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论坛瞭望 惠州日报

论坛瞭望 惠州日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23:24   浏览 N 次  
2011-03-16 16:52:00 惠州日报 http://www.huizhou.cn/theory/theory_jyjl/201103/t20110316_418223.htm 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成长和全面发展

台红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而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则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转型期不可忽视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成长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抓好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该群体独特的二重性价值取向。从积极方面看,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意识增强,权利意识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市民化意识增强,组织化程度提高,培训、学习意识更强;从消极方面看,新生代农民工“厌农”、“弃农”,不愿吃苦,亲情意识、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追求享乐。这种价值取向的二重性现实,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他们的心智成长和政治进步。

依托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

张金星在《河北日报》撰文指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源泉,没有产业,城市的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没有城市功能的完善,产业发展就失去了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能否形成一种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靠的就是一两个有技术优势的产业,如芬兰的IT产业,法国的飞机制造、核电产业等。要筛选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实施重点培植,促其实现规模及效益的快速增长。重点小城镇要立足于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专、精、特、新的产业,特别是要选择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成长性和发展后劲的中小企业,作为“小巨人企业”培育。

完善退出机制:经适房循环利用的关键

赵秀池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目前经济适用房的退出,都是由于购房人家庭经济状况改善,不再需要已购经济适用房,同时采取上市出售转换成商品房的形式导致经济适用房退出。其弊端在于,一方面不能实现经济适用房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造成了国家土地收益及各种补贴的流失。因此,建议改革经济适用房的退出办法,由允许上市出售改为政府回购,并把政府回购条款列入《经济适用房退出办法》。要根据法律不追及过往原则,新的经济适用房退出办法应规定:新办法出台前已购经济适用房仍然按原有政策执行,新办法出台后已购经济适用房采取新政策。这样的规定既照顾了以前经济适用房的购房人的利益,也完善了经济适用房的退出制度,使新建和新购经济适用房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收入分配改革重点是防止贫富两极分化

张宇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是决定收入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差距大约在3倍左右甚至更高。但是,由于所有制结构和财产关系的日益多元化,最富裕阶层和最贫穷阶层在财产占有上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上的差距,却很可能是以百倍千倍甚至万倍来计的。人民群众之所以对收入分配的现状不满意,不仅仅是因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差距中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合理因素。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最重要一点是,必须分清由财产占有的差别导致的收入差距和由劳动的差别导致的收入差距,这样才能抓住收入分配改革的钥匙。实现共同富裕,固然需要加大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但初次分配制度和财产关系的公正合理才具有根本意义。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