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我的夕阳感受和期盼

我的夕阳感受和期盼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19:52   浏览 N 次  

老年如同夕阳,是人生的最后阶段。以年龄和个体的健康状况区分,有人将其划分为“早老年”、“中老年”和“晚老年”。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这种划分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所谓“早老年”人,是指年龄大约在60-70之间,日常生活能完全自理并可以帮助子女操持家务,或继续参加一些社会工作的这部分老人;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体力衰退,他们将先后进入“中老年”,能做到生活自理,不给子女添加负担就很不容易了,但这些老人仍有个人爱好,还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年龄大约在75-85之间;超过85岁以上的“晚老年”人就有可能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有的老年人由于疾病折磨常年卧床不起,甚至吃喝拉撒都要人协助。当然,对老年早、中、晚划分,并不完全以年龄界限,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也没有定数。老年人毕竟是在走下坡路,“夕阳红”的光辉或迟或早的会逐渐消退,如何让“夕阳红”最大可能地持续灿烂,这不能不引起老年朋友及其子女以及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我是一个85岁的耄耋老人,50岁丧偶,现有四个子女。其中两个也已步入老年,另两个也年过半百。25年的老年生活使我对“早老”、“中老”和“晚老”的不同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我毕生从事妇幼保健的科技工作。初入老年时曾被单位返聘。再此期间,我主编了《农村母子系统保健工作手册》及《母婴保健必读》。这两本书是我从事本专业半个世纪的心得体会。“文革”后包括退休后的返聘期间,我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优秀党员;我还通过“早教”实践,研制了一套“三岁前婴幼儿智力开发系列教玩具”。70岁以后,我完全脱离了专业工作,在老年大学学习,成绩堪称优良。这时子女虽都不在身边,但由于身体状况良好,又有原地的老同事、老朋友、老邻居相伴,生活过得很愉快。子女们还带我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张家界等地旅游,回故乡探视。1994年女儿女婿带我去德国,回来后写下的《德国见闻》被报社连载,受到社会好评。此后十年,在我家住宿的十多名高中生全都考上了大学,我家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这一时期是我老年生活的黄金时期,是夕阳“红”得最灿烂的时期。

随着岁月流逝,身体渐渐衰弱,疾病悄然而至,出现颈椎病、高血压、关节疼痛等病症。2004年底脊椎压缩性骨折,我被子女接来合肥,绝对卧床三个月。痊愈后为了减轻子女照料生活的负担,我决定住进养老院。在那里,由于工作人员的周到服务和子女亲友的关心支持,我的心情仍然很愉快。除参加歌咏、绘画等文娱活动外,还为院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入住老人做一些保健业务咨询。2006年我写了《我所盼望的老年公寓》一文,合肥晚报在同年 11月13日的《老年公寓怎样才算好》的文章中记述了记者采访市民政局领导的意见,认为我的文章代表了入住老人和他们家人的共同心声,是老年公寓负责人的“无价之宝”。《安徽老年报》又于2007年2月5日全文刊登了我的这篇文章,很多老人见报后纷纷来信来电,甚至结伴前来感谢我为他们说出了心里话。2007年82岁的我还应邀参加安徽省高考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的试水考试。文章刊登于2007年6月8日《新安晚报》,省内亲友见报后都来电祝贺,我也为自己健康长寿而高兴。

特别使我留恋的是,在养老院的日子里,我得到学习国画和书法、诗词的机会。亲友们喜欢我的画作自不必多说,各大专院校的师生来与老人联欢时,都以能得到我的画作而倍感荣幸。韩国留学生不会说中国话竖起大拇指,指着一幅花鸟画要我送给他。省博物举办书画展,展出了我的一幅山水画,这给我很大的鼓舞。有人认为我的画已能卖出好价钱。有人要买我的画,但我只是把它看成自身的精神食粮,赠送他人则是代表友谊和情感的付出。在养老院书画室里,我在80cm*100cm的大幅画上题写了“耄耋之年始学绘,与时俱进紧跟随,老有所学存幻想,愿将余热放光辉”。我和入住的老人一样感到:一日三餐饭到口,茶到手,洗衣浆衫不用愁,安全卫生有保障,好似人间丹丘逍遥侯(丹丘意仙境,侯为古代皇帝封的官称)。如同夕阳残辉的耄耋之年,除亲情友情外别无他求。

2009年10月,因养老院搬迁较远,我被儿女们接到儿子家。虽然我告别了有许多老年朋友的集体生活,失去了与同龄人谈心交流的机会,但方便儿女们探望照顾;适合越来越多的老年病的诊治和饮食调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附近的邻居们给我很多帮助;同时我还坚持书法绘画,生活得很充实。

总之,我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幸福源于祖国强盛,社会安定,儿女事业有成,孙辈前途无忧,比起我的前辈的晚年,真有天壤之别。回眸往事,感想良多:老年人应如何不忘过去、珍惜现在,为儿孙将来造福?我想在这里写点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许可以对已经步入老年和即将步入老年的朋友有所帮助,我希望能如愿。

首先谈谈“早老年”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老人,尝过人生酸甜苦辣,懂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又具有一定智能和体能。他们中的不少人,既被家庭需要着更被社会需要着,尤其是从事科技文化专业的人,因为科学文化必须承上启下、代代相承。我所从事的妇产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旧产婆还用瓷瓦片、牙咬切断新生儿的脐带,而今试管婴儿已诞生成长;尤其是航天事业的发展,实现了我们祖先几千年来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步入早老年的朋友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充裕时间等有利条件,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尤其是没能兼顾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需要,这是我的终身遗憾。

接着再说“中老年”。“中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健康状况开始下降,但还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没有严重疾病的话,我认为有条件的朋友应抓住时机,享受科技现代化带来的丰硕成果,走出家门观赏祖国大好河山,走出国门开阔眼界,跟上时代步伐。“中老年”时期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活到老,学到老”,选择一门或几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琴、棋、书、画,歌舞拳术、养花垂钓、摄影烹调等等;可以上老年大学、也可以在家自学。手机发短信、电脑查资料,这些现代化的电讯设备,都能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我的国画技艺虽与父亲的遗传基因有关,但真正被人誉为有超一般专业水平的画作,还是在80岁以后自学的结果。因为这时心无二用,有足够的时间专心致志。我经过绘画,颈椎病、心律不齐等症状几乎全部消失,真是学习、保健双丰收。

最后谈到“晚老年”。人到“晚老年”极有可能疾病缠身、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我85岁开始有了“晚老年”的感觉。当疾病来临时,我担心害怕,消极悲观,甚至怨天尤人。但所有这些都无济于事,徒增烦恼而已。冷静下来,反复思考后感到:风烛残年之际,重要的是保持阳光心态和感恩思想,应该深刻认识“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过好每一天。

为适应已经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社会现实,我想在这里再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几点建议:

1.继续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

2.多办办好老年大学;

3.建立健全社区老年活动室;

4.组织义工活动,帮助空巢、残疾和病弱的老人;

5.由点到面探索当今社会居家养老的新办法;

6.落实医保政策,优待高龄老人;

7.试办临终关怀医院;

8.发挥宗教团体的力量进一步关爱老人;

9.制定“安乐死”法律;

10.强化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舆论宣传。

提出以上建议的原因是:过去,战争年代,人们崇敬英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今天,升平盛世,我愿老人“生的愉快,死的安心”。这样,伟大祖国影响更加深远。

我出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幼年时听祖辈说过清王朝统治阶级腐朽没落的生活,百姓深受其害;少年时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颠沛流离的苦难;青年时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前后,我撰写八万多字的回忆录。“我的夕阳感受和期盼”是我回忆录的继续,也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后的心愿。不避孤陋,呈献给老年朋友和有关部门,我想或多或少会有益于我们的社会的。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