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对于那些刚上小学的孩子的家长,最为担心的就是孩子能否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家长该注意那些问题?有二十年教龄的济南市高级教师徐妍,为家长们提出了要求。
鼓励孩子迈出自信第一步
徐妍说,她每次带带一年级新生,班级里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孩子,一种时刻都兴高采烈,一种总是怯生生的,这和家长的教育有极大的关系。对此,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总是问孩子“今天考了多少分,哪儿答错了,是第几名?”何不改为“你今天在学校认识了新朋友了吗?学校里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徐妍说,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成了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情,可分数并不说明一切。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热情和信心,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连最起码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都没有,不能学会与人交往,无疑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影响。(班主任的话:其实我觉得分数也有一定的说服力,能代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且分数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对考试成绩的好坏还是很在意的。)
同时也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凡事都替他们代办。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会迁就别人,很容易造成沟通的不畅。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徐妍说她经常会听到不少家长抱怨,“我家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什么事都要我看着,人家孩子怎么那么听话呢”其实要养成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一二年级就开始。(班主任的话:我感觉也不是所有家长都会这种想法,因为老师在学校看到的是几十个孩子,而家长只看到了一个,甚至自己总是安慰自己,不一定会去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毕竟子女在家长眼中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唯一的,这种心情老师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不能以此而忽略了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迁就。)
首先是要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这是杨称号的学习习惯的先导。比如说要孩子学会自己按时起床,按时写作业。让孩子学会随手整理自己的物品,爱惜东西。因为生活中马大哈的孩子通常在学习上都不能做到认真仔细。
家长要用各种形式训练孩子安静做事的习惯,比如说在写作业之前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给她订好规矩,真正写作业读书时让孩子学会专时专用,讲究效率,不能分神。同时阅读也一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写有意义的书,启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
孩子上学了,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可以推给学校和老师,家长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如何做好这一角色,徐妍也有着自己的经验。她说,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能紧抱孩子不放手,要让他们自己学会体验挫折。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失去平和、冷静的心态,要学会“豆腐嘴,刀子心”,要下定决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能“心软”,嘴上则要多鼓励表扬孩子。(班主任的话:其实当我发现学生的表现非常自由散漫很随便的时候,我也会有生气的感觉,鼓励表扬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眼睛不停的在学生中搜寻,一旦发现,立刻表扬,榜样的力量还是很强的,表扬的话比严厉的呵斥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