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3月11日粮油市场报:借钱的滋味

3月11日粮油市场报:借钱的滋味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4 02:28   浏览 N 次  

借钱的滋味

某日,一位不远不近的亲戚向我借钱。车戛然停于门前,人昂然立于院中。当他以审视的目前瞅着四壁,响亮地叫出那个我做梦也不敢想的巨额数字时,我硬是愣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来。倾我所有送其出门,那一份愧怍之情真的反倒像我欠了他一笔钱。
我想如果没有什么波折,我也许不会借钱,平凡人的日子最好过。可是因为工作调动,购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我有3个铁杆好友,其中一个在我刚说明意思后,立即触电般地叠声叫穷。另一个此前小聚时曾坦言,老婆手里存有几万块钱。当我委婉地表明意思后,他始而支吾,继而搪塞,终于态度明朗起来:老婆说了,我们没有钱,至于那天是我酒后胡言,酒话你还能当真吗? 第三位朋友在我购房装修期间曾多次来电表示关切,遭遇前两次尴尬局面,我本已吓虚了胆,不打算再开口。但想到他如此重情重义,该不会见急不救吧?迟疑中拨通了电话,朋友解释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的情况,父母年迈,工资还不够开销……我有钱还能不借给你吗?!”我说道:“知道知道,是的是的,你我谁跟谁呀!” 放下电话,心里酸涩涩的不是滋味,朋友间真的就不能提钱字。忽然想起余光中的一篇文章《借钱的境界》,文中称借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兔子小开口”,面漏寒酸,口吐嗫嚅,结果处处碰壁,这是低姿态的借法;第二重境界反其道而行之,大开其口,狮子搏兔,借的一方趾高气扬,自卑感从客人转向主人,可怜“小兔子就算捐躯成仁,也难填狮子的牙缝”,这是高姿态的借法;第三重境界嘛,就有点天人之际的意味了,不是向某个具体的人借,而是向国家借,并且“大借若还”。 于是感叹大师见解之透辟和亲戚的无师自通,而自己的境界也确实太低了,怪不得别人。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