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张爱玲《异乡记》:

张爱玲《异乡记》: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6 09:35   浏览 N 次  

(近阶段,读了几本好书:止庵《沽酌集》、张爱玲《异乡记》、杨小洲《夜雨书窗》。读毕,不可自已,写了几个书评,就书论书,就文论文而已,拓展不开(也是限于报纸版面)。后,陆续发在报纸上。很是羡慕止庵、杨小洲等先生的书评写法,只是学养不够,待慢慢学来。)

《锦州晚报》:http://www.1m3d.com/read-htm-tid-66280.html

微凉的画卷

——读张爱玲《异乡记》

路来森

张爱玲大陆版的《异乡记》,终于在2010年底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一气将其读完。总的感觉:这是一部唯美的作品。当然,这种“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正如《异乡记》的腰封上所言,“这是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披露“从上海到温州,深情远奔的情感纪行”。尽管作者化名“沈太太”(以第一人称记叙),我们却只能作散文读,否则将无法解释。

作者是按照行止,一步步写来的,全书由一个个的片段构成,但自“我”一线贯之。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叙写,是那样的舒缓自如、从容不迫,一个个的人物,一层层的情景,逐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似是徐徐打开的一幅卷轴画。诸如,嘈杂的火车站,乡下人磨米粉、做年糕的情景,街道边各式的店铺,乡人杀年猪的情景,乡村婚礼的场面、江南社戏,以及山行路上的见闻等。每一幅情景,都是一幅画,给人一种极强的画面美。放在乡村阔达的背景下,那每一幅画面,素描勾勒,都仿佛恬静、明亮的天空中,曳下的缕缕青烟,灵动而曼妙。

如果说,《异乡记》真的是张爱玲南寻胡兰成的一次“情感纪行”,那就注定了这是一次“伤心之旅”(因为张爱玲正是南下与胡兰成断交的)。所以,作品仍是体现着张爱玲一贯的“苍凉”,只是不那么“透骨”,是一种“微凉”。例如,她写田野的景象:“黄的坟山,黄绿的田野,望不见天,只看见那遥远的明亮的地面,矗立着。它也嫌自己太大太单调,随着火车的进行,它剧烈地抽搐着,收缩,收缩,收缩,但还是绵延不绝。”无论是选择的描写意象,还是用词,都给人一种苍凉感。她写太阳:“太阳晒过来,仿佛是熟门熟路来惯了。太阳像一条黄狗。太阳在这儿老了。”火辣辣的太阳,在她的笔下,竟是衰老的情态。盖因心境所致。苍凉至至美,便是一种极致。

这部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品,作者用笔简约,甚至有些萧疏,但读来却婉约多致。给人以“浮世绘”式的宁静、朴拙之美。她写一个小县城:“这小城,沉浸在那黄色的阳光里,孜孜地‘居家过日子’,连政府到了这地方都只够忙着致力于‘过日子’,仿佛第一要紧是支撑着一份门户。”真是宁静极了,宁静中便有了一种煦暖的美感。一位老人,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张爱玲写道:“他在那蜿蜒的小路上摇摇摆摆走着,仿佛应当由小缕的音乐像蝴蝶似的在他的裙幅间缭绕不绝。”情态逼肖,憨拙可爱。这种素朴,展现的是一种“大俗”之美,江南乡村,大约就是如此了。

止庵先生,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张爱玲过去的作品很少写到底层人,但《异乡记》里写到火车上的士兵、农民、逃难的人和开小店的人等等,能看出张爱玲对底层普通人的同情。”其实,这,倒未必是张爱玲主观意愿,只能说是作品的“客观”表现而已。

宋以朗《关于<异乡记>》的前言,发出疑问说:“究竟它(本书)是‘巅峰之作’,抑或‘屡见败笔’?”我觉得,至少在文笔、意境上,确是张爱玲的“巅峰之作”。真是美极了。

附几个链接:

1、《潍坊日报》:http://wfrb.wfnews.com.cn/html/2011-02/11/content_209828.htm

2、《粮油市场报》2011、2、11日发《雪地情思,麦田清雪》。

3、《今日浦江》:http://pjnews.zjol.com.cn/pjnews/system/2011/02/11/013250295.shtml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