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在思索中前行(教育时报最具成长力教师笔谈)

在思索中前行(教育时报最具成长力教师笔谈)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1 23:35   浏览 N 次  

在思索中前行 ( 刘忠伟)

1995年初为人师,在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几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教室、东倒西歪的办公桌的陪伴下,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靠着满腔热血,追寻着自己的梦想。4年间,我几乎都是在迷茫中度过的,宛如被困在深山,不断地摸索前行,但一时之间却寻找不到出路!还好,我没有迷失自我,寂静的环境中,在最平淡的教学中回归本真,在坚守中用读书享受孤独带来的美丽。让我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困惑与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达到了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提到那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境界。

只要坚守,一定能够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一定会找寻到前进的方向!02年,乡中心校推荐我参加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那是第一次进城讲课;06年乡中心校再次推荐我参加襄城县优质课评比,在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并有幸获得了参加许昌市优质课评比的机会。这次市优质课选拔,凝聚了教研员和我全部的心血,自认为设计得非常精彩的一节课在一次次被否定、修改后仍然被淘汰,为了让自己的数学课上出特色,读书、研究名师案例、外出听课这些方法我都不放弃, 08年我再次参加许昌市优质课评比,并且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2年的时间,一路走来却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虽历经磨难,却乐此不疲!

在课堂教学水平获得进步的同时,我遇到了一个一线教师尴尬的问题,面对教学,我们更多的是实践,教育理论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新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引领身边的同事,为了更好的突破这个瓶颈,我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学习目标,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并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在乎每一次外出听课的机会并研究名师教学艺术,重视每一次进修并反思日常教学,每天坚持认真读书并坚持反思,我还相继参加了省教师技能大赛、省信息技术整合课等业务比赛。从巩义到焦作,从郑州到开封,从鹤壁到南京,一年的时间,我通过参加河南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参加“国培计划”等机会聆听了近百场专家报告,一年间阅读了近百本教育理论书籍。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知识的积淀,需要坚守信念,用毕生的精力去攻克,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教育理论,从而缩短与专家型教师的距离。我深感成长的过程犹如登山,道路曲折布满荆棘,随时都面临着磨难和考验。但最重要的是坚持,只有这样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才能饱览山顶美丽的风光。如果说第一个阶段是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应该是追求精神上的充盈。套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我想应该是另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磨难让人成长,成长更是一种幸福的“痛”,这种痛是成长过程中的突破,是镶嵌在生命深处的异常晃眼的诗意的光辉。在经历了教师专业成长第一阶段的“适应”和“迷茫”、第二阶段的“震撼”与“痛苦”后,第三阶段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困惑,2010年,我被评为河南省名师和教育时报“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并且在河南省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