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从“风起云涌”到“风平浪静”--阳新白沙镇信访工作解读

从“风起云涌”到“风平浪静”--阳新白沙镇信访工作解读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4 08:52   浏览 N 次  
从“风起云涌”到“风平浪静”——阳新白沙镇信访工作解读
白沙镇信访办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元至4月份,该镇信访总量是20人次,同比下降5%,与前年同期相比下降63%。
一直以来,阳新白沙镇信访量居高不下,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群体上访等问题比较突出,社会秩序可为“风起云涌”,2004年被列为全市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但现在,该镇社会稳定,政通人和。
白沙镇是如何实现由“风起云涌”到“风平浪静”的呢?
拆除铁门,不把群众上访当麻烦,拉近了领导与上访群众的距离
2005年3月10日,方世江走马上任白沙镇党委书记。
这一天,方世江叮嘱办公室:赶快请人将他房间外边的铁门拆掉。
“方书记,铁门不拆为好,白沙上访的人多,没有铁门阻隔,说不准有一天你的房门被砸。”两位干部当即持反对意见。
“非拆不可。设置铁门,会使上访群众造成误解,认为我躲在房里不肯见他们,这样可能激发矛盾;拆除铁门,上访群众便于找我。我们不能把群众上访当麻烦,而要把上访群众当亲人。”方世江语重心长。
于是,铁门拆除了。上访群众搭上了“信访直通车”。
去年3月底,白沙镇潘桥片8个村的支部书记,形成“统一战线”,径直来到方世江房里“请愿”:白陶公路今年不修,我们村干部集体辞职。
“各位支书放心,修筑白陶公路是我们这届镇党委、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如果镇党委、政府放空炮,我方世江向你们看齐,坚决辞职。”
方世江斩钉截铁的话语,让几位支部书记“瞠目结舌”,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言必行,行必果,果生信。到去年11月份,投资400万元的白陶公路,亮相在众人面前。通车那天,潘桥片的村干部群众燃起鞭炮,感谢党委政府真心为民。
礼贤下士,变上访为下访,尊重上访群众合理化建议,是化解矛盾的钥匙
白沙商会,在白沙不说称得上一方“诸候”,起码也称得上“豪门贵族”,在白沙商界,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长期以来,商会“惹事生非”,煽风点火,与党委政府“唱反调”。
化解矛盾,就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镇党委政府通过调查摸底,确定了商会是矛盾源。解开商会心中的疙瘩,就是扭开矛盾源由消极到积极的转换的开关。
去年3月中旬,该镇主要负责人一行,亲登“三宝殿”,与商会几位负责人沟通思想,征求意见。
这让商会负责人刘福林、刘彦林、刘根发等“受宠若惊”:镇几位主要领导一齐大驾光临,且态度诚恳,在白沙商会历史上实属罕见。于是他们的心弦与镇几位领导的心弦实现了共振。他们真心实意地向镇党委、政府说了意见、讲了困难、提了要求。
“今年若能维修好电影院、建设好集镇、建一个集贸市场,我们商会毫不含糊地支持党委政府。”商会几个人开出了“叫板价”。
“这个价合情合理,我们不打半点折扣。”方世江幽了一默。
“采用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镇委书记办公会上形成决议。
仅半年时间,投资60万元,维修一新的电影院、投资80多万元的集镇建设新貌、投资150万元的集贸市场便呈现在大家面前。
刘彦林感慨地说:“党委政府讲诚信,一门心思搞建设、谋发展,我们打心眼里信服。我们商会再不帮着干,那就真没良心了。”
事实如此。镇建材厂下岗职工为安置问题要到镇上访,商会知道后,主动上门做厂领导和下岗职工的思想工作,稳妥地解决了矛盾。商会实现了从“对着干”向“帮着干”的转变。
建立“村民说事室”,让农民群众有了诉求的途径,也让党员干部找到了服务的平台
走进白沙33个村,都能看到同样的“房间”——村民说事室。
今年4月,平原村村民石某为养老问题,与父亲发生了争执。其父生活无着落,找到“说事室。”工作人员当即上门做工作,指出石某的错误性质和后果,他当场承认错误并向父亲赔礼道歉。
无独有偶。“说事”化解了27年积怨。石某两兄弟俩27年来一直不和。去年7月中旬,又为一棵梨树又起争端。这棵梨树长在兄弟俩共用的禾场边,分家时指定为弟弟所有。但树根树枝延伸到哥哥的田间,哥哥提出梨子收入应有自己一半,弟弟据理不让,双方再次大动干戈。
后来弟弟主动到村“说事室”说事,当班的村支部书记石裕礼当即找到哥哥,苦口婆心做工作,兄弟俩终于醒悟,并保证今后和眭相处。
类似这样的小事,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石小虎如数家珍。他说去年“说事室”化解这样的矛盾纠纷案达382起,从根本上消除了越级上访矛盾与隐患。
就这样,白沙镇昔日信访工作的“山重水复”,如今出现了“柳暗花明”:干部下访多了,群众上访少了;群众有理上访多了,无理上访少了;向同级反映问题多了,越级上访少了,基本上消除了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原载2006年5月22日 《黄石日报》头版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