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转载]81岁老报人姜达雅撰文:揭秘“知心姐姐”

[转载]81岁老报人姜达雅撰文:揭秘“知心姐姐”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9 11:32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81岁老报人姜达雅撰文:揭秘“知心姐姐”作者:孙云晓

2011年,《中国少年报》将迎来创刊60周年,特撰文祝贺。

《中国少年报》诞生于1951年11月5日。办报宗旨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导少年儿童运动。引导少年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人。”怎样体现这个宗旨,是照搬大报的经验,还是闯出自己的新路呢?

“人物”诞生的故事

1960年,团中央第一书记提出了少年政治。作为团的机关报,怎样贯彻领导的意图呢?当年的编辑室——“队的生活组”的成员开会讨论研究。大家认为孩子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不发达,因此,报道切忌成人化。何况已有人笑谑她是“小人民日报”,怎样才能摘掉这顶帽子,使报纸富有孩子的特色呢?会上,有人说:“解放前,上海‘新少年报’有个‘咪咪姐姐’指导孩子生活,很形象。”“一石掀起千层浪,”“那我们也来一个呀。”“她叫什么名字呢?”讨论很热闹。“就叫知心姐姐吧。”不记得是谁冒出这么一句。大家十分欣赏,一致通过。真是集思广益,大家给这个人物定位:她既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又是孩子的辅导员。于是,一个富有孩子特色——虚拟的“知心姐姐”栏目,由此诞生了。

她出场的图像:清秀的面貌,温和的眼神,两条长辫子,气质优雅,人人都喜爱。

记得在1981年,社长江敬文在全国少儿报刊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她的特色。与会者啧啧称赞:有创新精神。到会嘉宾徐惟诚对她倍加赏识,特约我写稿。于是,由我主编的《知心姐姐的话》一书,与当年出版(《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4万册)。甚受家长和孩子青睐。

“明星”光彩照人

“知心姐姐”出台以后,由她扮演贯彻本报宗旨的重要角色。由她主持的“知心姐姐的话”这个栏目,代替了过去的编者按——“编辑大同志说”。虽然编者按是画龙点睛,有一定的说理性,但她的话形象生动,有魅力。比如,在报道节约用水的前面,她说:“……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流成河……”话语绘声绘色,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她像是歌词,又像是一首乐章。这样的“编者按”没有丝毫“说教”和“灌输”的痕迹。

“知心姐姐”富有爱心,她为孩子说话,为孩子呼吁。如,每年夏天收到许多有关孩子下水救人而被淹死的信件。知心姐姐有胆有识,在报上提出:(本报1982年8月18日版)“遇到有人落水怎么办?”她明确指出:“救人要靠勇敢,还要靠机智和本领,在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还必须依靠大人的力量。”这在当时,不分大人与小孩都要求他们“舍己为人”的思潮下,是会遭到非议的。但这场“及时雨”,救了不少的孩子,以后,这方面的来信就大大减少了。

她经常为孩子呼吁,不遗余力。如,1980年,她收到许多反映学习负担过重,眼睛近视,体质下降的诉苦信,她重拳出击,在第一版上刊登了上海、广西、湖北和黑龙江孩子反映学习过重的来信,大标题是“四封鸡毛信”表示十万火急。在“小言论”中,她加上触目惊心的标题:“救救孩子!”呼吁减轻学习负担,给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同时,发表了做得好的一个学校的典型。报道引起轰动的效应。孩子们纷纷来信感谢“知心姐姐”,信中说:“知心姐姐,你身在北京,心在全国。”有的说,“你什么时候来苏州,我们去车站接你。”一位江苏的校长来信说:“学校决定减轻学生负担,并为孩子增添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

她一年举办一次“小小讨论台”,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方面的经典力作不少,不胜枚举。如,“张勇、王红能入队吗?”两个孩子是假名,一个调皮捣蛋;一个学习不好。(时间是1979年10月24日——1980年1月2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有缺点的孩子能否入队。不少的家长、老师和有缺点的孩子一致认为不行,要改掉缺点才能入队。正反双方,讨论激烈。(“知心姐姐”6次讲话,讨论了两个多月。最后,大家认识到:少先队是群众性组织,应该让有缺点的孩子入队受教育,而不是要求改掉缺点才入队。讨论共收到来稿5900件。云南团省委少年部长说:“‘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是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的精神。出色的讨论给我们以启发,少年报是我们工作的指南。”“小小讨论台”在指导全国少年运动,发挥了作用。

另一个经典力作是:“这个闲事,李莉该不该管?”李莉是四川南充市内燃机厂子弟小学三年级学生。她看见不满3岁的女孩摔倒在地,呜呜直哭,就跑去扶她,不料,孩子拿小圆规的手向上一挥,刺在李莉的右眼球上,角膜被刺穿,失去视力。事后,有人责怪她“爱管闲事”不值得。她很伤心,给“知心姐姐”写信诉苦。“知心姐姐”将来信全文刊登,组织孩子讨论。让正反两方面意见交锋,辩论十分激烈。最后由张海迪等名人作总结,她说:“李莉这样做,值得!愿大家都做小雷锋。”讨论引起社会的反响,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邀请李莉来京治疗。她的视力由0.1恢复到1.0。她大学毕业后,“知心姐姐”推荐她在中央统战部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未定型,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知心姐姐”善于用典型人物来感染孩子,效果显著。本报经典力作很多,如通讯《小鲤鱼跳龙门——少年大学生施展的故事》与《雷锋来我家18年》。曾先后荣获1980年和1981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类似这样的精品,不胜枚举。

年复一年,她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孩子们认为她是可信赖的朋友,可敬爱的老师,有什么心事都写信给她。每天信件像雪花似地飘来。多的时候,要用麻袋来装。在社会上,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光彩照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隐姓埋名几十年

“知心姐姐”是个虚拟的人物,她的支持者——真正的知心姐姐是谁呢?他们为啥要隐姓埋名呢?其实,早在1981年徐惟诚就已经揭开这个秘密。他在由我主编的《知心姐姐的话》一书序言中,明明白白地写道:“‘知心姐姐’是集体笔名。”这个集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2001年报社50周年社庆时,《中央电视台》在“世纪回眸”栏目中也阐明了这一点),他们代代相传。第一代“知心姐姐”应该是本报“队的生活组”全体成员(1960——1966),他们是创建者、奠基人;第二代“知心姐姐”(只限版面,不含“知心姐姐”热线电话和其他)。按执笔时间先后排名如下:孙云晓、李金本、肖承运、刘爽、胡琦、吴峥岚、卢勤、黄晓波、申东和徐国静等。现在该是传到第三代了。

当今社会,各种名利诱惑很多,但这个集体淡泊明志,专心立足本职工作。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除自身素质好之外,与本报传统作风有关,历届社领导,一致提倡:“为他人做嫁衣裳”,“做无名英雄”,“要有奉献的精神”,并一再强调“知心姐姐”是集体笔名,不是哪一个人。记得有一位新来的编辑,她不懂“社规”,以“知心姐姐”的身份接待了来访的大报记者。事后,社长严肃地批评了她。从此,大家更自觉地恪守这个“社规”。因为大家都深深地体会到:“知心姐姐”是几代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培植的人物,决不能沽名钓誉,贪天之功为己有。这样做,不仅是损公利己,也有损自己的人格。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集体不为名,不为利,勤学苦练,业务过硬。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每周去学校和10个孩子交朋友,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和思想脉搏的跳动,加强报道的针对性,使之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重视孩子来信,每信必阅,重要的每信必复;新闻作品,自己把关,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多读书,勤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正因有这样一个集体支撑着“知心姐姐”,她才栩栩如生,充满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集体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了尊敬,获得最高奖赏。1997年某一天,在团中央聚会时,敬一丹见到了“知心姐姐”代表人物,她热情拥抱对方,说:“小时候,我喜欢读‘知心姐姐信箱’,你是我的启蒙老师。”2001年,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住院手术。当主刀大夫从侧面得知她曾是“知心姐姐”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说:“协和医院的病床很紧张,但是,你‘知心姐姐’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老人听了,热泪盈眶。类似这样动人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总之,“知心姐姐”是崇高而又神圣的事业。

“创业维艰守业难”。历史证明,“知心姐姐”是报社的“传家宝”。她“兴”,报纸就“兴”,她“活跃”,版面就“活跃”,二者相辅相成。如,1981年是“知心姐姐”最活跃的年代,本报发行量高达1142万份,居全国各报之首。因此,在这里寄语第三代“知心姐姐”,“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现在该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希望你们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让“知心姐姐”这颗明星的光与热,照耀着孩子健康成长的路程。

祝《中国少年报》越办越好。

(2010年11月18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头条以《姜达雅拟文回忆:永葆青春的“知心姐姐”》为题,发表了本文的缩写版。)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