兹》作者简介2 下一篇:《一缕弦音永远颤动不息》发表于江苏《宜兴日报》
相关资讯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最新资讯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