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上海壹周》创刊始末及其他

《上海壹周》创刊始末及其他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6 13:10   浏览 N 次  

  我们这样做报纸

  作者: 郭为中

  2000年10月12日,星期四上午,《上海壹周》创刊号在上海各报亭出摊。

  下午14:30,5万份全部卖完。

  一张垂死的《上海文化报》,改头换面成《上海壹周》后,奇迹般地复活

  了。

  从去年5月份策划,到10月出报,上海没有哪张报纸经过这么长的谋划

  期。

  一张投资仅仅400万的报纸,半年就获得了赢利。

  上海报纸没有这么破的办公室。

  而事先,其中没有一个人有过全面经营一张报纸的经验。――题记

  陈保平

  陈保平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一个中年知识分子。自从《上海文化

  报》划归到文艺出版社,他一直在思考怎样做下去。《上海文化报》是一

  张令人头疼的报纸,原来是上海文化局的机关报,随着文化局和广电局合

  并成上海文广局后,2000年初,这张报纸停刊了,上海宣传口子方面原来

  想把它划入文新报业集团(拥有《新民晚报》和《文汇报》,是上海报业

  的老大),但文新报业嫌这张报纸亏损太大,不要,转来转去,最后划到

  了利润尚好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因为文艺出版社光出个《故事会》,一年

  就有3000万的利润。

  陈保平属于那种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平时

  话不多,虽然穿得很朴素,但骨子里却对现代文化不排斥,他的夫人就是

  很时尚的著名作家陈丹燕。

  他想,这次一定要找一个年轻人来办报。但别看上海记者、编辑一大堆,

  但大多在解放、文新2大报业集团中,不愿出来。另外,这个人还得懂经

  营,独当一面。他让许敏去找,他和许敏是好朋友,许敏的夫人是上海另

  一位著名作家素素,有一大批上海人喜欢读她的随笔。他们2人一起在办

  《安家》杂志、也在给广东邵忠的《周末画报》帮忙。许敏向他推荐了徐

  沪生――一个把头剃得留出青皮的年轻人。

  2000年5月,陈保平给徐沪生打了个电话,约他来文艺出版社的办公室谈

  一次。

  徐沪生

  徐沪生当时还在《生活周刊》做编辑部副主任,他做报纸的时间很短,98

  年毕业后才开始做。2000年刚满30岁。

  徐沪生其实不是上海人,但出生在上海,所以父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他

  爷爷也在上海。

  徐沪生92年从复旦哲学系毕业后,在社会上混了3年。毕业后先分回扬

  州,去扬州师范学院哲学系教书,教马列,当时他提出想按马列原著教,

  但系里不同意,非得按大纲教,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徐沪生觉得这个真够呛,教了半年就辞职了,“那时赔了

  7500块,当时我月工资才1500块”。

  然后他回到上海闯,没有户口,卖过电脑、房子、做过广告,95年他再回

  复旦读哲学系的研究生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户口。

  徐沪生从来没有做过象样的记者,98年毕业前,他去了《青年报》做实习

  编辑,由于表现出色,管了一个编辑部,《青年报》是日报,当时《青年

  报》改版,每天出一个带有主题性的周刊,徐沪生就去管一个登侦探小说

  之类东西的周刊。毕业后,顺利地正式分配进《青年报》,后来又做了

  《青年报》下属周报《生活周刊》的编辑部副主任。

  当陈保平的电话响起时,徐沪生正面临着事业的彷徨。在《青年报》做的

  2年中,徐沪生还给电视台搞些策划,给一家香港的杂志做做兼工,给一

  些杂志、报纸写写稿子,还写了一个20集的电视剧剧本,赚了些钱,买了

  套房子。但是徐沪生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人生方向。他开始想做一个自由

  撰稿人,给电视台写写电视剧,给报纸写写专栏文章,象他在《生活周

  刊》的同事卫慧那样,写了本《上海宝贝》,生活过得自由自在。

  但徐沪生还是喜欢做报纸的。接到陈保平的电话,他去了绍兴路。

  决定

  陈保平告诉他《上海文化报》的事,并让他来做执行副总编,全面负责一

  张新报纸的创刊和运作。

  徐沪生知道,原来由于文化局转了之后变成文广局,当时上海另一张报纸

  《新闻午报》转给了文广局,现在叫《新闻午刊》,但《新闻午刊》完全

  覆盖了原来《上海文化报》的地盘,所以《上海文化报》要改刊和刊名。

  等于是出一张新报纸。

  “但营业范围不能大调整,所以基本上还是在文化方面做。但改用铜板

  纸、改报纸尺寸没有关系。”

  陈保平是新报纸的总编辑,但他还兼很多职,他是文艺出版总社的党委书

  记,又是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文艺出版总社下面有3个出版社。他管新

  报纸大方向,资金问题,终审。执行徐沪生来做。

  陈保平向徐沪生提到了薪水问题,和徐原来在《生活周刊》差不多,但职

  权要大得多。

  徐沪生有点犹豫,因为他知道如果答应下来,他就会全身心地扑上去,就

  会损失原来的许多兼职收入,“收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最后徐沪生还是答应了下来。一来是因为徐沪生还是一个想干一番事业的

  人,二来他想房子也买好了,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第三,他觉得陈保平

  虽然年纪比他大不少,“但想法上很现代”,也是个“具有传统美德的

  人”。

  现在徐沪生更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整个人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

  觉”,想想当初,“即使给我2000块钱,我也会干”。

  一张网络文摘报

  徐沪生开始找了几个熟人来帮忙策划。因为《上海文化报》原来好几个编

  辑记者去了《新闻午刊》等地方,只留下了几个记者以及行政、发行和电

  脑房等几个人。《上海文化报》的办公室很破,借的是上海歌剧院的老房

  子,用的是10几年的老空调,哄哄作响。

  当时是网络最红火的时候,也是最有钱的时候,2000年5月,徐沪生想办

  一张网络文摘报,全部用网络的东西,比如旅游版用携程网站的东西,体

  育版用鲨威的东西,音乐用音乐网站的东西。“虽然网上内容生产不是很

  好,但支撑我一张周报没有问题”。当时网站的确很有钱,所以徐沪生想

  每一个版面都可以和他们合办。他向陈保平提出这个想法,陈同意。

  这个提案想出来大概一个月后,徐沪生做了一份样板出来,“但一下子网

  络不行了”。

  城市指南

  徐沪生迅速掉头。“《上海壹周》的名称是后来才定的。当时是不是要改

  名,做什么定位都还没有定,但肯定是要做一张新的报纸。”

  “当时脑子还算清醒,我们迅速掉头,调整方向。”

  一次《文汇报》的陆颢很偶然拿了一个英国杂志给他们,《timeout》,

  它是一个全球一系列的城市指南的杂志,厚厚的一叠。城市指南在国外已

  经是一个产业了,日本还有角川出版社办的“walker走路人系列”(电影

  《失乐园》也是他们拍的),“在台北的《Taibei Walker》能发到13

  万。而台北才多少人”。

  徐沪生发现城市指南的概念以及这个产业本身不错,同时,上海的城市资

  讯各方面在全国是最多的,而其实上海这方面的杂志,主要是外文的英

  文、日文的城市指南杂志已经有不下10种,在酒吧里送,印个1、2、3万

  份,象shangai talk,That is Shanghai,QUO,shanghai

  walker,city weekend,其他还有都市网络精粹、生活速递等中文免费派

  送的月刊。

  徐沪生很兴奋,当时一下子搜罗了不下十种,“以前我和他们有过合作,

  当时它们一家杂志一年的广告收入好的能做五、六百万,它们其实上人员

  很少,它们一半的内容不变的,是各种餐厅电话等,采编成本很低。算下

  来“上海城市指南杂志广告额已经有几千万。象shangai talk已经办了

  8、9年了,而且完全依附于当时上海只有的5、6万个的老外,有10家杂

  志,比较好的也有6、7家杂志,就有几千万的广告收入;而上海总共有

  1700万人口”。

  “当时就按这个概念做成城市指南性质的报纸”,徐沪生回忆。

  筹备

  “中间也有调整。”因为不能直接COPY国外的东西,徐沪生根据上海的实

  际情况看下来,发现,第一,上海与伦敦、纽约不一样,“象

  《timeout》,他们戏剧就能做几十页,我们不行,艺术展览、戏剧不

  多,不能一、二个月老登这个东西”。

  二是发现港台文化结构与上海差不多,它们的城市指南杂志偏重于吃,偏

  重于生活类的东西,做得非常细,小到这个餐厅有多少张桌子、有多少张

  信用卡,需不需要订座、几点钟关门、地图,做得非常详细。但是徐沪生

  最后考虑下来的问题是,第一吃比较难支撑一张周报,“如果是月刊倒可

  以,二是要做到它们那种精细的程度,成本很高,因为它完全是图片化

  的,完全是视觉的,它们工作人员的名单有一长串”。

  “等于我们最后做的是一种不是很密集性的城市指南,而是带有新闻性,

  带有专题性的放大做的,做的有点象时尚类的指南,但还是有一些文化类

  的指南。”

  徐沪生发现上海的文化消费还是很低的,“比如一个画展能有多少人看?

  上海和伦敦不一样,对戏剧、艺术、画展看的人很少。”

  但这是徐沪生现在走过来后的总结。

  但当时起初,还是完全COPY英国《timeout》的模式,做了一个纯粹“物

  质生活的城市指南”,做了一个概念版出来,但读者的反馈,完全不接受

  这个概念。“在酒吧里怎么策划都可以,但是,怎样让马路上的这些人掏

  一块钱来买你的报纸呢?”

  有人仍然坚持,有人反对。从5月份到10月份,徐沪生和5、6个骨干份子

  一边等刊号下来,一边谋划和争吵。

  “我们是全上海最乱的一张报纸”,徐沪生几乎天天加班,彩色喷墨打印

  的样稿扔得到处都是,有时2天一个打印机的墨头就用完了。一帮人经常

  2、3点下班,然后去对面的茶餐厅和永和豆浆店,继续争吵。有人干脆睡

  在报社里。一群人完全处于临战前的亢奋状态,“在电脑房吵,在酒吧

  吵,在饭店吵”。

  最后,还是徐沪生决定,做不是很密集性的城市指南,带有一些文化类的

  指南。徐沪生向陈保平汇报,陈同意。

  现在徐沪生算了一下,当时筹备期花了800个人工,1个人工是1个人干10

  个小时以上,“从来没有一张新报纸花这么多的人工的”。

  徐沪生现在看来,认为花这么长时间筹备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完成了人员

  的磨合,形成了职业化的态度。“因为没有人真正运作过一张报纸的全

  部。”

  “我们这张报纸不是靠聪敏做出来的,而是靠人工。”

  文化形态

  现在上海人发现,这是一张在上海,乃至全国从内容和版式都是首创的周

  报。

  当时徐沪生想,一般报纸一种是按报道的类别来划分,比如经济、生活资

  讯类;还有一种可以按文化形态来划分。接下来中国的一波报纸的变化,

  应该是按文化形态来划分,老的文化形态,一种是下面的市民气浓的报

  纸、一种是上面的机关官方色彩浓的报纸,年轻人基本上上下2头都不能

  接受,我们要做一张新的文化形态的,也就是年轻人看的报纸。

  “这样的报纸全中国几乎很少,完全没有市民文化的,《21世纪经济报

  道》是,它虽然是经济类的报纸,但它是按文化形态来划分的,它是给年

  轻人看的,是新一代媒体。它的文化形态,它的取舍方式、版式、趣味是

  年轻人能够接受的。《经济观察报》也是这种感觉。将来中国这样的报纸

  会越来越多”,徐沪生现在总结。

  《申江服务导报》和《周末画报》

  研究老外办的杂志,研究国外英文城市指南杂志资讯的处理方式、以及它

  整个版面的样式之外,徐沪生当时还研究《申江服务导报》,把它贴在墙

  上,常常看。还有《周末画报》。

  徐沪生想,一方面要学习《周末画报》的铜板纸和图片,它报纸本身的那

  种品质、格调感。《周末画报》的大量内容虽然都是COPY国外型的,但它

  就是年轻人爱看的。“但是我们的发行量一定要超过《周末画报》,”上

  海这边为它操作的恰恰是介绍徐沪生给陈保平的许敏。

  一方面研究《申江服务导报》,“《申报》和和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

  很类似,它是大小通吃的,它是最成功的一种模式,要我来办我肯定也要

  办这样的报纸。天津几个准备办周报的朋友过来请教,我说你不要按我这

  个模式做,你就按申江和精品的模式做。因为它是覆盖率最大的。”

  徐沪生发现,《申江服务导报》的新闻操作方式不错,“它的新闻不是八

  股的新闻,它的套餐化处理和敏感性很好。”

  因为已经有了针对年轻人的《申江服务导报》,徐沪生只能把新报纸的定

  位弄得再窄一点,“针对优质的读者群――通俗地讲就是白领,面对非常

  讨厌市民文化和机关文化的那群人”,这群人在上海也是非常的广泛,广

  告市场也非常的大。所以就订了这样一个模式,“坚决不做小市民的东西

  “。

  “各取所长,就弄出这么个东西来。”

  大学生

  办公室很破,但徐沪生没有时间去换房子。“我们是小农在办小资的报

  纸”。

  徐沪生开始搭班子,除了徐沪生是文艺出版社的编制外,后来招进来的其

  他人全是聘用的。

  徐沪生招的绝大多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少有从其他报社挖来的。因为

  其它大报纸的人也不愿意来这里。

  徐沪生现在觉得,“用大学生好。没有条条框框,没有陋习,不会给你上

  马马乎乎的班。”一方面给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四、五千块钱的收入,合

  乎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是徐沪生一个一个招进来的,个个聪明、肯做、

  有敬业精神,徐也反复跟他们灌输自己的理念;还因为酒吧、咖啡馆、画

  展等,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但当时还是很乱,“但从报纸上看不出来,只是我们流程里面很乱”。这

  些招进来的大学生连一些基本的操作都不知道,老是出差错。

  徐沪生招人很特别,完全不在乎他有没有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让应聘者填

  一张表。上面要回答喜欢什么歌,爱看什么VCD,“如果喜欢毛阿敏、刘

  欢,那就byebye了,如果喜欢王菲、许美静,还行,如果喜欢爵士摇滚,

  那就太好了。”

  尹达,复旦社会学系毕业,读书时曾是复旦剧社的社长,一个地下乐队的

  主唱,写过剧本。没有写过新闻,徐沪生把他招进来写新闻。

  俞菱,一个喜欢逛街、经常换饰件的女孩,徐沪生让她去写上海的新开

  店。

  3个月下来,非常顺了。

  版式

  徐沪生发现,中国许多报纸在视觉上已远远落后于电视。特别象是电视广

  告、品牌广告已经把整个读者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读者可能说不出什么

  道理来”。

  徐沪生想,可能有的人就喜欢那种乱七八糟的版式,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

  那是国产品牌。比如,国产的化妆品的广告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但不上档

  次。许多国际品牌的产品,做的奢华得很,“你放在家里就觉得体面。你

  不一定喜欢,你不一定看得懂它的广告。”

  徐沪生要做不一样的版式,给读者那种品牌感、优质感。

  徐沪生找来了一个在4A外资广告公司的设计来做美术总监,对他提出了3

  个要求,一是设计不能压倒内容,二是简单,三是精致。美术总监很聪

  敏,又提出了不少专业性的建议。

  徐沪生现在仍然觉得,《上海壹周》现在的版式“真的不能算是好看。整

  齐而已,只是做减法,比如字体不要那么多。”

  他看了两本99年全球报刊版式设计大赛的一本书,觉得全世界报纸没有华

  文报纸这么难看的。完全是体制和读者层次的问题。但他还是觉得,“现

  在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大陆新媒体的报纸品质要超

  过港台和新加坡的报纸。联合早报打开来没有什么花头的,很平平淡淡这

  种。中国时报也好、苹果日报都是那样的。”

  他觉得世界上的许多好的报刊杂志版式,设计得“很复杂,但仍然好

  看”。

  “摄影师就有4个”

  其实现在《上海壹周》的人也不多,有10个正式的采编兼记者,加上5、6

  个外聘的,包括其他部门的人,加起来有30几个人。电脑房有5个人。

  但是摄影师却有4个。很多周报没有摄影师,“生活周刊从来没有摄影

  师”。整个这个成本也很高,但徐沪生认为这个值得。

  王伟华是《上海文化报》留下来的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他原来在《上海文

  化报》搞发行,但业余喜欢摄影。一天,他跟徐沪生说他想搞摄影,徐立

  即同意。因为如果他不喜欢搞发行,发行绝不能扔给他搞。结果“他的确

  拍得非常好”。

  徐沪生一开始对摄影有要求,他要求摄影师“从上面拍、从下面拍都可

  以,就是不能平着拍,从上下左右4个角度都可以,就是不准用中间一个

  角度拍”,他说照片粗糙一点没关系,但要有冲击力。

  一开始,徐沪生对许多拍出来的照片非常不满意,甚至骂他们“用8万元

  的器材拍出来的照片和傻瓜机没有区别。”

  他需要另类的东西。

  “但现在我们开始向主流靠拢,软着路,现在是7成主流,3成另类,但当

  时我们要引人注目,是7成另类,3成主流。”徐回忆,“现在有人骂我们

  不够另类,不够前卫,但是前卫的人毕竟少。即使我们只有3成另类的东

  西,他还是只能选择我们。”

  投资和赢利

  投资额全部是文艺出版社出的。

  到2000年8、9月份,定位确定下来,开始要大笔化钱了。

  陈保平问徐沪生,先打100万过来够不够,徐沪生说够啊。因为他从来没

  有花过这么多钱,他觉得够了。其实,他对一张报纸创刊要花多少钱完全

  没有概念。

  但很快,钱一个月就花完了。“摄影师要求填置器材,就是10几万,拍电

  视广告片,投放电视广告,80多万”,“现在不同了,电视广告时段我们

  可以用版面来交换”。

  到处都会冒出来要花钱的地方,“因为我们都不是熟手,原来想到有5个

  地方要花钱,结果是15个”,现在徐沪生才知道搞一张报纸要花多少钱。

  徐沪生和上海东图广告公司全面广告代理合同,合约期到2001年年底,一

  年保底500万。东图广告有报刊媒体代理的经验,背靠中国500强的中图公

  司。10月13日创刊号出来前几天,东图广告把100万的保证金打了过来。

  但“投资跟其他的产业比,应该说还是比较小的。”徐沪生说,“我们现

  在已经开始赢利了,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再投资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

  还报社的投资,开始返还他,上个月已经打了几十万。”

  徐沪生测算下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先期投资不会超过400万。

  徐沪生认为今年500万广告收入没问题,明年是1000万,后年3000万。

  创刊号

  相对报刊运作,上海的发行和印刷却已经职业化和市场化,发行上,《上

  海壹周》交给了东方书报亭和复星书刊发行公司。东方书报亭自己有1000

  家摊点,复星则发行和配送到东方书报亭以外的2000多家报摊零售点,所

  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覆盖到上海报刊零售点的98%。”

  10月11日是创刊日的前夜,在印刷厂看着自己的报纸从轮转机里吐出来,

  徐沪生已经感受不到兴奋,只是有点新鲜,原来轮转机是这样的。然后,

  吩咐另一位负责人留在劳动报印刷厂监督印刷后,疲惫的他回家了。

  10月12日,上午,徐沪生7:00就醒了,他住在高安路,7:30他就下楼

  到家对面的东方书报亭,发现没有《上海壹周》,一问,说是已全部卖完

  了。“才7:30”,徐沪生现在提及还很兴奋。

  他又走到离家稍远一些的一个报摊,那是复星配送的点,他一看,也没

  有,心想又是卖完了,得意地问摊主《上海壹周》“是不是已经卖完

  了”,摊主说这份报纸没有来过,“有没有搞错!”

  他又去地铁里看,也没有。地铁报亭也是复星配送的。接着,从上街巡视

  的同事那里,也传来同样的消息。

  徐沪生气愤地立刻打电话给复星书刊发行公司的陈忠伟,把他叫来办公

  室。陈忠伟好歹也是个经理,但徐沪生已是气愤之极,指着陈忠伟的鼻子

  大骂,工作认真的陈忠伟极力解释,说想通过自己的人员来发送,以便控

  制质量。

  10:30,地铁和各报摊点终于有了《上海壹周》,虽然错过了跟早报的一

  波高潮。但下午2:30,报纸还是全部卖完了。

  徐沪生给陈保平打电话,陈当时在南京参加全国书市。当陈保平听到报纸

  全部卖完的消息,“很惊讶”。

  创刊号受到了前卫青年和时髦人士的追捧,但其实,第一期里的内容还是

  很少,32版中加起来有6版广告,当然都是送客户的。封面上,新闻纸上

  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旧照片,铜板纸上是歌剧《阿依达》服装设计师的照

  片,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但都代表着时尚。重点是占了4版的“上海咖

  啡地图”,介绍了上海11个最顶级的咖啡馆。

  “整个市场的反映超出我们的预期。原来的计划是到今年年底保持在5万

  份。”

  从非主流到主流

  《上海壹周》第一期一炮打响,但问题还是不少。内部流程仍然很乱。

  第二期出刊前,排版时忽然排版软件出了问题。出菲林片时线条就是出不

  来,“这些细线条的效果对我们很重要,少一根都不行”,没办法,只能

  在印刷厂用手工一根一根地贴。“这样流程上的事情太多了”。

  出刊后,徐沪生第一个月就在到处救火,解决问题。到第二个月开始制订

  流程。第三个月开始考虑版面的调整。

  有人反映报纸太另类,内容太少,也有人说星期四出刊太晚。

  “因为做城市指南,做月刊可以,但做周报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城市资讯,

  上海滩没有丰富到这个程度,我这个报纸拿到广州去做也没有办法去做。

  象我们做酒吧,做顶级酒吧可以做10家,确实很顶级,拿到任何一个城市

  都很顶级。广州没有。这是上海的优势,我们做咖啡馆也是一做就是10

  家。但你要做一个密密麻麻的资讯,比如展览、表演、戏剧、演出、电

  影,或者象国外城市指南电视节目表是打底的。我们不能做这种东西,象

  《北京青年报》那种做重点电视节目,成本又很高;或者说你跟电视台未

  必好合作,我们新的小报纸,人家未必理你。它不一定觉得需要这样一张

  报纸来宣传它的节目。”

  徐沪生决定加新闻这一块。但一开始记者出去跑。别人不太理他们,又都

  是大学生,“不把我们当作主流媒体”。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但徐沪生制订了自己的选题标准,“小市民的东西坚决不做”, “大楼

  下面砍死100个人,我们不会去采访”,“包括娱乐,我们读者群明显不

  接受的明星,我们肯定不会去做”。

  徐沪生让专栏作者“番茄蛋汤”去写饭店、餐厅。“番茄蛋汤”是笔名,

  他在《青年报》做网站的网管。但徐沪生给他报销吃饭钱,如果不报销,

  就是逼别人去打“秋风”,这样“是为了保证品质”。徐沪生给“番茄蛋

  汤”也制订采访标准,“菜第一”,饭店的“环境第二”。

  旅游版也有标准。只写上海周边地区的旅游,不写国外和“新马泰”之类

  的。

  同时,徐沪生决定再冒险试一次――星期三出刊,跟《申江服务导报》

  走,因为“那一天会有大量的人群买报纸。”徐回忆,一开始“星期四跟

  《南方周末》上摊,但根本不是一个读者群。”而星期五出时间太短了。

  而星期三出,可以卖到星期天,那是比较正常的。搭《申江服务导报》的

  车,效果果然明显,很多人就顺便买一张,然后就变成习惯了。

  《上海壹周》发行量稳步上升,“别的报纸到了第三期会下降,但我们没

  有”,每周总以两、三千份的数字在上升,每月要上升“近1万份”,广

  告收入也开始上升。乱哄哄的局面没有了。2001年初,报社搬到了上海歌

  剧院新大楼里。

  回顾这段经历,徐沪生的体会:

  一是感谢陈保平的充分放权,“陈老师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人”。

  二是觉得报纸不是策划、想出来的,而是“玩命做出来的”,“象小农种

  地一样”。

  另起篇:上海媒体工作朋友的工资JYQQ的杂谈

  上 海   相对于广州和北京,上海的平面媒体收入整体水平并不高。2002年之前,上海媒体非常平静,采编人员薪水也较稳定而少波澜。2003年始,随着《外滩画报》、《东方早报》的相继亮相,《上海青年报》的强势改版,一些跨地域性报刊的酝酿,全国优秀媒体人不断蜂拥而至上海。南方报业的渗入和民营资本大手笔投资,上海媒体人收入也悄悄发生变化。《解放日报》、《文汇报》作为党报,采编人员收入都比较稳定,且保持中上水平。《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基础雄厚,效益持续良好。《新闻晨报》一般编辑月收入为3000多,一个跑线记者月收入可达到5000元,《新民晚报》记者月收入则可高达上万,并且人数不少。记者收入的多少,跟所跑条线关系很大,这关系到出稿量和稿件分量,稿费直接影响到记者的收入。

    新兴的几家媒体,如《东方早报》记者干得很好的可拿到7000到8000,《外滩画报》一般在五六千左右。几家主要媒体之外,还有《新闻午报》、《上海侨报》、《上海经济报》、《上海商报》等二线媒体,收入稍低些,一般也在2000到5000之间。上海媒体还有一个特色,即时尚类媒体较多。时尚类报纸《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上海星期三》等记者编辑月收入在3000到5000左右,其中又以《申江服务导报》为高。另外还有一些时尚期刊如《上海服饰》、《大众电视》等。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