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千龙网》发表80后作家的评论

《千龙网》发表80后作家的评论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9 19:22   浏览 N 次  

《千龙网》发表80后作家的评论

形而下的生活

——评《储瑞耕人生小道理》

刘卫东

www.cnfol.com 2009年06月09日13:19 千龙网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关注一种属于“自我”的生活,小我,琐碎,注重细节,平面化的生活,道德观,这种生活我们称为“形而下的生活”。形而下的生活讲述的是小道理,不会标榜自己的存在是与真理相关,而是与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油盐柴米、伤痛、无奈有关。

然而,尹纪周、刘锋两位学人主编的《储瑞耕人生小道理》这本书,是讲述属于人生的体悟与智慧的,却不单单是“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油盐柴米、伤痛、无奈”。他们出于对著名杂文评论家、《杂文报》创始人储瑞耕的“尊重与景仰”,作为学生对恩师的细致入微的了解和体悟,立足常识生活,从储先生浩瀚的著作和日记中,选编了这本源自日常生活现场的思想盛宴、心灵哲学。

从储先生为此书所作的序言中,可以感觉出先生对此书的看重和肯定:这“是一个‘过去的人’与许许多多‘今天的人’之间的完全平等的对话、谈心、交流”。

本书策划樊瑞青兄让我用一个概念来表达我对这个书的理解的时候,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我离作者的这种人生体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的。这种距离的存在用南传佛教的阿姜查(Ajahn Chah)的话来说,就是隔膜感。他是近代泰国最著名的法师之一,他慈悲风范与直接而清楚的教学风格吸引了很多求学者,我想这本书在其人生表象之后寻求的大约也就是这种智慧。但是好在生活本身是一个不断汇流我们的知识、经验之地,我可以借助文字来理解“过去的人”的内心世界、涉世体验。人生天地之间,这种感伤与智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有点类似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首先要紧的是弄清楚自己的存在问题,然后预设中隐含的悖谬和错误,让自己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安然地接受风吹雨打,不管它世事无常,自己的心是安定的。储先生经历的世事风雨、“人生的复杂的乃至痛苦的历练”同样地让人感慨。

读这本书所能想到的便是以前读《大般涅盘经》的心境,像灿烂的阳光,书里的字句都是潺潺流水般地温和,但这不意味着它灵性的消失。《大般涅盘经》里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里说的就是“无常”二字。我们的生活很多程度上是不能像数理逻辑那样用符号对应建立起模型的。几年前一直看哲学,塞满了成千上万个西哲的术语,现在却也并不追求学理的贯通,而转向内心的通达了。这本书中储先生说的“成为你自己”则正是这些事实和体悟沉淀之后获得的一个启示。他转而从人格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我”的存在,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我”的生命智慧。大的或者形而上的真理与人生智慧已经在公元前被言说殆尽,如今小的道理却更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惊异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用已有经验来构筑自己的世界,就像庄子或者古代的魏晋七贤在竹林里的精神漫游一样,这一点与储先生书里表现的心境是一致的:在小我的世界里,有大我的存在;在大我的精神里,有小我的喜悦。论及知识、道德、成功的境界,这句话便是最生动的写照。其实小的我与大的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获得统一的,大与小、真与善的融汇就在于这个坚实深厚的生命经验,用书中储先生的话说就是“保持精神的追求”,这样才能保持生命本身所具有的灵性。而不是像学院派的哲学家那样做一个空头的怀疑论者。

这本书里面的智慧,是滴水,但是却已经历经百世,它不是佛寺或者宫殿里的那种陈年的腐朽之气,而是鼓荡内心的气息和精神,这也是储先生的人生境界,是书里激扬的人生激情。人生天地之间,我们的心灵在嘈杂、紊乱、受控的躁动之中,居于形而下的凡俗,但是我们的灵魂和追求却应永远高蹈在云端之上。

(作者简介:刘卫东,笔名周语,安徽太和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1983年出生的80年代后语言感觉最好的青年散文家之一。其散文创作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瑰丽的想象力,开创中国汉语散文源典之美,是青年散文家中关于汉语散文实验文体与意象写作的典范作者。出版有《汉语春秋: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指尖流水》。)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