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一个打工女作家的成名路径----东方今报2007-7-16

一个打工女作家的成名路径----东方今报2007-7-16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20:06   浏览 N 次  
首页 郑州 河南 中国 国际 财经 娱乐 体育 说吧 楼市 车市 购物 旅游 健康 I T 教育 金融 电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非常档案 >正文

107年07月16日数字报PDF版
一个打工女作家的成名路径
时间:2007-7-16 5:13:20来源:东方今报今报记者 李云飞

【核心提示】
7月6日,一位在上海的河南姑娘求助今报,想通过家乡媒体将自己写的小说捐赠给省内乡镇图书室。这个女孩的“传奇经历”让人称奇:十几年前,出身农民的她 为了每月百元的工资,怀揣技校文凭到深圳打工。从流水线女工、文员、白领,到走上复旦大学的讲坛,再到独立出书被国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她用奋斗完成了 一次次人生的跳跃。记者远赴上海,记录下她一次次嬗变的轨迹……

【引子】

7月7日下午,连续闷热多日的上海忽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在复旦大学第六宿舍门口,河南女孩王丽丽面对记者为自己的迟到有些歉意。她将于月内远赴澳大利亚,临走之前,想把自己写的小说通过家乡媒体,捐赠给省内乡镇的图书室。
“请你来这里,是想带你看看我曾生活过的地方”。此时,一场大雨刚刚停歇,而王丽丽的经历也恰如夏日的天气,变幻莫测。

◆◆缝伞女工积攒两万元要写书反映底层生活

1993年,老家在周口沈丘农村的王丽丽从周口地区技校毕业。第二年春天,她和同村姐妹一起南下深圳,到一家台湾工厂做缝伞女工。“那时的工资每月只有一 百元,每天都要加班”。对于那段经历,如今她仍记忆犹新,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一周难得休息一天,初到流水线上,这个农村女孩十分不适应,几天下来, 手脚上都是血疱,但即使这样辛苦,所得工资也只是勉强能够糊口,无力攒下积蓄。
对于这个心里“有想法”的女孩来说,她自然不甘心把青春“缝”死在流水线上,于是她开始了从农村到城市后的人生第二次转变。“那时自己买书自学,抽一切时间来看书。”王丽丽如饥似渴地学习英语和电脑这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从1994年春到1998年年底,王丽丽先后做过流水线女工、管理员、文员、业务员、跟单员,并在最后奇迹般地做到一家公司的英文翻译,而此时,她仍只有技校文凭,所有的技能和知识完全靠自学。
当生存问题被解决后,王丽丽内心另一个潜藏已久的愿望再次萌发。也许是受做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向往写作,而家乡人对“写书人”的崇敬和景仰,让她觉 得写书非常了不起和伟大,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一粒种子:长大了一定要做个了不起的写书人,写一部或者几部了不起的书。
初到深圳时,自身阅历的欠缺成了限制她写作的门槛。虽然心里一直想要表达什么,但真正动笔写出自己的第一本小说已是4年后。几年打工生活中,自己和身边姐妹悲惨的遭遇以及对城市的看法,为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她想要写一本书,反映繁华都市里最底层的打工者的生活。
那时,王丽丽积攒了两万元钱,她准备花费一年时间做一个尝试,“当时也没想到一直坚持写作,我只是想做一年的尝试,如果成功了,就接着写下去,如果不成功,就是说我没有写作的天分,那我接着去打工”。

◆◆打麻将声中写出处女作引起文学评论家赏识

1998年年底,王丽丽辞去工厂的工作,开始闭门写作。她用仅有的两万元钱买了一台电脑,蜷缩在深圳闹市区不到四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那时,她每天都要写出5000字的稿子,如果第二天有别的事情,当天的任务就增加到7000字。
当时她和别人合租,邻居经常带一帮人在门口打麻将,在每天的吵闹声、麻将声和孩子的哭闹声中,她只有靠写作才能维持自己内心的平静。
在小说创作和修改过程中,她搬了4次家。一年中倒有三四个月为找房子犯愁,生活飘忽不定。1999年9月,王丽丽做了一件让她“一夜成名”的事:打出“深 女作家求租免费住房两个月修改小说”的求租广告。这件事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而她一天中也接到几十个电话,但最后,她还是没有如愿。
在恶劣的环境下,王丽丽的姊妹篇处女作《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和《你离我很远》还是面世了,但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女“写手”,如何将自己的心血出版成了最大的问题。
她首先去书城抄下各大小出版社的地址,然后将小说的简介和自我介绍撒雪片似的寄往出版社,结果是意料中的无果。随后,她又开始奔波于各地上门推销,敲开出 版社的门,说“我是谁谁,我想在你们这里出书”。这种有些愣头青的行为让编辑和社长们觉得很可爱,但结果仍然是不受理。
无奈之下,王丽丽开始使用“卖菜的策略”,也就是吆喝,到处宣称自己是千里马想要寻求伯乐,就是这种很张扬的方式,吸引来了后来改变她的命运、被她称为恩师的白烨。
白烨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看了王丽丽的小说后,觉得她的作品很有灵气,在他的推介下,两本小说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转战上海再写两部长篇,在复旦大学开讲座

虽然小说出版后有了一定的名气,但王丽丽觉得自己的生活依旧没有改变,“减去个人所得税后,两本书所得的稿酬很少”。她依然要为了生存而打工。除此以外, 她觉得自己在深圳很失败,这个城市并没有让她感到温暖。2002年,她来到上海,隐居浦东新区,从事新小说的创作。离开深圳时,她一个月可以拿三四千元 钱,公司提供空调房宿舍和免费食堂小伙食。
到了上海后,王丽丽形容自己的生活就像“鱼掉到了海里”。虽然她没有房,口袋里常常只有10块钱车费甚至有时坐车的钱都没有,并且有半年时间全靠借款度 日,但她有自己的解释:作为一个写作人,在上海写出了两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被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组织他的研究生阅读并讨 论;上海最好的青年评论家如葛红兵、王宏图等给她的书做评论……所以她用“生活舒服”来形容这段经历。
为了增加自己的底蕴,她到复旦大学旁听名家的讲座,但没想到的是,2006年12月,她自己的讲座能够在复旦大学开讲。在这场名为《变化中的中国和我的写作》的讲座中,她用自己的作品和经历与复旦学生展开讨论,而此时,她拥有的仍然只是技校文凭。

◆◆宣传自我引发炒作嫌疑,恩师指责她已经商业化

2006年,在上海繁华的新天地,每到星期四的下午,都会有一位年轻女子站在中心地带大声读书,以独特的方式宣传自己,感染旁人,她就是王丽丽。这样的朗 诵秀历时三个月,目的是“在各种嘈杂声中,让人们也听到文学的声音”。除此以外,王丽丽还得到了“额外”的收获,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媒体对 其进行报道,王丽丽的名气不断升高。
但这些让她扬名的行为背后,也隐藏着她的心酸。
白烨可以说是她的恩师,但是到上海后,王丽丽和这个被她称之为恩师的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原因来自白烨对她的斥责,白烨觉得上海的王丽丽不再是深圳的那个淳朴的女孩,而是变得商业化,善于炒作并“想要跻身国内外名家”。白烨的指责源自王到上海后的一系列炒作自己的举动,白烨认为她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写作。
对此,王丽丽有自己的解释,这也是她对名气的看法。
在她给白烨的《忏悔书》中,她承认自己在搏名,频频作秀于媒体并在推广自己小说的时候越来越商业化,但这样做的理由是,只有拥有更大的名气,才能将自己的 作品推向世界,传播得更远。在商业社会,再好的作品也要借助于商业推广,否则,“我总不能白白地旁听了复旦MBA的课程吧”。

◆◆生活依然贫穷写作只是源于宿命感

“我依然是个穷人,身上的这件衣服是10元钱买的,而且已经穿了5年。”王丽丽说这话时眼中有些凉意,和她一起走在复旦校园时,身边经过的学生并未 认出这个衣着寒酸、脸色蜡黄的女子就是那个在他们学校开讲座的名人,也不知道她曾在上海最繁华的新天地街头朗诵,引来国外媒体的关注。
最早的两部小说出版后,除去个人所得税她最后得到的稿酬不过万元,而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她要生存。目前她没有工作,做活动时她可以靠名气“借来价值十 几万元的衣服”,但却常常连吃饭的钱都借不来。“我的写作只是源于一种宿命感。”对她来说,写作的过程是快乐的,而之外的感触则是痛苦。因为长期伏案写 作,她患上了肩周炎和颈椎炎,脱去聚光灯下华丽的外衣后,这个以个性而著称的女子露出一副苦苦挣扎后的疲惫之态。面对记者她坦言:“对以后写作这条路,我 感到迷茫。”
在王丽丽出版的第三本小说中,复旦大学原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贾植芳先生专门为她写了评论。7月7日下午,在贾先生位于上海市国顺路的家中,这 位已91岁高龄的文学名家用几句评价概括了王丽丽的特点:“她跟一般女性不同,想象力丰富,社会生活基础深厚,小说很有个人特色。这样写下去,很可能会成 为一个大作家。王丽丽是社会中人,不是书斋中人!”

委托今报捐书

王丽丽将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始她的异国之旅。此行由她的一个外国朋友资助,这已是她第二次远赴墨尔本,在那里,她将静心写作并体味当地风土人情。
临走之前,她委托今报将自己出版的第三本小说《阳光正照在身上》捐赠给家乡的乡镇图书室。需要者可拨打(0371)65887936索取。

【责任编辑:郑国锋】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