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搜到洪烛发表在上的文章:不要满足于百米冲刺的瞬间辉煌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13:12 浏览 N 次中国文联网首页 报社简介 中国艺术报首页 要 闻 地 方 九州副刊 艺术星河 中国收藏 中国书画家 中国书法学报 中国书画家老年少年专刊 摄影文学艺术专刊
不要满足于百米冲刺的瞬间辉煌
●80后”有些作家用于挥霍才华的精力要多于知识积累。“80后”作家在完成“青春期写作”之后,是否会因种种自身所忽略的原因遇见瓶颈?下一步该如何突破?“80后”作家在忙于扬名立万的同时,也该为自己的文化底蕴、思想成长做一些补给工作
洪 烛(作家、出版人)
“80后”曾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就要进入正午了。
笔者关注“80后”,因为和他们身上有某种相似性。“80后”崇尚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我早就这么想,也这么做了。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在中学疯狂地爱上文学,还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一百多篇诗文并频频获奖。对文学的全力以赴也造成严重偏科,除了语文,数理化乃至外语等经常亮红灯,上大学基本无望。高中母校看在我多次获奖的份上,试探着把我的资料投递给几十所重点大学,结果勇于教育改革的武汉大学破格录取了我。
谈到我们这一代作家与“80后”作家的区别,我感觉我就是早产了十几年的“80后”,而“80后”作家在我眼中就是晚生了十几年的我。我跟“80后”没有代沟,需要的话,我甚至愿意为他们做急先锋。
我并不仅代表我自己,还代表着那一大批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少年作家。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中学校园里的“小诗人”、“小作家”在数量上一点不逊色于现在的“80后”作家,同样境遇的葛红兵称其为被诗歌史遗忘、但正在被追忆的一个文学现象。自古英雄出少年,文人也如此。仅以诗歌界为例,目前被誉为诗坛“中坚代”的伊沙、徐江、侯马、桑克等,都是从80年代的校园起步的。姜红伟已推出一部《80年代中学校园诗歌备忘录》,收录了数百人的回忆文章。我们这一代作家,自然不会把“80后”作家当成陌生人,如果说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话有点倚老卖老,但确实把他们视为文学的后续部队。真正热爱文学的人,不会嫉妒文学的新生力量,叫好还来不及呢。同时还有必要或有义务传授一些经验与教训。反思我们那一代校园诗人,阵容庞大,但最终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来的还是极少数。大浪淘沙,文学对于大多数人,犹如春梦了无痕。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也由个人的选择及努力程度造成。在“80后”作家最热闹的时候,也不免让人产生后劲不足的担心。譬如有媒体将我为文学差点没上成大学,跟韩寒出名后坚决不上大学来相比,我倒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替韩寒惋惜。由于来之不易,加上80年代王蒙提出“作家学者化”的口号,大学四年我常泡在图书馆里,一番“恶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为未来的创作打下更坚实的底子。相比之下,“80后”有些作家用于挥霍才华的精力要多于知识积累。“80后”作家在完成“青春期写作”之后,是否会因种种自身所忽略的原因遇见瓶颈?下一步该如何突破?“80后”作家在忙于扬名立万的同时,也该为自己的文化底蕴、思想成长做一些补给工作。
韩寒、郭敬明、春树等现象,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娱乐界明星制向出版界、文学界的渗透。明星制可以使人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神话,对年轻人构成巨大的诱惑。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渴望能够创造神话,包括经济上的和功名上的。上世纪90年代的明星制对社会各个环节都有影响,比如猛推“80后”作家的《萌芽》杂志和春风文艺出版社等等,潜意识里都在承担明星经纪公司的功能:造星。希望能够像好莱坞一样造出一批明星式的作家,而这批作家可以给它们带来丰厚的名与利的回报。“80后”作家赶上了好机会,应运而成为文化产业化、文学市场化的宠儿。出版社从《萌芽》及新概念作文大赛现象里嗅到了商机,不再守株待兔似的等着,而是参与了包装。出版社的介入,不是局部的介入而是全方位的介入;不仅是签下书稿,把包装后的书推向书店,而且参与炒作、宣传以促销,一整套天衣无缝的营销手段,更多的是把青春文学当成商品来看待。
我和我所在的出版社,也曾为“80后”青春文学的繁荣推波助澜。我担任本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并长期主编《黑马丛书》,除了出版一套“80后”作家长篇小说系列,还隆重推出两卷本的《我们,我们》(“80后”代表作家合集)。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专门给做了一期节目,我请评论家白烨一起陪同张悦然、春树、李傻傻、苏德、周嘉宁等十几位“80后”作家进行访谈。此前还领他们在西单图书大厦搞签售,有诸多交流。
“80后”作家作品无疑取得了商业化的成功,但在经典化的层面上,还存在着相当长的一段征途。“80后”作家的一系列代表人物,在偶像派的道路上已颇有斩获,是否有必要向实力派转型呢?艺术无止境,加倍地扩大实力肯定不会错的。
即使在几年前“80后”作家还没完全浮出水面时,我就不认为他们是文学夏令营,他们会走进秋天的,会迎来更为丰硕的收获季节。不仅文学界,而且整个社会都应这样想并且大力加以扶持:如果“80后”一代没有作家,或没有大作家,将是多么悲哀的事!那不仅是“80后”一代人的不幸,而且是文学的不幸,社会的不幸。
我这一代作家,或更早几代的作家,也应如是想:假如我们文学梦的实现曾得助于别人或社会,不也同样应对新生的一代施以援手吗?文学正是接力的事业。市场经济的发达,使“80后”作家比前辈占了更多的优势。但不要忘了,他们也面临新的压力:文学的贬值。在文学贬值了的时代还在搞文学,就凭这一点,前辈作家也该给这些初出茅庐者献上敬意。
据我的了解,除了少数功成名就者,大多数“80后”作家获得的名利回报都很菲薄,他们对梦想的坚持比前几代人更不容易。还是以诗坛为例,除了春树等名人外,“80后”还有一大批同样富有才情的诗人,春树的成功跟伊沙、侯马等前辈的鼓励不是没一点关系,而北京的贾谬、茧衣、罗贤等也颇受诗歌界器重。文学或诗歌,不应该让“80后”缺席。“80后”缺席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损失,而是文学或诗歌的损失——就未来而言,这样的文学史或诗歌史将是不完整的。我们亦将是有责任的。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80后”作家身上有我们那一代人有的东西,也有我们缺少的东西,譬如叛逆性。六七十年代的人似乎更强调对环境的适应性,在适应中保存实力乃至发展自己。习惯把思想的锋芒包裹在刀鞘里,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人生的态度或文学的姿态很难有是非之分,希望“80后”作家能按长跑运动员的要求训练并塑造自己,而不满足于百米冲刺的瞬间辉煌。跟实现梦想相比,长久地坚持梦想要难得多。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