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花溪探访民间收藏家方天然先生

花溪探访民间收藏家方天然先生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7 21:12   浏览 N 次  












方天然老师的侧影

他的个人网站:http://www.gzscw.com/

方天然的精神家园2007-10-9 来源:贵州商报

——方天然与他的民间工艺品


方天然是谜一般的人,喜欢民间收藏的都知道他。记者每次与他联系,他不是在黔南,就是在黔东南或者黔西南,约到他真是不容易。走进他家,但见满墙书画、银器生辉。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方天然已有40余年的收藏历史,从收集书画作品到现在收集民间民族工艺品为主,当他不断的拿出自己的藏品与笔者把玩时,一袋又一袋的各类艺术品真让人目不暇接。

今年64岁的方天然,难以看出职业特征,1米78的个头,眼尾上挑,浓浓黔音,桀骜而显持重;与其交谈,气度儒雅,满腹经纶。客厅门口一幅“百龙居”是一位知名书法家送给他的。

1980年,他进入刚成立的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任务是收集各民族的工艺品。如鱼得水的他,一头钻了进去,黔中大地到处留下他奔波的足迹。1981年初,他首次接待从北京到贵州收集民俗的专家学者,他收集的大量裙子、头帕、土布、蜡染、面具、平塘牙舟陶、黄平泥哨等民间工艺品,送到美国参加中国传统技术展览,这可说是开贵州民间文化走出国门的先河。也是在这次收集过程中,贵州淳朴的民风、丰富的民间文化令他大为震动,而精美的少数民族银饰也从此成为他民间收藏中的至爱。他还有幸结识了国内的学者与工艺品专家,逐步入门成了行家。方天然说:“我这4年多的时间,相当于读了大学,国内的顶级专家与学者教会了我如何辨认艺术品。”

方天然从此钟情于民族民间艺术品收藏。

他的藏品中有一幅长六米六的苗族背带,是苗家姑娘从8岁时开始挑花、刺绣的,上有织锦、辩绣、蜡染及当地工匠打造的银饰等,展现出巧夺天工的技艺。说起收这件宝贝的过程,他至今记忆犹新:1986年他到黔南,一连几天都没有见到一件他满意的工艺品,有一天走得实在太累,正想到老乡家要口水喝,见隔壁一位姑娘正在绣一件背带,他一打听,这件背带已经绣了近5年的时间。他想出500元买下,这个姑娘无论如何都不肯,因为这是她的嫁妆。于是他在隔壁老乡家住下,与这姑娘的父亲交上了朋友,每天给她父亲带酒去,几天后,她父亲同意了,姑娘与她母亲连夜赶制,将这件背带卖给了方天然。现在方天然每次到那个地方,都要带些礼物去见她父亲。“现在有人愿意出十多万元买,可是我咋能对不住这对父女?”他这样说。

方天然家的宝贝实在太多:一套龙凤衣以紫蓝色的土布为料,男衣绣两条龙和铜鼓图案,背面为双龙图,女衣绣两凤两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这些饰物全凭手工制作,无任何模具,因此世上无双;全浮雕大牛角酒壶刻有两条鱼和麒麟,眼睛神采奕奕,鳞甲泛着光泽;各种各样的火药壶别具特色,一种为凤凰鸟牛角雕,鸟肚子已掏空内装火药,鸟背上有牛角杠杆,鸟嘴展张倒出火药,机械化地掌握火药的用量,足见先民的聪慧才智;傩戏面具难以见到可以活动的眼睛与嘴,而他就有;6套变脸的傩戏面具,其中一张面具外还套着一张面具。从事傩戏研究20余年的王义赞叹道:“这样的造型太少见了!”

完全陶醉于民间艺术藏品中的方天然说,他想编印一本贵州书画和手工艺品画册,把贵州的这些珍宝永久保存下来,给后人留下一笔民族智慧的财富。有国内外的学者、收藏者,愿出上万元的价格从他的手中转购一两件银饰,均被他婉言拒绝。他说:“我得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有时候转眼去收一件刚才看过的艺术品,可能就不在了,现在要去收集这些艺术品越来越难,收走一件少一件,出最高的价格我也不卖。”

贵阳市收藏家方天然在收集藏品过程中发现了12个会“变脸”的傩戏面具。这一系列面具全部为木质,每个面具分为上下两层,用细绳连结,上层表情狰狞,下层面容慈善。据贵州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庹修明介绍,此类傩戏面具在贵州尚属首次发现。 新华社发(黄震 摄)

方天然展示傩戏面具的“变脸”过程。 链接 方天然收藏面具展示(来源:贵州收藏网)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