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语文新读写参考答案(1-5)

语文新读写参考答案(1-5)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17:21   浏览 N 次  

语文新读写(001)参考答案

1.①《蒹葭》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无言的句式。②《蒹葭》采用叠章的形式,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首章“苍、霜、方、长、央”,次章“凄、晞、湄、跻、坻”,三章“采、已、涘、右、沚”),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中所饱含的无限情意。③《蒹葭》中使用双声(蒹葭)、叠字(苍苍、凄凄、采采),以获得声韵上的美感。

2.诗歌运用起兴手法,三章均以“蒹葭”“白露”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同时,对“蒹葭”“白露”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怅惘迷茫心情,它既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是主人公情之所趋。用作起兴的景物与所要抒发的情感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3.《琵琶行》或《长恨歌》等

4.(1)景观、景象;(2)隐藏;(3)是最好的;(4)尽。

5.A 6.C

7.(1)高度不到一丈六尺,宽度不到一丈。(2)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亭(景色之美),而不能再建造(其他亭)了。

8.提示:可从句式(长短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对偶等),情景交融,用词精美等方面回答。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象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

9.时代变了,社会变了,读书人的情趣(或观念)也变了。

10.现代人读书过于讲究实用价值,而不重视通过读书来润养心智。

11.(1)突出现代人与前人在读书方法上的差异及原因。(2)读书不必拘泥实用,能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也就够了。

12.A C(A项“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错。C项错在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语文新读写(003)

3.A.累:连续;B.穷:尽、完;C.工:工整;D.没:淹没、遮掩。

4.C

5.①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变幻,船只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点点,就被撞成粉末,像泥土般下沉,船中的人便饱了江中鱼鳖的口腹。②(面对庭学的变化)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立志要遍游天下,只是因为学业未成,不得闲暇。

6.B

7.A

参考译文:

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以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从陆路去吧,途中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从水路去吧,途中又有瞿唐峡、滟濒堆之类的忧惧。骑着马去吧,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接连走几十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陡峭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抖颤。乘船去吧,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变幻,船只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点点,就被撞成粉末,像泥土般下沉,船中的人便饱了江中鱼鳖的口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感受能力善于抒发的人,即使去游览了,也得不到精神上的享受,说不出个所以然;不是身强年壮的人入川之后大多老死在那里,不能还乡。喜欢寻奇探胜想到四川去游历的人,每每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而深深抱憾。

浙江天台籍人土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大将北征,因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入川到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又是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古代著名人物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庭学入川以后,凡历代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守防御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覆、赋诗吟咏、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一一去游览的。他既经游览,就一定写诗抒发感受,记写景物时世的变迁。因此他的诗歌在入川以后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约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面对庭学的变化,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立志要遍游天下,因学业未成,不得闲暇。到了壮年可以出蝣的时候,四面八方到处战火纷飞,遍地无处落脚。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四海之内,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光老大体力衰惫,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里,甘居陋室,由于很少出门与人往来,以至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气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一种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自有高山巨壑、奇美壮丽已经超过了山水之外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试从这方面探求一下人生的奥秘。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请告诉我。那时候,庭学君将一定会给我更多的新的启发,而不仅仅是因为曾经川蜀壮游这一点使我自愧。

现代文阅读:

8.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大意答到即可)

9.(1)书主人的命运(2)作书人的命运(3)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10.(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 (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 (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11.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大意答到即可)

语文新读写(003)

一、杂诗七首(其四)的参考答案:(见《古诗词曲鉴赏手册》)

二、小石城山记的参考答案:

17.子厚 古文 柳河东 被贬永州。

18.(1)一直 (2)稍稍 (3)盘旋 (4)显示(表现)

19.(1)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2)有人说,这是造物者用这些情景来安慰那些受贬逐来此地的有才能的人的。

20.(2分)“其上为……有若门焉。”

21.对造物者的存在表示怀疑;表现对摆脱现状、施展才华的渴求。

三、散文《诗》的参考答案:

16.一问: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或者:变得灰暗、腐朽;或者:失去光彩和神奇。

二问: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

三问: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

17.古诗经过时间的淘洗,本身的魅力得到深化和升值

18.它能深化我们对人事的体察,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赋予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

19.A D

语文新读写(004)

3.A.私:偏爱;B.第:暂且;C.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D.用事:当权。

(D项的"用事"是一个多义词,有"当权"、"凭感情、意气等做事"、"引用典故"等义项。根据原文"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可以推断这里的"用事",是实施变法改革的意思,而非"凭感情做事"。在文中的解释应为"当权"。回溯课文,教材中也有类似语例,如《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另外,B项的"第"在这里解释为"暂且"也不太严谨,值得商榷。在有关的古汉语词典中,"第"作副词的解释大多是"只管";试题所给的解释"暂且"词典中没有根据。而且"只管"与"暂且"意思上有明显的区别。"只管"表示动作不受条件限制或不必考虑条件,可以放心去做。"暂且"的意思是"暂时、姑且"。B项中"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是"(申屠)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时,文帝对邓通说的话,语意中带有"放心前往,不用害怕,自己会为他撑腰"的意思。"第"作"只管"解释比较符合说话者文帝的身份;而"第"如果解释为"暂且",则是安慰邓通先去丞相府,文帝再来想对策让邓通免受责罚,这与古代帝王的作风和身份不太相称。)

4.C

(A项中的两个"其"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代词,从语法意义上看,与后面的词都构成领属关系,都可以解释为"他(的)"。所选的两个例句,上一句是原文,"其宠如是"是说"他(指邓通)所受皇帝的宠爱到了这种程度";后一句选自《鸿门宴》,"其意常在沛公"的"其"指在鸿门宴上舞剑的项庄。B项的两个"且"字,从词性上看,均为副词,表示"将要"。上一句的"且斩通"是申屠嘉对邓通将要采取的行为;下一句的"且为之奈何"同样选自《鸿门宴》,是沛公得知项羽即将进攻鸿门向张良求助时的惊惶和无奈。D项的两个"乃"字,从词性上看,均是副词,都有"却、竟然"的意思。上句"乃先请之"在文中是申屠嘉对"不先斩(晁)错,乃先请之"的后悔;下一句出自韩愈的《师说》,这是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句中"乃"字相信考生都能准确理解。C项的两个"所"字,从词性上看有明显的不同:上句中的"所"用作结构助词,与后面的动词"言"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所言"指"(申屠嘉在皇帝面前)说的话";下句"山峦为晴雪所洗"出自初中课文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句中"所"与"为"连用,表示被动。)

5.A

(这道题采用给出六个例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的方式来进行考查。解答此题的思路应当是,将六个句子逐一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刚毅守节"的意思是"刚正坚毅,不改变节操",这是司马迁对申屠嘉品质的评价。题目中①②③三句都能体现能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品质:①"门不受私谒"可见他的刚正清廉,②说明他对邓通的怠慢无礼的憎恶,表明他的耿直忠正;③表明申屠嘉态度之果决,对礼节法度的重视。④讲申屠嘉对自己的意见不为孝景帝的采纳,而嫉恨晁错,⑤讲申屠嘉与晁错之间的政治上之争权夺势,⑥是讲双方勾心斗角的结果,显然这些内容涉及到的是不同政治集团代表人物因政治主张不一致而展开的争斗,而与个人品质"刚毅守节"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6.B

(试题中拟设的四个选项实际上是对阅读材料的四个语段内容大意的分别概括,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本题的A、B、C三项是对申屠嘉的生平事迹的阶段性概括,重在叙述。D项是司马迁对申屠嘉的评价,重在议论。A项所述为原文第一自然段内容,交代了申屠嘉出任丞相的背景;C项是根据第三段内容对申屠嘉生平事迹的阶段性概括;D项对应的是原文第四段内容,是司马迁对申屠嘉的概括评价,这三项都是正确的。题目中的B项后半句说"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与原文的叙述明显有出入。根据后文"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可知,邓通并没有被"依法斩首"。)

7.翻译:

丞相申屠嘉是梁地人,他跟随高祖征伐项羽,被提升为队长。又随高祖征讨黥布,被任命为都尉。孝文帝在位时,申屠嘉为御史大夫。张苍被免去丞相职务,孝文帝打算任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丞相,但又顾虑:"恐怕天下人说我因私情任用广国。"窦广国有才有德,品行很好,所以文帝打算用他做丞相,但考虑了很久,认为这样做不合适;这时跟随高祖起义的大臣多数已去世,在世的又没有可胜任的,于是便任命御史大夫申屠嘉为丞相,因他原来的封邑在故安,便封他为故安侯。
申屠嘉为官清廉正直,家门不接待私人拜访。这时太中大夫邓通正盛受文帝的宠幸,前后赏给他的钱财,累计万两。文帝还曾去邓通家饮宴,文帝对他的宠幸到了这种地步。当时申屠嘉上朝拜见文帝时,邓通常在文帝身旁,礼数上有些怠慢放肆,不遵守君臣问的礼节。申屠嘉奏事完毕,乘机进言:"陛下爱幸臣子,可以让他富贵,至于在朝廷上的君臣礼节,则不可以不严肃!"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申屠嘉下朝以后,端坐在丞相府,写了一道文书,命令邓通到丞相府来,若不来,就要杀头。邓通非常恐惧,便进宫告诉文帝。文帝对他说:"你只管前去,我即刻派人去把你召回来。"邓通来到丞相府,摘掉帽子,打着赤脚,叩头向丞相谢罪。申屠嘉稳坐在上座,故意不还礼,并斥责邓通说:"汉家的朝廷,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邓通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臣,竟敢在殿上戏闹,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杀头。吏士们,马上把他推出去斩首!"邓通吓得跪在地上叩头求饶,直碰得满头出血,仍然得不到申屠嘉的宽恕。文帝估计此时丞相已让邓通吃尽了苦头,便派使者带着符节去召邓通,并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说:"他是我亲狎的臣子,您就饶了他吧!" 邓通回到宫中之后,哭着对文帝说:"丞相差点杀了我!"
申屠嘉担任丞相五年后,孝文帝去世了,孝景帝即位。景帝二年(前155),晁错担任内史,很受景帝的信任,地位尊贵,专权行事,许多法令制度都经他请求而变更,同时还建议用贬降和处罚的办法削弱诸侯的权力。丞相申屠嘉自感被疏远,他的意见不被景帝采纳,因而怨恨晁错。当时晁错担任内史,他的衙署大门向东开,进出很不方便,就在南面另开一门。南面开门之处,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申屠嘉得知这一情况,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一事法办晁错,他上奏皇上,请求杀掉晁错。晁错的宾客将此事告诉了他,晁错非常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说明情况。第二天上朝,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景帝说:"晁错所凿穿的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外面的短墙,所以其他官员在里面办公,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晁错没有什么过错。" 退朝以后,申屠嘉对长史说:"我真后悔没有先杀了晁错,却先报告皇帝,结果反被晁错给欺骗了。"回到相府之后,因气愤吐血而死。朝廷给他加封谥号为节侯。
太史公说:申屠嘉可算得上刚正有节操了,但是他却既不懂权术又没有学问,与萧何、曹参、陈平相比,就要逊色多了。

8.(5分)(1)牵强附会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它的解读需要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2)不仅语言形式完美,而且充满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第(1)题3分,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后一句答为“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或“一部性情之作”,得1分。第(2)题的两个方面各1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9.(5分)(1)吟咏既久,自然就能领悟。(2)以诗化的语言诠解《诗经》,在不经意间实现诗意的转换。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第(1)题2分。第(2)题3分;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10.(4分)(1)《诗经》的白话语言不妨碍今人对诗境的领悟。(2)翻译将对诗意的表现造成伤害。(或:对我国诗歌源头的《诗经》,翻译是一种大不敬。)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每一小点各2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11.(4分)A B(A、作者认为“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B、文中的“王开林已经把自已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指的是王开林深入领悟诗作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得2分。

语文新读写(005)

【参考答案】

卑鄙 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不必 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

从而 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处分 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从事 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多谢 今义:对人表示感谢之辞。古义:多多劝告。谢,劝告。

逢迎 今义:迎合、巴结。古义:迎接。

非常 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不寻常。

感激 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