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骗子竟敢冒发“政府奖”

骗子竟敢冒发“政府奖”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16:32   浏览 N 次  

骗子竟敢冒发“政府奖”

退休以后,尽管健康欠佳,但以“老有所为”为“乐”的心志未减。我在论坛、画坛、诗坛奋耕不已,近十余年频频受奖,而且不少奖项名目振聋发聩,以致令我颇有些乐此不疲。

随着市场经济日趋繁荣,文化市场也热闹起来。写诗作画撰论文,应征入典,以前能享有稿酬,而今却“改革”得“稿费”不知何处去,作者还需另掏钱。要想诗画文稿付诸传播,并拥有自己作品的样本,还须自掏腰包向书商求购;而且,作品或作者获“奖”了(其真假高低往往还是未知数),“奖品”“奖状”也需要自己交不菲之费!明知这种“中国特色”不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可人在潮流中,只能跟着走!当作者“获奖”“领奖”,不断付出货币时,周围不少人都冷眼相看:“你傻不傻!花那冤枉钱干啥?到处有骗子!有那钱吃点喝点比啥都强!”在亲友伙伴规劝下,我孜孜以求的“老有所为”,颇有求荣落辱之感。刻苦劳动的光荣感与沽名钓誉的冤大头黑白难辨,当授大奖、赠称号继续纷至沓来之际,我越来越兴味索然,踟蹰不前了。

2010年12月初,一封来自“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发给我的邮件转到了老年公寓。打开一看,其最能动心打眼的是一张上有金色国徽图案,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署名盖章的“证书”。上边写道:

“为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鉴于您杰出的艺术创造力、精湛的技巧及突出的创新观念和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在‘第七届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

“政府奖”?这响当当的奖项公开申明出自政府,应该不会来自骗子之手罢?骗子敢向政府挑战吗?我料他断然不会。何况评选已达“第七届”!于是我在步出医院病房的次日,置亲友“小心受骗”之劝于不顾,寄出了同“证书”一同寄来的“获奖作品集.校对清样”,也汇出了订购作品集的书款。终于抢时间实现“2010年12月31日前办理完毕”的要求。

时隔8天,寄“获奖作品集.校对请样”及回执单的挂号邮件忽被“丰台科学城”以批有“无此信箱”的“改退批条”原件退回;而寄同址同人(“北京市丰台区100070—2信箱胡宽军)的368元汇款却下落不明。怎么回事?是真的没有这个信箱,还是有啥特殊情况?找到“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电话号码,谁知从白天挂到晚上,两台电话以“网络忙”、“无人接听”为由挂完就断;第二天再挂依然如故。难道,让人看来心里痒痒的“政府奖”,也真的可以被骗子用来设骗局了?!

“骗子横行乱中华!”多少正直人在吃亏上当中摇头叹息着。现在,骗子可以冒充“文化部”,发假“政府奖”!这样的大骗子,是在猖狂地向我们的政府挑战啊!我们的政府,给人民造福除害的政府,为人民撑腰壮胆的政府,“打假”活动能不能更有力,更有效些啊?对这些胆大妄为者如不能绳之以法纪,该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幸福愉快的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岂不要被搅得“乱成一锅粥”吗?仅以此案例论,文化部到底有没有“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政府奖”“文华奖”存在不存在?据网上搜索,赣南日报揭露:“文化部没有名为‘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下属单位。”(2010年12月4日)可是,2010年11月18日,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郑重声明”:“一、该网站与本中心无任何关系……二、该网站已涉嫌冒用我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之名,非法组织活动。”而“作品集编撰通知”说:1992设立文华奖,每三年一次评奖。总则第一条: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设立的专业艺术最高奖”。这是骗子在“立法”吗?为什么我寄材料竟“无此信箱”,汇款就有此信箱了?这个“骗款信箱”隠藏着什么奥妙?而那个堂而皇之大摇大摆走上骗台的“胡宽军”,何许人也?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为什么能量如此之大,敢为骗钱而藐视政府?

这样那样的骗子,已经到处在混水摸鱼犯众怒!骗子一时得逞者虽然存在,但我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绝不是与骗子沆瀣一气的旧衙门,而是揭穿和击溃各种社会黑暗势力的骗局和骗术,缔造光辉灿烂新中华的核心力量!亿万人民的“众怒”,是即将燃起“熊熊之火”的“遍地干柴”!对破坏大好形势的社会渣滓“摧枯拉朽”,该是时候了!

凡木

2011年1月18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