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水墨帽盔山

水墨帽盔山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09:32   浏览 N 次  

好久没舒展筋骨了,近来从《鸭绿江晚报》得知,帽盔山要兴建大型开放式公园,不禁怀念年轻时登帽盔山的经历。于是,心血来潮,约上家人同往登山。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啊,气喘吁吁的勉强登至山顶,陶醉在顶峰的景色当中,不禁感叹世事的变迁。

家乡人即将拥有一个新的主题公园,不亦乐乎!如果给帽盔山公园策划一个广告语,我想“帽盔山公园——都市桃花园”应该合适。帽盔山的地处我市西部城乡交界处,面对鸭绿江,是建设绿色环保公园的好地点。山体呈圆锥形不与其他山脉连接,这就让它成为丹东市的一方幽静去处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山体周围建造环形广场,市民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广场上建设中国风浓郁的假山喷泉,错落有秩的铺设草坪花坛,雕塑要有中国古典味道。夜间灯光力求变化,强光采用广场大型射灯,明亮耀眼。弱光要与主题统一,兼顾游人的感受。喷泉照明、绿化照明、甬道照明、雕塑照明要注意灯具的隐蔽,以免破坏公园整体景观效果。广场上的健身器材、长椅、回廊要安排的科学,不能一味的强调某种功能而忽略的公园的风格。广场上的基础设施(便利店、厕所、垃圾箱等)要注意造型,可以建造成艺术的造型合理的安排在既方便游客又不影响整体布局的位置。

广场通往上山的路应该保持朴素的风格,台阶和护栏的选择古朴风格的材料,让人们能感觉到回归自然的解脱。可能很多人认为通往山上的地方应该有山门,但我并不这么认为。由于帽盔山的特点,上山的路要多点开花,就算要有盘山路供机动车上山,也要注意隐蔽,不要大张旗鼓的突出道路和山门,山体本来不是特别大,如果过于突出这些,势必破坏帽盔山的整体形象。在广场通往上山的地方我们可以放置界碑和特色假山刻上对联或诗句。这样即不突兀又可以体现文化内涵。

帽盔山的下半部是树木,这是很好的绿色资源。我们有计划的对树林进行修剪、补充。使之不阻挡游客上山的路,又能人游客感受到被绿色包围的幸福。听女婿说,帽盔山上有很多鸟巢,悬崖上还住着猛禽。咱们建公园不要打扰到它们的生活才好。这片树林,春天能看见幼鸟儿在巢中嗷嗷待哺,夏天能听见知了热闹的鸣叫,秋天能脚踩落叶感受自然的轮回,冬天能欣赏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登山是需要一些时间和体力的,因此路旁要每一段距离安排一些可以歇脚的石头,石头旁边要有垃圾箱,在合理的地方建造几个厕所。这样游客可以更轻松的享受这超然世外的宁静。

帽盔山的上半部的岩石,即险峻又俊秀,游客可以选择比较困难的路径攀爬至山顶,也可以选择安全的路径到达山顶。当然,安全第一的原则必须坚持。我们可以请书法名家在翘壁上题字。给山顶的岩石起名字,让冷冰冰的石头也能变得温暖,融入整个公园的风格当中。

凉亭是肯定要建的,建成什么样子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心目中的凉亭俊郎儒雅,如一个手持折扇的翩翩君子伫立在顶峰伴着滚滚流淌的鸭绿江水,历冬来暑往,品日升月落。

帽盔山公园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独有的东方气质另人着迷,特有的古典神韵让人折服,深邃的文化底蕴叫人赞叹。

涛涛江水向东流,

莺雀声声鸣不休。

舒风摇曳咏翠绿,

光罩峰亭扮红绸。

陡壁峭崖增秀丽,

望江亭上观风流。

隐入帽盔度闲日,

山人疑似画中游!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