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11:02 浏览 N 次作者:王芳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工业文明造成的发展悖论与发展困境,催生了生态文明观的形成。那么,作为生态文明承担主体的人,应该在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实现怎样的转变?本文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要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这一观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生态文明既是对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关系建构,又是对社会文明与人本身双向发展要求的内在契合。人自身的生态化发展既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又是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要支撑。通过文化创新,以确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新规范,形成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机制,进而促进生存方式的变革和生态社会体系的建构,是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明范式转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阅读提示
所谓文明范式转型,即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而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反映,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的表征。综合观人类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从自然生态中获得信息、资源、能源,继而进行转换而创造文明的历史。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文明伴随着核心产业的发展变化,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3个阶段。
从总体上看,原始文明时期属于人类被动适应环境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因而对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在农业文明时代,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属于利用和强化自然的过程,这一时期人类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了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在一种落后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它与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及对自然开发能力薄弱相关,属于人类对自然认识和变革的幼稚阶段。工业文明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通过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与此同时给自然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并使人类自己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战争的威胁、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道德失范等严重的社会危机。而这些危机的交织与重叠,不断激化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
文明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是发展的。当一种文明形态落后甚至成为社会不断发展的阻碍时,就意味着人类社会需由原有的文明形态向新文明范式转型,并由此催生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所谓文明范式转型,即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而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面对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及其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悖论与困境,人类不得不对工业文明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转而探求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生的、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和文明形态,实现从工业文明向这一新文明范式的转型也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由此,生态文明观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对人类发展观的一种跃升,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无疑将使人类社会的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
生态文明: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双向契合
阅读提示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果的总和。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成果,它则表现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科学生态意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它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农业社会虽不否认人对自然的调节、引导和改造,但更强调顺从式的“天人合一”,无法看到并发挥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伴生的只能是“匮乏短缺”的自然经济;工业社会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生产力,但其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使人在对自然统治、征服和支配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然对人产生的双重效应:一是自然对人的力量的确证和对人需要的满足的正效应,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与严重失衡和自然对人的过度行为施以无情报复的负效应。
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产物,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文明注定是短暂的文明。生态文明脱胎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对两种文明的扬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把人与自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自觉地遵循主体的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的自然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的原则,既按照人自身的理想、需要、目的、意志、知识、能力和才干来改造自然,又根据自然的内在本性、发展规律、现实条件来塑造自身,从而全面而自由地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双向的、平等互利的新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与自然之间全面而合理的双向对象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内在应有的职责、目标和使命,由此也推动着人、社会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共同建构、共同进化和共同发展。
人是创造和推动文明发展的主体,文明反过来也造就和促进着人的发展。共时态上人的个体、群体和类的三重存在,在历时态上所凸现的不同侧重点说明文明的创造过程既是人体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又是人的本质历史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文明的演进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果的总和。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成果,它则表现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科学生态意识。它的形成与发展同人的社会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完善和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发展成果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生态文明的不断提高上;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高度发展,则为实现人的本质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和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推动和促进着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它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与人本身发展双向要求的高度契合性。
人的生态化:生态文明与人全面发展的双向保障
阅读提示
人的生态化是指在人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将生态文明因子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指人本质力量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与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即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的全面关系来全面创造自己的本质,丰富和完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创造力及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也同时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一致与同步发展;不仅体现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也体现在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中。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历史的过程,也是动态的和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过朝着全面发展方向的个人发展的不断积累,才能最终实现。
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在人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将生态文明因子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它既是实现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充实的过程,又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和优化、社会生态和谐与有序的过程。人的生态化过程,关注人的生态化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提高,使人能够不但在观念上而且在实践中全面把握和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也正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过程的具体的表现。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其发育、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文明主体形态来进行表征、创造和建设。它要求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主体承担者,必须对自身的发展目标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生态文明新形态和新发展观对其新主体的要求,真正承担起生态文明新主体的使命。
人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能动地位,换言之,人的生产与消费活动会改变生态环境,人的发展程度也会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由此也决定了要真正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彻底转型,就必须实现人自身发展的生态化转向,从单纯的生态环境的消费者转向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这是生态文明对其主体承担者的现实要求。同时,随着人的生态化发展程度提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会不断增强,参与能力尤其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自然生态的科学技术能力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同时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支撑。
文化创新与行为转向:人的生态化发展路径
阅读提示
通过文化的生态创新,形成包含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与生态行为文化在内的生态新文化,可以促进人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生态化转向,进而为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主体自身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进步、积极与合理文化的总和构成了文明,也同时构成了人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密切相关,需要不断由先进的文化加以引领。作为生态文明和人自身发展的共同目标,人的生态化发展亦然。通过文化的生态创新,形成包含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与生态行为文化在内的生态新文化,可以促进人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生态化转向,进而为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首先是意识的生态化,即确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新规范。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生态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环境意识,这决定了通过文化生态化来促进人的生态化,首先要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或曰环境意识进行变革,摈弃“反自然”的文化,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作为生态精神文化的生态意识,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它把自然、社会和人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其整体运动规律和对人的综合价值效应;它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能够最优化地分析、协调和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科学的生态意识,又是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要限制在地球生态条件所允许的限度内,反对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统治及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的倾向;它注重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生的目的,既看到自然界给予人类的资源、环境等物质财富,又看到良好的生态环境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而引导人们自觉维护发展的生态基础。
其次是制度的生态化,即建构政策和体制创新与生态社会力。环境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制度的生态化,就是通过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环境政策创新,形成人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更加合理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将人与自然界作为一个共同体,以公正、平等的原则建立、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规则,并充分发挥其对人们环境行为的约束、规范与调节作用,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二是要扩大公众环境权益,创造公众参与的利益激励机制。即在强调公民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同时扩大其应享有的环境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等环境权益,并通过责权利的合理安排激励公众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使其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力量。三是加大对民间环保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此凝聚和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多角色合作的环境治理机制。
最后是行为的生态化,即生产方式变革与生活方式的低碳化。没有生态行为文化,生态意识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就无从表现,生态行为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力量和创新的关键。一是要摒弃传统的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开展生态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二是要建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和生活质量观,践行简约、简单、简朴的低碳化生活方式。亦即把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的理解从物质为主导转向非物质为主导,从追求单纯的物质满足转向社会和精神的满足,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在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发展”中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类别:默认分类 查看评论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