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转载]文科重学校理科重专业

[转载]文科重学校理科重专业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7 11:03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文科重学校理科重专业作者:高考金刊◇ 黄耀国
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总是让考生和家长们烦恼,尤其对于次高分考生(分数在重点线上徘徊的考生)来说,这样的权衡更应慎重。
名校的好处对于热门专业而言,在于硬件和优良的师资,对于冷门专业而言,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整体氛围和学习传统、模式。这种氛围对像历史、哲学、行政、管理、文学、艺术、经济、教育、新闻、传媒之类的文科专业特别有利。因为这些专业并没有过高的门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只要自己稍有资质就能很快融入进去。文科的一些专业就业时通常不能专业对口,进入的门槛也不高,却很强调发展的平台。关键在于你能否快速持续地学习,取得成效且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因此,文科学生在志愿填报中应该把好的学校放在第一位,即使自己学校的专业在全国默默无闻,只要学校的名头好听就行了。因为重点大学,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教学改革,都有得天独厚的开放氛围。即使某些学科的实力稍微薄弱一些,学生可选择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弥补。同时,好大学出国或读研的几率都要大很多,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视野会更开阔,自身竞争力也会提高。
提醒大家注意,文科同学挑大学还应该注重地域的选择,如果你不想成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学术研究者的话,我建议还是应该填报经济发达、大学集中的地区。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对四年的大学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像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成都等教育资源雄厚的大城市,大学之间没有“围墙”,都是开放的:身为北师大的学生,你可以堂而皇之去北大占座,听著名学者的报告。更有甚者,在武汉读书,大学一家。武汉七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签署协议:七校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跨校选课,学校间相互承认学分。身为七校联盟的学生,通过跨学校学习,也可以获得其他学校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位证书。而且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大学同学毕业后大多在同一城市工作,聚集了比较好的人脉。
对选择理工科的同学而言,笔者则赞同专业优先的观点。因为理工科的不可替代性很强,更注重自己内功的修炼,对学校和城市环境的需求小一些。所以在结合自己的喜好下,更多要关注这个专业的学科实力,如硕士点、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院以及大学科技园等等指标,力求修炼到真本领,走到哪里都不怕。
理工科学生,一定要对大学的优势学科有所了解,比如清华大学强在工科,如建筑、土木、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的确实力雄厚,但也有冷僻专业,《法制周报》就曾报道过一名学核物理专业的清华毕业生在6年里屡次求职失败,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成天无所事事。撇开个人的能力不谈,的确有些冷门理工类专业就业的渠道太狭窄,事实上,能上清华大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能上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热门专业,在将来竞争中会更占优势。 更多精彩内容 请看《高考金刊》!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