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七旬老人三年前的“存款”,想用时却取不出来--

七旬老人三年前的“存款”,想用时却取不出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16:42   浏览 N 次  
七旬老人三年前的“存款”,想用时却取不出来——我的六万八存款,咋成了保险?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 王锐 通讯员 周小雅

三年前去邮政储蓄银行办理存款手续,三年后却发现,存款莫名其妙变成了保险。3月3日,在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介入下,镇平县70多岁的杜先生拿到了存款时的本金和利息。

3月初,杜先生的女儿发现父亲有三笔保险业务。杜先生说,他从来没有办保险,这三份单子是2008年3月份、8月份和去年8月份,他在银行存的三笔共计6.8万元的存款。据杜先生回忆,当时办理储蓄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拿着单子让他看,并解释这种理财产品利息高,比较划算。杜以为是定期存款业务,就在单子上签了名。现在杜先生急着想把钱取出来,可是到了银行却发现钱不能立即取。

办理的业务是存款,咋是保险呢?杜先生不相信,于是他拿着单子到银行核实,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在不能取,必须到期了才能取。否则,10年期的提前支取连本钱都不够。这时,杜先生才明白,他办的存款确实是保险。

接到投诉后,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和杜先生一起来到镇平县邮储银行雪枫路支行调查该事。银行的工作人员强调,杜先生办理的理财业务利息高、有额外保障,是一种储蓄型的保险,以储蓄为主额外附加保障,通过这种渠道能多得利息,但却不具体说是储蓄还是保险。对于杜先生想提前支取的想法,银行工作人员说,杜先生前两笔存款是2008年存的,到了今年3月份就可以附带利息取出来,但是最后一笔2010年年底存的3万元,因为还没存够3年,连本金也要被扣去一部分。

尽管双方对当时杜先生存款时有没有被告知是保险存在争议,但是显然,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告知提前支取这笔钱的风险。

针对这个情况,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当即约见该支行有关负责人。3月3日,12315得到回复称,杜先生可以取钱,并按银行利息一分不少地归还杜先生。近几年来,银行存款变保险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针对此情况,工商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者曾有过遭遇银行欺骗的行为,请拨打热线13603779788,工商部门将为消费者维权。③6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