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露天看电影 (发表在2007年11月22日黑龙江日报北国风上)

露天看电影 (发表在2007年11月22日黑龙江日报北国风上)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7 08:32   浏览 N 次  
露天看电影

张林

上世纪七十年代看露天电影是我童年时的盛大节日。

那年月,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看电影就成了大家的最大娱乐。那时我们大队有6个生产队,每年有数的几场电影,各生产队轮着放,大队有专职放映员。放电影的地点,通常选在生产队的院里。在本屯看电影最热闹也最高兴,无论大人孩子那可是真正的主人,整个屯子都沸腾了。天一擦黑,屯子里的老老少少都聚集在生产队的院里,一个个兴致勃勃。赶上好片子,外屯甚至外大队的人都赶来看。当然,等外屯的人赶到,居中靠前的黄金地带早就让本屯的人霸占了。那些来晚的外屯人只好站在人堆的后面,有的孩子看不着,只得骑在随同来的大人的脖颈上看,实在没办法,也有干脆跑到银幕后边看的。

我看电影的瘾特别大,一听说哪个屯子有电影,都乐癫痫了。去外屯看电影,因为偷着去,在半道上让哥哥打回家是经常的事。

看露天电影很辛苦,尤其大冬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脚冻得像猫咬似的,一到换下一本片子的间歇,大伙的跺脚声此起彼伏,非常之壮观。

记得一年冬天,四大伯领我去包家屯看电影《南征北战》,五六本片子,我刚看两本就睡着了,醒来发现自己被裹在四大伯随身穿的大羊皮袄里。四大伯紧紧地抱着我,哆嗦着躲在背风的墙角看,我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四大,演到哪儿了?”

看电影时,晚上突然来雨也很闹心,小一点的雨电影还能坚持放映,雨大一点没看完就不演了,好不容易看一场电影,有头无尾的没看明白,顶着雨往家跑。

去外屯看电影,也会有个意外什么的。

记得有一次,去离我们队只有一里地远的一队看电影,路过一队屯东头老王家,没提防身后一条偷下口的死狗,忽地扑将上来,咬伤了我的右腿肚子,叔伯三哥哈腰拣起土坷垃向狗揍去,狗跑掉了。我忍着痛还是来到一队的院里看了那场电影。那场电影是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影片里有句台词,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句台词一时间也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句台词也切合了当时物质匮乏的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就是在今天,有的人抱怨工作条件差,生活艰苦,也会有人善意地宽慰他“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应该说,那时看露天电影,是我小时候接触外部世界唯一的直观方式,电影中的有些人物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那个年代里,露天电影给无数贫穷的人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时代的故事。电影放映的时候,我们常常是瞪大眼睛,生怕漏掉一句台词, 我们为影片中的人物欢欣、流泪、愤恨、担忧。我们对事物的是非判别就是通过电影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对我们影响最深的是战斗片和侦探片,因为第二天,我们便可以充分模仿影片中的情节排演我们自己的电影。在“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的一片叫喊声中,玉米或高粱秸秆,会像敌人中弹一样倒伏在地上,而我们这些“英勇战士”也常在屯里看青人的叫骂追逐之下,仓皇逃奔。

电视渐渐普及后,露天电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别说农村,就是以前城里门可罗雀的电影院也“门前冷落鞍马稀”,这当然是物质和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但露天电影对于我,那些充满童趣的往事,却仍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