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0年刊发之五:《温岭日报》副刊2010.10.8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1 13:16 浏览 N 次
风行雁荡
● 张明辉/文
8月下旬,去台州路桥参加《悠悠江南情》的签约仪式,其中不乏一线写手,如白衣萧郎、游利华等,虽认识不久,但言谈甚欢,其乐融融。其间,大家提议,既然到了台州,就该四处走走,体会一下台州的风土人情,于是,便有了雁荡山之行。
大龙湫
雁山清秀,雁水深幽。大小瀑布不下百处,最有名的当数大龙湫、小龙湫和三折瀑了。去的时候,若雨水充足,这些瀑布会是一处处难得的盛景。大龙湫有一段路并不通车,我们还需跋山涉水。这一路上,自然铆足了劲,孩子们遇见花花草草、小鱼小虾什么的,边玩边走。雁荡山是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沿途山峰陡峭,更有奇峰异石。峰回路转间,有芙蓉峰、千佛岩、剪刀峰等大小山峰无数。从谷口入内,旁有锦溪,循溪左行,有千仞绝壁,大小峰岭,层峦叠嶂,如无数佛陀现身,即为千佛岩;剪刀峰位于连云嶂口锦溪的右侧,一峰耸立,上分为二,像蟹螯,又好似剪刀,古有“植圭”、“卷旗”、“玉柱”、“一帆”之名,如今看去又像孔雀、啄木鸟了,一峰三易其地,自然看去形象不同。正如戴名世所写:“大抵雁荡诸峰,巧通造化,移步换形,其名字因象取义尚多有之;而路穷径塞,蒙翦于荆榛荒草之中,其奇未出于人间者亦不少也。”
大凡瀑布都藏在深山幽谷里,远远便能感受到大龙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瀑布从190多米的连云嶂崖顶上飞流直下,如一条下凡的银龙,直扑深潭,而深潭中的水,碧绿而深邃。有些飞瀑在坠落途中碎了,如大珠小珠般四处飞溅,若有阳光的照耀,便幻化成一道道彩虹,青天与碧崖,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清人袁梅曾赋诗曰:“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风景这般好,人文也不逊色,相传唐初,印度僧人诺讵罗进山建塔造寺,便是在大龙湫观瀑坐化的,弟子们在潭左的高阜上建宴坐亭,以示纪念。
雁山飞渡
至今,我仍对在灵岩景区内看到的一幕场景记忆犹新,那就是“雁山飞渡”,一场以大自然为背景的杂技表演。
先说横渡,表演通常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在高空行走。天气晴好的日子,表演者会爬上天柱峰与展旗峰的峰顶,在相隔200米的两峰之间的钢索上,作翻跟斗或飞翔的动作,这些动作的难度令人咋舌。再说垂直飞渡,表演前,我们在溪涧旁边的平地上,抬头看天,而表演者已经直达天柱峰顶,一个红色的小点出现了,就在悬崖边上,乐曲响起,他纵身一跃,坠落,坠落,使他看上去像一只飞鸟,飞鸟扑棱的是翅膀,而他,腰间紧扣的却只有一条绳索,头朝下,倒悬,或在九十度直角的崖壁上跳跃,弯膝曲腿,这分明又是一只啄木鸟,崖壁成了木桩。他在加速下落,突然翻了个身,我们不禁被吓出冷汗,尖叫声此起彼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轻巧地用自己的双脚,沿着崖壁,一步一个脚印,飞身下崖,200多米的距离,却用了不足10分钟,安然着地。雁荡的山,更衬出了表演者的勇气与自信。
三折瀑
游罢大龙湫,还可去三折瀑,此瀑以奇异取胜,顾名思义,一瀑三折,别有情趣。记得十多年前的一次大学同窗小聚,夜宿雁荡山宾馆,次日起了个早,一同去游三折瀑。瀑从天上来,跌落到人间。造物主生生地将三折瀑藏了起来,就连两次从雁荡山出发考察地理的徐霞客也未曾发现。而我们,循着小径上山,探瀑寻幽,在危岩之壁,探入一处洞穴,在半圆形的洞穴里,抬头,只见有一线飞瀑自天光中倾泻而出,峭壁突兀,撞击之势不绝于耳,令人眼花缭乱。据说,包藏中折瀑的是冷却后的火山口,洞内的世界清凉,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下折瀑,则在最下面的山谷,三面环山,人在谷中,仰视苍穹,成一“葫芦天”的景观,瀑水从山崖上落下,银珠四溅,色彩绚烂,将自己想像成在谷中修炼的神仙也未尝不可。
灵峰
大凡到雁荡山的人们,都喜欢去灵峰,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与灵岩、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有一峰二洞值得一看。一峰是合掌峰,二洞便是观音洞与北斗洞。灵峰观景,早晚时分我都去过。此洞始建于唐(公元1106年),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周边的善男信女拜佛的好去处。在梅岭西麓,这个天然的石室藏于合掌峰之间,就像佛祖掌心里的一颗明珠,用来供奉观音。从山脚往上,依岩建九层大殿,要经历403级台阶才能到达顶层,独一无二的山势,使观音洞多了些神秘。当我气喘未定地从一级一级的台阶往上走,自然生出对菩萨的敬畏之意,而到达顶层的刹那,有了豁然之感。洞顶有泉水三处,曰洗心、漱玉、石釜。仰望洞顶,中开一小罅,阔尺余,长三四丈,有一线天光泻下,名叫“一线天”。母亲告诉我,在观音洞的第七层,朝外的崖壁上观看,左手面可见一指观音,当中可见侧面观音像,右手面可见地藏王像。这原本就是一种想像,我喜欢这种佛与自然的结合,人神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隔岸观火,才会洞察分明。
关于雁荡山,原本我有许多记忆的花絮,记录的只是些零星的碎片,可能,我喜欢雁荡山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山的奇秀、水的清幽、洞的空灵,更是因为从小就亲近它。
“高四十里,深六十里,顶上有湖,方可十里。雁荡山皆石,而湖独有泥,葑草芦荻生焉,时为雁所栖宿,故曰雁荡。”(见清代施元孚《雁山志》)试想,当秋天来临之际,芦苇茂密,草木瑟瑟,一只只秋雁从天而降,在山顶的芦苇荡里宿鸣,是何等的惬意?风行、雁荡,冥想一次诗意的来临。
原文地址http://wldaily.zjol.com.cn/html/2010-10/08/content_113466.htm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