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打开书,读吧!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1 07:51 浏览 N 次去年9月,本报曾推出了《让教师踏上书的阶梯》专题报道,在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除一些纸质媒体转载外,很多教师将文章转贴到自己的博客,有的学校将其编入校刊。现在,暑期就要到了,我们再次呼吁,老师们——
“书中自有色香味,书中自有真善美,书中自有知觉慧。”这是浙江省绍兴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陈阿三老师的读书名言。而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更是在很多场合讲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如果你是年轻教师,觉得没时间读书;如果你是校长,觉得老师们不爱读书;如果你是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老师,觉得不读书不影响你的教学成绩,那么,不妨看看同行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时间,从无到有
——一位教师的观点
采访中,网络上,经常听到老师们太多的“忙”与“累”的诉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家访、处理学生事务,还要做家务、奉养老人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几乎占去了所有能支配的时间,即使不睡觉,一天24小时全用上,也感觉时间紧张,哪还有时间去读书和进行教学反思?
对此,河南安阳曙光学校科研处主任常作印老师却说:“发展无时间是个伪命题。”
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常作印说他非常理解同行的辛苦。但他引用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话说:“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善加管理,否则一事无成。”而许多老师恰恰根本不懂时间管理,在忙忙碌碌中造成时间的严重浪费,工作极其低效甚至无效。
常作印说,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盘点时间,看看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利用的,有没有出现浪费时间的现象,在单位的时间内效率高不高。只有对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可能真正珍惜时间。
为了赢得时间,常作印建议同行要尽可能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你只需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获取海量信息。想购买专业图书吗?卓越网、当当网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便宜,还送货上门。想‘聆听窗外声音’、与全国同行交流吗?我们可以通过QQ、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在网上直接与大师专家对话,与优秀教师交流。”语气中不乏语文教师常有的激情和浪漫。
此外,常作印认为,教师要懂得分工和授权——相信学生,教师就能解放自己。“其实,教师的许多工作完全可以让几十个学生分担。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教师的工作一旦‘减肥消肿’,教师的精力会更集中,工作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常作印提出“花公家的时间办自己的事”。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坐班,那么除了上课、备课和改作业,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教育理论书籍和读读报纸杂志甚至上网搜索教育信息,写写班级管理感悟和教学反思”。常作印自己就是利用学生早读的时间背诵了《论语》、《道德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等,现在正在背诵《古文观止》。“这一方式极大地丰厚了我的文学底蕴。”
当然,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常作印看来,教师还应该有更深远、更系统的思考和规划。“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他说,“通常,我们的悲剧不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缺乏长远目标,会让我们把精力放在琐碎的事情上,而琐碎的事会使我们陷入忙碌,忘却最应该做的事。因此,我想说:一位教师,无论年龄大小,他真正的教育人生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
有了目标,就要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减小变化的冲击,使浪费和冗余减至最少,同时,还能预见行动的结果。“当我们将实际的绩效与目标进行比较,就可能及时发现正在发生的重大偏差,采取必要的校正行动。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
常作印还建议同行们每天留出必要的内省时间,反思自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当完美主义者。
制度,从有到无
——一所学校的做法
“工作忙碌时读点书,生活悠闲时读点书,其他时间我是不读书的。高兴时读点书,不高兴时读点书,日子平淡时读点书,其他心情我是不读书的。”
这句俏皮话出自浙江诸暨滨江小学一位教师的博客。被同事认为读书最多的楼淑建副校长介绍,在诸暨,乃至绍兴市,群校集聚处,滨小的教师是比较容易认出的。因为滨江小学的教师“包里,手上,都是不离书的;活动之余,会议间隙,总是有自得其乐读书的”。
谈及学校在引领教师阅读方面的经验,楼副校长有些为难,虽然学校以“学习型组织建设”这个中心课题为核心,始终把培养教师读书学习意识放在重中之重,但是“学校抓教师阅读的各种制度和措施,我们没有,准确地说,原来曾有,现在越来越少。”
2001年,滨江小学作为诸暨市新开发区的配套工程组建成立,只有一个年级的学生,18个教职工主要来自诸暨各个乡镇小校,有人戏称为“乌合之众”。当时,校长和教育教学管理领导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本身都是学科骨干,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在率先做好带头作用的同时,学校采用了很多强硬措施“威逼”教师读书,出“重金”诱惑教师读书。回忆起学校初期的这些做法,楼校长说,这样做,虽然有违“读书顺性”的说法,但当时学校教师来自各个乡镇,工作习惯方法迥异,这样做“可能是下策中的上策”。
第三年开始,学校的硬性规定越来越少,并开始鼓励校内自主式读书团队的创建。一开始,由教师公选出来的领导和学科骨干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地蹲点,一个成员一个成员地带。后来,学校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书袋子”,很多管理更放手了。这两年,自主式读书团队的创建基本采用以下方式:“人员,我们自己招;书目,我们自己选;计划,我们自己排;制度,我们自己定;方式,我们自己说;先进,我们自己推。”
校长骆燕琼说,学校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学校领导班子及最初的一批教师就像是一块磁铁,不断把新进校的教师吸引过来,学校的阅读氛围越来越好。
目前,学校有“准妈妈”们组成的“‘石头汤’绘本研读”团队,交流方式主要是每月电子期刊;由诗歌爱好者组成的“采菊部落”,不定期印制诗歌文集;部分数学教师组建了“高斯俱乐部”,经常一起品茶说数;由部分语文教师组成的“草根工作室”,开设了更为开放的网上读书专栏;另外,外语爱好者有“洋洋角”,艺术教师有“春天花会开”,新调入教师组成了“绿萝”小组,甚至还有名为“随便看看”的读书团队。而讲座报告、培训服务,休闲沙龙等也成为老师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反馈的方式。
于是,在滨江小学,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最近看了《×××》,挺好的,你也去看一看吧!”学校图书馆也存有每位教师的家庭藏书目录,方便大家借阅和交流。
暑假到了,滨江小学的“读书月”活动又要开始了。
在读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种应该成为时尚的读书价值观
“读书何必追求‘有用’!”
《不跪着教书》的作者,著名杂文家、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的观点可能会让许多人不解:难道,这又是一位“读书无用论”的支持者?
其实,王栋生老师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同行,更多的同胞热爱读书。他认为,教师多读点书,不仅仅为了提高业务修养,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他说:“教师爱读书,他的天地就变大了,生活也会变得有意义。”
之所以提出“读书何必追求‘有用’”,是因为在王栋生看来,现在到处动员、鼓励教师读书,事情变得实在有些滑稽。虽然在很多场合,王栋生自己也曾强调读书能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但他同时认为,“这毕竟包含一种功利意识,不可能持久地起作用”。如果一个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已经能够应付一般工作要求了,这样的动员也就无效了,读书也就很难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王栋生说,教育的遗憾往往在于,当其时谁都认为读书多了,而最终每个人都会因为自身的不足而后悔。教师在高强度、低水平的教学中自身能不能得到发展?学生在那种绝对的功利教育下能不能成为爱读书爱思考的人?现今学校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于这些问题,王栋生持深刻的怀疑态度。他说:“旧说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教师的读书是功利的,他的学生也只能趋利而学,中国教育现状不就是这样吗?”
基于这种现实,他认为,教师应当比学生更清楚:读书是人的精神需求,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教师,应当能够从读书中获得快乐,在读书中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读书不是为了向同行炫耀,不是为了取得精神上的优越感,也不是为一个所谓崇高的目的,而是为了自我完善。他告诉记者,不久前谢世的商友敬先生曾有过一篇文章《不读书,怎么活?》,这个标题,过目难忘;张恨水晚年有言“人可以不看病,但不能不看书”,虽然不必仿效,但那种把读书看得比生命更可贵的心情,是值得世人静心品味的。
“现今的教育充满功利色彩,直接实施这种教育的是教师,而影响教师教学观的则是体制和社会文化。”身为中学教师的王栋生充分理解当前教育环境的不尽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他认为,人在生活中有怎样的选择,在生活中有怎样的思考,取决于他的学养。
“作为教师,固然未必有绝对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但如果能有一种对读书的敬重与追求,就有可能摆脱了功利主义的缠绕,享受自由,成为身心愉快的‘精神明亮的人’。”王栋生如是说。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