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军转典型报道=胡保平12年无偿献血2万毫升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23:24 浏览 N 次转业复退军人工作先进典型报道
-----胡保平12年坚持无偿献血2万毫升-----
(2010-08-23 11:36 来源: 惠州日报 浏览次数 ××××)
编者按:每年我市都有不少转业复退军人脱下戎装,投入全市各行各业建设。他们凭借在部队大熔炉锻炼出来的优良作风,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10篇关于转业复退军人工作先进单位和转业复退军人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敬请垂注。
胡保平:做志愿服务就是最好的休息
12年坚持无偿献血2万毫升
人物档案
胡保平,军转干部,54岁,任市物资总公司纪委书记、党办主任。从1998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坚持了12年,献血达40多次,献血量达2万毫升;2006年至今,参加志愿者上岗服务时间达3068个小时。
胡保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1998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坚持了12年,献血达40多次,10余次获得国家、省、市颁发的证书,2008年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
坚持每3个月主动献血一次
胡保平曾经拒绝献血。“最初我对献血有恐惧感,不敢去。”说起参加第一次无偿献血,胡保平说,那是1998年10月的一天,他从电视上看到惠州B型血告急的报道。妻子马上提议一起去献血。“当时她说什么我也不敢去,”胡保平笑着告诉记者,后来妻子看说服不了他,就让他陪她去市区临时采血点。在采血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胡保平献了200毫升血。这是他第一次献血。“过了几天,没有什么不良感觉。献血其实并不可怕。”胡保平说,从此以后,夫妇俩坚持每3个月主动献血一次,每次200或400毫升。
献血量相当于一般人体血液总量的4倍
胡保平了解到,我市共有100多家医院,每年至少需要13吨血液才能满足需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让广大市民像自己一样改变观念?胡保平产生了宣传无偿献血的想法。
2006年8月,胡保平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无偿献血者参加了无偿献血专业培训,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并担任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大队长。他们经常进社区、工厂、学校,到各个乡镇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有时一天下来宣传超过10个小时。他说:“只有让更多人理解无偿献血,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社会才会充满爱。”
“我用休息日做志愿服务来缓解工作压力,做志愿服务变成了我最好的休息方式。”胡保平说。
献血年龄要求是18~55岁,但胡保平说:“到了限定年龄就要检查后才能献血,我还会争取继续献血的。”
2006年至今,胡保平参加志愿者上岗服务时间已达3068个小时;截至目前,他献血达2万毫升,相当于一般人体血液总量的4倍。
胡保平:做志愿服务就是最好的休息
本报记者郑国瑞 实习生杨杰利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