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无悔人生路 满腔石油情

无悔人生路 满腔石油情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3 00:02   浏览 N 次  

无悔人生路 满腔石油情

——延长油田青平川采油厂工会副主席的自我总结

我叫高延平,1960年出生于陕北延川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苦难备尝,儿时的乡村生活,锻炼我终生受用的两大优点,一是吃苦隐忍,二是求知若渴。四十几年前的陕北,经济条件远不如现在的优越,每到放学的时候,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父母干活,直到很晚才能拾起课本,重温知识的抚慰。亲眼目睹了父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世世代代奔走在穷山恶水的黄土高原,劳作在塬峁沟梁和山旮旯里,却始终坚守着“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的本分,初衷不改,执着如一。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便悄然萌发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念头。然而,瘦骨嶙峋的大山、毛细血管般的溪河、大风刮过的黄土高坡、山头的残碉废堡、断碑破庙,收容了我童年所有的视野。那个偷偷疯长的愿望,在这片天荒地老,血泪交织的贫脊土地上,逐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遥遥无期。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行走高原,漫步田间,自己开始认真阅读家乡的一山一水。于是,那连绵的群山竟如同凝固了的黄河浪涛一望无际,那夹杂了黄尘的陕北民歌也有了别样的粗犷悲壮、豪迈恢宏。看着高天上飘零摇曳的流云碎雨,听着山林间幽咽不绝的鸟鸣莺啼,我的心中每每总会涌起一种无由的冲动和莫名的感动,而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注定了我为人坦荡磊落,洒脱不羁的真性情。

从人民教师到石油工人

1977年,一个近乎类似的宿命和几近偶然的契机,与许多同时代的有志青年一样,十七岁的我怀揣着一颗年轻沸腾的心,如愿以偿地走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也许是一个不会做梦的人,但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并且一直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时刻准备,努力奋斗。天道酬勤,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1981年、1985年,我有幸先后两度进入延安师范和陕师大深造学习,尤其在陕师大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一头扎进书的海洋里,尽情汲取知识的养料,从而更加开阔了自身的文化视野,增强了自身的理论修养,为之后的教学工作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16年教育教学生涯中,自己始终秉承“教不严父之过,学不成师之惰”的古训,传道授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我坚信“严师出高徒”,再因了为人处事的真性情,所以对待学生的严厉几近苛刻,但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们对我却还是打心眼里的尊敬和爱戴,而组织上对自己的工作业绩也是非常认可,并提拔我从事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期间,我先后担任过校团委书记、教导副主任及主任等职。

1992年8月,延川钻采公司经理慧眼识英才,点兵点将把我调到钻采公司,委任办公室主任(正科级)我以敢为人先的气度实现了看似天壤之别的角色转变,也用激昂的豪情达成了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又以只争朝夕的冲天干劲圆满完成了组织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论是在办公室主任、供应科科长,还是在总经理助理、工会副主席的岗位上,我都不辱使命,干得有声有色,深受领导好评。曾任原延川县钻采公司经理的李来存说:高延平是个有本事的人,只要使用好,绝对是台柱子。延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原石油开发总经理)刘抗美对我的评价是:“才难得,人独具性格魅力;实干家,开拓精神不凡。”现任青平川采油厂厂长王逵这么说:“高延平能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做工作,很有成绩,应该肯定。”可以说,领导的评价是客观的,也是中肯的,更是公允的。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1992年,采油厂原油销售尚未步入正规轨道,时任办公室主任的我,主管原油销售油罐体积的丈量,司机都来自五湖四海,“白道黑道”都精通,用大把的钞票引诱我,有人偷着对我说少量一吨,每人一次给一千元,但我始终没有动摇。

1996年,我担任工会副主席,那时每年工会都要向困难职工发放一些补助款,职工家属丧葬费也会给予一定补偿,我一律按政策办事,绝不徇私。有些情理中过不去的人以为送点东西什么的就行了,可在我面前还是吃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离去。每次文化娱乐活动,从排练到演出,也都离不开我的悉心策划。为了给单位省下经费,少花钱又能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常常把家里的录相机等拿来公用。单位的同事和身边的干事不理解,说我“神经病”,更有甚者称他“高疯子”,我却乐此不疲,一如既往。

2002年,我竞聘到永坪油田指挥部当指挥。当时,指挥部所在地的刘家渠区块,勘探开发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生产建设徘徊不前。时值五黄六月,我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冒酷暑,战高温,认真收集周边区域钻井资料,展开全方位的地质调查,着重对“延矿”早期开发的庙巷油区进行了重新认识。最终,经过综合评价油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开采区域向庙巷区域转移。至年底,该区日产原油已达20吨,增加储油面积6.872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7.38万吨;探明控制面积3.7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3.8万吨。永坪油田是年完成原油生产13000吨,超原计划8000吨任务的62.7%,为青平川采油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的勘探指挥也算“一方诸侯”,大小事说了算,送礼的、塞红包的自然不少,但我毫不留情地一律拒收,于是,日子就不好过了,莫名其妙就会受到诬陷和攻击。其实我就做了四件事:一是得罪了不少想捞油水的推土机老板,但全年给单位节省钻前费用36.9万元;二是外协友好合作单位送来的羊肉、烟、酒退不回去,我只好让机关灶全体职工享用,全年节约招待费26万元;三是在清退指挥部富余机关人员下了决心。四是打击偷盗原油方面出重拳,永平号称原油盗窃黑窝子,在与黑势力做了顽强斗争,直接或间接为采油厂挽回损失近百万元。

走过了曲折的路,也取得了荣耀的成绩,更实现了我竞聘上岗时的承诺:加强班子内部团结,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扬长避短,一切从工作出发,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互帮互爱,力争带出“身先士卒、模范带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领导干部;带出一支“技术过硬、真抓实干”的地质先锋;带出一支“吃苦耐劳、文武双全”的时代弄潮儿;带出一支“勇于奉献、埋头苦干”的石油战线排头兵。然而,谁又能知道正是为了这“五个带出”的铮铮誓言,我连续几个春节都没有回县城与父母团圆,不得已只能把老婆孩子接到采区过年。

2003年2月28日,采油厂召开生产工作大会,我表态发言:“我是党员,为党的利益干事情,愿为延川的发展做一粒小小的铺路石子。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都会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把地位和待遇视为过眼云烟……”在工作报告中,我的话语一字一板,掷地有声:“我要继续做好延川石油勘探的排头兵、马前卒、侦察兵;继续带出一支团结务实、精干高效、廉洁奉公的好队伍……”

多才多艺 古道热肠

“我们是大陆最早的石油工人,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是企业的传统……”这是令青平川一千余名石油骄子久唱不衰的矿歌。每当唱起这支歌,无论是在沟壑的钻机台,还是在山峁的井架前,人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作者,那便是我,大家都说我是采油厂的“孔夫子”。当然,说我是“孔夫子”,绝非空穴来风,其一我是采油厂少有获得大学文凭者之一,再者我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工会是我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而最能体现自己文采的地方,就是这首我精心创编的厂歌——《钻采之歌》。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执著追求,没有对人生的苦辣体验,没有对石油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怎会发出如此大气磅礴、源自生活、流于真情的声音?

自参加工作以来,除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一些常规事务以外,我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理论,先后由他负责编写了《企业形象》、《企业领导干部形象》、《中层领导形象》、《党员团员形象》、《职工形象》等系列资料,对采油厂政工工作及企业文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我还特别留心栽培了一班能吹拉弹唱的行家理手,每逢春节、“五一、五四”、“十一”、元旦等重要节日,都要编导大型文艺晚会或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我创作的《压裂现场》、快板《夸夸咱钻采公司》获单位创作一等奖,尤其2001年春节,我负责编排的秧歌赴延安市调演荣获一等奖,这些不仅展示了我超凡的文艺创作才能,也体现了我极强的组织管理才能。鉴于我突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工作表现,曾连续五年被延川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其先进事迹甚至登上了《陕西工人报》的头版。组织的肯定、领导的关怀,不仅调动了我工作的热情,更鞭策着我勇往直前,努力工作。

2005年延长石油重组改制,次年始公司陆续分配采油厂一批批大专院校毕业生,许多“学生娃”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人地生疏,风俗迥异,难以融入,一般工作一两年后,已成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但婚姻问题却无着落。工会工作无巨细,职工事情无大小,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批大龄职工的个人问题解决了。也是急中生智,被逼无奈,原本从不说媒牵线的我,竟然干起了大婆姨家的营生,当起了职工的义务“红娘”,并在采油厂网站上开起了“婚介所”,为条件相符,情投意合的男女适婚职工牵线搭桥,说和打圆。有时候,为了成全一桩姻缘,我不惜牺牲难得的休息时间,还得自己掏腰包,再搭上爱人的一手好厨艺,把家里当成“速配”的主现场。夫妻俩都是真性情,古道热肠,乐善好施,豁达爽快,在这种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一桩桩美满婚姻就这么出炉了。现在,经过我的大量工作,许多青工不仅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也由衷地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工作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诸如扶危济困、帮残救孤一类的事情,在我也是举手之劳。有时单位和社会上一些残困人士,由于生活无靠,或者家庭遇到棘手困难,都会来单位寻求救助。作为工会副主席,我总会出面积极协调,与领导及时沟通,争取妥善解决。如果一时难以解决,我首先慷慨解囊,倾身所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热爱的企业和家乡尽一份义务和责任。自己虽没有什么惊天之举,但从来都不甘平庸。从教师到工人,从学校到企业。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换,我完成了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用一支不断求索的大笔,抒写了人生辉煌的篇章,以对党的事业的满腔热忱,谱写了一曲人生的壮丽之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