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有关舟山文化人的二三事

有关舟山文化人的二三事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09:13   浏览 N 次  



这几日,朋友多有相逢,但更多的朋友,或者说我认识或不认识的有文化影响的舟山人,却难以相聚,有的不想回来,有的卧病回不来,有的已在天国永远回不了故土。每次聊天,总会聊到他们,好像自己兄弟似的,音容笑貌极是生动,有关他们的绝技、趣闻与友情,总会被重复说起。可惜每年聚会,他们身影不在,有些人已经需要祭奠了,有些人正在老去,有些人说不定明天就离开我们。

于是,黄老策划,他的《海中洲》2011年要搞一个活遗专栏,每期重点推出一位在外地成为精英的舟山艺术家,有李菲雪、丰江舟、吴山专……这是《海中洲》三十年来面向艺术家所做的为数不多的好事之一,非黄老莫能为之。

舟山公开发行的媒体虽然不多,但地上地下算起来,仅以官方名义印刷的文化刊物也有十来种,可就没一家媒体关注过他们。舟山的媒体为拍领导马屁只关注大桥经济海洋开发,为吸引市民专盯着那些情感热线花边新闻,说是要文化建市,却把在世界文化史都有一席之地的舟山重要艺术家不闻不写,尽写些拍些沽名钓誉的“文人”,甚至是对艺术毫无感觉,只会涂抹些风花雪月哼哼呀呀的伪文人。看过一集舟山电视台的《海边人家》,为了表现拍摄的对象“有思想”,就让这个女人拿一本书摆出在认真学毛选的样子,学了一阵子,然后走出海边小屋,迎着海风,捋着刘海,面对无限好的夕阳,朗诵了一首赞美诗,然后慢慢转过身,摆了个POS,又回到小屋去用功思想了。解说员赞美了她的写作,赞美了她热爱自然的情操,也赞美了多少年来为艺术献身的纯正的单身生活,更赞美了她投身工作的热情(后听编导说以免她的单位领导认为不务正业)。我不知道《海边人家》要说什么,思想混乱,人物做作,摄影庸俗,这就是舟山媒体眼中的艺术与文化人。

多年前,陈国安去世,面对这样一个对舟山媒体极是热爱,热心写作,并在当地报上有过大量作品,成为80年代舟山文学复兴的大哥式人物,我组织了几个对他了解的舟山最好作者,想在舟山日报副刊上开个专版纪念他。找到副刊部王自夫主管,自以为纪念这样一个对舟山文化作出过贡献的人物,一定会同意。王主管听了我的来意后,劈头就是一句:他是邓小平吗,值得纪念吗?我说别把舟山日报看成人民日报。他说这是党报。

后来我想,因为党报,并不是舟山日报会拒绝我,宁波日报、绍兴日报、什么的日报都会拒绝我。我不谙报情,肯定碰壁。但又想,国家媒体宣传的是国家级文化人物,杨朔、聂耳、戴爱莲们去世,都会在国家的报上发个讣告,开个专栏纪念。地方媒体对地方文化人物为何不能这样做?陈国安就是舟山的老舍、余传行就是舟山的聂耳,磊行就是舟山的戴爱莲,如果舟山变共和国了,他们就是共和国的功勋艺术家。

从舟山日报的拒绝,由此可以判断,舟山媒体对舟山文化的了解是僵化的,它们只对恶俗的文化感兴趣。我相信有一天王飚丰江舟黄立宇们去世,舟山的媒体也不会有什么专栏纪念,它们对真正的文化从来是缺乏关注与创意的。

当然,真正的艺术都是与官方保持距离的,甚至是反对官方宣传的。文化本身如此,文化家也理应如此。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