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儿时的天堂(发表在《衡水晚报》)

儿时的天堂(发表在《衡水晚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3 22:26   浏览 N 次  

上学以前,我一直跟着姥姥生活。

姥姥家,在冀南平原京杭大运河畔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有着质朴的村民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庄稼地。那里,成了我儿时最美好的天堂。

在姥姥的宠爱下,我非常调皮。我会爬树,会上房。喜欢男孩子喜欢的红缨枪、双节棍、弹弓和木头枪。

到了收麦的时节,大人们最忙碌而没空管我。这便成了我最“猖狂”的时候。我在场院里奔跑,在麦秸垛上跳跃,在晒着的麦粒上打滚。为此,我中过“麦娃毒”,起了满身的红疙瘩;胳膊被毛毛虫爬过而起了大包,把蒲公英捣碎敷上才治好。

姥姥家有个西耳房,在那个极黑的小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它成了我“探险”的地方,我时不时的钻进去,翻几翻,看到新奇好玩的东西便“据为己有”,拿出来摆弄。玩烦了,在回去翻出点儿别的来。

我翻出过一杆小秤,让姥姥用小铁块儿做了个秤砣。它从此成了我的宝贝。我用它来称土称石块,俨然觉得自己是中药铺里的老中医在给病人抓药。

更多的时候,我翻出的是妈妈和舅舅的旧课本,数学扔到一边,语文书便被我当成故事书翻看。那些课文成了我的启蒙读物和生活的最好调味剂。

记忆最深的一次,我翻到了一本童话书——《没有风的扇子》。姥姥说,那是妈妈用自己做皮活挣的八分钱买的第一本书。故事情节我已记不太清,书也在我带回家几年后不知所踪。

姥姥小时候是学过几个字的,每天晚上睡觉前,姥姥都会拿着一本古老的《三字经》教我识字。天冷的时候,我便和姥姥趴在被窝里,只露出两只胳膊,姥姥指哪我读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里的句子,我至今记忆犹新。但如此温馨的场面,也许此生再也不会有了。

七岁的时候,妈妈把我接进城里上学。离开了我童年快乐成长的天堂。

十岁的时候,姥姥去世了。

我当时很傻,不知道人死了是怎么一回事。开始使并无伤心之感,反而在因为见了久违的表姐差点欢呼起来。大人们瞪了我一眼,我才把笑容收回去。

下葬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大人们一起给姥姥守灵。听着大人们的哭声,看着躺在灵床上穿着寿衣的姥姥,我突然明白了,以后姥姥再也不能教我认字,再也不能带我赶集买冰棍了。我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可不管怎样,姥姥再也回不来了。我儿时的天堂也随之一去不返了。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