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一个朋友给江阴日报提供的我收集工艺鞋的线索

一个朋友给江阴日报提供的我收集工艺鞋的线索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09:15   浏览 N 次  

9年收藏500余只工艺鞋

女鞋迷以鞋会友,欲在家中办鞋博物馆

收藏的部分工艺鞋。(沈思远 摄 ) 精美的青花瓷工艺鞋。

□刘佳佳

关于鞋的故事,似乎总与女人有关:《灰姑娘》的故事还有一个美妙的名字叫做《仙履奇缘》,美丽的水晶鞋为灰姑娘带来了爱情;《流星花园》中集完美于一身的藤堂静说过:“每个女孩子都要有一双好鞋子,它可以带你去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每个女人都是鞋子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南街一市民家中,听一听她与鞋的一段缘。

进入她家,就是进入鞋的世界

一走进郑冰洁的家中,便可感受到她对鞋的痴迷:墙上挂着2000多片高跟鞋拼图,案桌上摆着青花瓷鞋,冰箱上贴着鞋造型挂钩……客厅里,角落里,书房里,各种类型的工艺鞋让人眼花缭乱。500多只工艺鞋材质各异,有苗银、树脂、陶瓷、玻璃、水晶、橡胶、玛瑙、玉、景泰蓝等品种;造型有花盆、打火机、烟灰缸、储钱罐、耳环、中国结、钥匙链、笔筒等;规格大的到成年人的腰部,小的则如指甲盖;重则数十公斤,轻者仅几克。

9年前一次偶然,郑冰洁在整理旅游时买的纪念品发现,她的小挂件、工艺品几乎都是鞋子。“后来我就开始注意了,原来我的潜意识里喜欢鞋子。”有一次看报纸,郑冰洁看报道还真有人收藏工艺鞋。于是她也开始了工艺鞋的收藏。随着藏品的增多和对鞋文化的不断了解,她对收藏工艺鞋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她收藏的工艺鞋一般都是网上淘,旅游也是淘鞋的好时机。不管走到哪,她都在寻找心系情牵的工艺鞋。

去年夏天,郑冰洁和同事在单位散步,说起她收藏的工艺鞋。忽然,同事随意踢了脚边一块石头说,“你喜欢鞋子,看这石头形象像不像鞋子。”郑冰洁忙弯腰捡起来,跑到水龙头冲干净,反复擦干后发现,这块石头上的花纹竟像一只鞋子。“这太神奇,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幻化出来的,是难得的鞋中鞋。”记者采访时,郑冰洁特意拿出石头鞋,说,“这只鞋中鞋让我激动了数日,每天睡觉前都要多看上几眼和多摸上几下,可能正是我与鞋的缘分吧。”

对鞋痴迷,让她降低生活的要求

“郑老师,你这些工艺鞋每天都擦吗?500多只鞋容易积灰哦。”

“怎么可能,我每天都会拿出来看好几遍,怎么舍得让鞋子落灰呢。”

“这么喜欢工艺鞋,那你对自己穿的鞋子也这么讲究吗?”

“相反,自从收藏了这些工艺鞋后,我对自己穿的鞋、衣服都是低要求,挑便宜的买。因为我觉得我有更高的追求了。”

……

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了郑冰洁对工艺鞋的喜爱。她对每一只鞋的购买时间、经历都如数家珍:这是韩国木质手工绘画工艺鞋、这是三寸金莲工艺鞋一组、交趾陶十二生肖平安鞋……不厌其烦地把工艺鞋一盒盒全搬出来向记者展示。

郑冰洁向记者展示她最珍贵最有意义的一只鞋:玉鞋。“买这只鞋,超过我1个月工资。”不过,这只特殊意义的鞋是她老公送的。“我老公很支持我,他再三对我说,收藏鞋,要宁缺毋滥,收藏精品。”

以鞋会友,希望在家办鞋博物馆

郑冰洁的鞋藏品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法国、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收藏鞋的同时,她还收集了大量的有关鞋文化的读物和图片资料。通过收藏,还认识了全国各地10多个鞋友,大家交流交流收藏心得,赠送对方心仪礼物……

郑冰洁说,收藏工艺鞋仅仅是出于收藏者的个人兴趣爱好,而并未过多考虑其收藏价值。在她看来,藏品不仅仅是藏品,更是时间背后文化的缩影。收藏的不是物,而是民俗、是文化,是被历史所湮没、被人们所遗忘的文明历程。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办一个工艺鞋博物馆。通过鞋的收藏和展出,使大家对中国鞋文化有个新的认识。她还希望“以鞋会友”,结识海内外的藏友,共同发掘鞋文化,弘扬鞋文化。

在我们的江阴小城里,时不时还有类似活出快乐,活出精彩的优雅女性,希望与我们联系,大家一起碰碰头、切磋一下。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