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台湾各界推广国学 反对“去中国化” 重在教育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3 11:37 浏览 N 次《世界新闻报》:台湾各界推广国学 反对“去中国化” 重在教育
(载《世界新闻报》2008年03月12日,记者庄仪)
近年来,与台湾当局不断推动“去中国化”相对照的是,大陆国学教育愈来愈热——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捧红了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研究国学的教授,到儿童“读经”热的兴起,此消彼涨,使得台湾一些研究国学、倡导国学的专家学者,开始频繁造访大陆,并受到大陆读者的追捧。
王财贵大陆推广读经 傅佩荣香港开讲国学
近日,新华出版社把岛内的中学国语必修课本引进大陆,以《国学基本教材》为名出版。
这套由岛内十几位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教授编写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共6册,内容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在台湾中学已经使用40多年。这套书最早由厦门松柏中学的语文教师林采凤引入大陆,2006年9月,她通过台湾学生带来原版课本,以此为基础为高一学生开设了选修课。试教一年之后,林采凤描述:感觉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温文尔雅了。
《国学基本教材》是大陆首度引进的岛内国学教材,在此之前,台湾的国学教育工作者早就已经活跃在两岸之间了。最有名的就是儿童“读经”的倡导者王财贵教授。2001年7月15日,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了一次演讲,后有人称其“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在那场演讲中,有“全球推广读经第一人”之称的王财贵介绍了自己从1994年开始在台湾推广国学经验——通过自己主持的“读经风气推广中心”,义务提供各种读经资讯,解答各种读经问题,无限量发行赠阅本《读经教育说明手册》,带动各种读经班的自发形成。后来王财贵又在大陆各地演讲多次,为推广国学大声疾呼,2006年10月还在山西成立了第一家华山书院。虽然对他所倡导的青少年填鸭式的经典颂读,还有人持有异议,但可以说大陆近年兴起的儿童读经热,他是一个重要推动者。
另一位有名的台湾学者是傅佩荣,这位58岁的哲学教授早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读哲学,后回台研究并推广国学,他不但撰写相关书籍,著有《傅佩荣四书心得》、《解读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等书,获过台湾地区最高文化奖、文艺奖,还在大学里授课,讲授“哲学与人生”17年,被岛内媒体评为“大学最热门教授”。傅佩荣的作品从2005年开始进入大陆市场,目前已经出版《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解读论语》等。2006年,傅教授又身体力行,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做了多场学术演讲,免费宣传国学教育,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傅佩荣在台湾一向拒绝上电视,不过,到大陆,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试讲了两期《易经》,反响也相当不错,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该节目未能正式播出。去年底,香港的凤凰卫视把他请到了《世纪大讲堂》——一档常被业内人拿来与《百家讲坛》相提并论的节目,随后不久,他便在凤凰台开了一个叫《国学天空》的节目,每天10分钟,宣讲国学。此外,新党前主席谢启大也长期在大陆推广国学教育。
推广国学从孩子做起 社会名流爱吟诗诵经
2002年,在外界关切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会不会参选下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马英九用《论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来表白,说:“有没有能力做事最重要,不是动不动就抢位子,就算位子抢来了,做得不怎么样,人家反而看扁你。”台湾国学教育基础深厚,“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等语句时常见诸报端,还有不少名人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以马英九为例,他虽然在哈佛大学攻读的是法律,少儿时代却在父亲的要求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以及《古文观止》、《左传》、《论语》等经史百家,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古文功底深厚。
这些得益于国民党执政期间对国学教育的高度重视。1967年7月,蒋介石倡导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在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全力推动文化复兴。不管他当时是不是打政治牌作文化秀,台湾在复兴中华文化上确实做了不少事。除了官方的“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外,民间的国学与中华文化会多得不胜枚举,如孔孟学会、各地诗社和各地孔庙等。
台湾中小学校更是着重国学教育。在小学生每周40个小时的课程安排中,国文、历史、地理和公民道德等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至少占了一半,而且从小学二年级起,每个学生都必须用毛笔写作文,有时一周要写两三篇,最少也得写一篇。除此之外,学校还相当重视学生的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当时国民党当局定下的共同校训几乎都是“礼、义、廉、耻”,而几乎所有学校的墙上都印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台北市也以忠孝、仁爱、信义命名三大主干道,让国学点点滴滴深入人们的生活。
到了中学,学生每学期要学15到18篇课文,其中文言文至少占一半,高中后则开始学习《论语》等相关课程。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国学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两种是要求所有的高中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修的,《国学概要》则是供高二文科选修之用,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概要性介绍。《国学基本教材》的全部内容就是“四书”。
谢启大就曾表示:“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所有的高中生必须要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我们的必读书。”而台湾大学中文系的国学教育更加系统而完整,就连在大陆都算冷门的音韵、训诂之类的课程都有一批学者与学生在研究。
这些教育为台湾几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也形成了全社会的国学氛围。不但每逢孔子诞辰岛内孔庙要举行庆祝大典,每逢新春社会名流还要举办诗歌雅集,政治人物酒酣耳热时还常常吟诗高歌,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就曾在大陆与友人共同赋诗;一位“陆委会”官员也私下透露,上大学时无钱下酒,知交旧好便吟颂《长恨歌》佐酒。也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才诞生出林夕、方文山等著名词作者,也才有《东风破》、《青花瓷》、《菊花台》这样古雅的歌词,掀起华人流行乐坛的中国风。
新闻链接/ “去中国化”伤害国学推广
近年来,随着岛内“去中国化”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躁进,很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反映学生素质下降,与此同时,台湾政坛也不时传出类似“很娘”、“哭着回家找妈妈”、“LP”等粗言秽语,令很多倡导国学、追求儒雅之风的人士摇头兴叹。
傅佩荣说,台湾目前推行“去中国化”,在文化上来讲,目前还只是伤及皮毛,没有伤筋动骨。如果未来8年仍然“去中国化”,就很该忧虑了。
“文化台独”从李登辉上台之后就已经出现苗头,及至陈水扁上任后,国学在台湾日益受到冷落。1994年,李登辉颁布“修正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大幅调降初中中文学习时间,从原来的21%降到14%,1995年又将高中中文学习时间从19%降为13%。小学的中文教学时数削减更为严重,过去每周至少10小时,删减后仅剩5个小时。陈水扁上台后,2004年大幅度削减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部分,比例降到45%。
2005年5月,为唤醒台湾民众对孔孟文化的重视,诗人余光中、“中研院院士”许卓云等人发起成立了“抢救国文教育联盟”,痛批执政当局削弱高中语文课是“去中国化”,要求恢复过去的“国学强势竞争力”。“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举办了“不能让孔子哭泣”等活动,要求“教育部”暂停于2006学年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暂行纲要”,增加“国文经典教材”,但是台“教育部”根本不予理会。
当局的种种旨在削弱国学教育的做法,引起很多人不满。这些社会人士自发通过各种形式,坚持传承国学。王财贵发起的台湾读经推广中心——“华山书院”,该书院创办于1994年。虽然高中生学文言文的比重不断降低,“读经运动”在一群致力维护传统文化志愿者的努力推动下,目前全台已成立十几个读经协会,岛内超过八成的小学生有定期读经课程。
以台北市读经协会开的读经班为例,他们固定在孔庙明伦堂上课,每周都吸引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读经班的老师都是志愿者,老师说,报名的人都要排一两年才能轮得到。参加读经班的家长“本省”、“外省”、客家人都有,大家认同读经能带给孩子好处,认为“政治是一时、文化是永远”。还有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中华经典学会等民间团体,也都用自己的力量推广国学教育。而台湾许多县市还保留了一些很好的传统,如每年固定举办“儿童读经大赛”,让3岁以上儿童诵读《论语》等典籍。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