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杨澜 :采访就像对人性的探险

杨澜 :采访就像对人性的探险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4 09:15   浏览 N 次  

昨天下午,在朱军、陈伟鸿、李艾等嘉宾的助阵下,杨澜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首发新书《一问一世界》。这是杨澜继15年前的《凭海临风》之后,为纪念入行20年、《杨澜访谈录》10周年而与学者朱冰合著的一本书,呈现最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现场的高潮来自三位因《杨澜访谈录》而勇敢追梦并成功的观众,其中一位名叫赵黎尧的女孩现场讲述了自己因看杨澜对希拉里的访谈而决定辞职考托,并在年初获得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故事,随后当面向杨澜道谢,让杨澜欣慰不已。

之所以选择和传媒大学的学者朱冰合著这本书,杨澜表示这是一种新鲜的尝试,“既有我的主观陈述,也有第三方对历届《杨澜访谈录》团队创作人员的采访,为读者呈现多元信息。平常很忙,只能在临睡前一两个小时或飞机上的两三个小时写一点,就这样凑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而我是一个希望用问题去打开世界、沟通世界的人。”而邀请陈伟鸿、朱军等圈内好友助阵,杨澜说:“这是一个娱乐当家的天下,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一个超过140字就可以叫长篇的时代,请来朱军、伟鸿,也是为了互相鼓励,交流做访谈节目的体会。”

从“没有初恋,只有第一名”的海淀区尖子生,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全优生,再到常青藤院校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出校友;从知名主持人到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转换自如。杨澜表示自己并非没有挫折和失败,“2000年到2004年阳光卫视那段起伏大家也都知道,2003年6月我最终决定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出售给星美传媒集团,从此退出了阳光卫视的经营。当时我心里很痛苦,很久都不愿意提起这件事。现在我说这件事是因为我能正视它了。我很庆幸有这次挫折,让我可以正视自己、发现自己。一个人在青春时期不犯错误那人生该多遗憾,等老了就更没勇气尝试了。同时我也很感谢我老公,他始终在支持我。”杨澜的书出来后,第一本就送给了老公,“第一个读者是老公,这本书也让我们回忆起曾经一起走过的岁月。”她还爆料,因为吴征在家喊她“老太婆”,所以她喊吴征“老头子”,这是他们的昵称。杨澜一直强调要“做更好的自己”,对于自己的理想状态,杨澜憧憬道:“希望不要像现在这么忙碌,嗓子不要沙哑,再过十年能够更加自由闲散。”能让冷面寡言的王菲在《杨澜访谈录》中侃侃而谈,聊起采访秘诀,杨澜表示:“信任感是一个采访者非常重要的财富,就是说你不是为了断章取义、恶意去挖人家隐私,而是专注于人的心灵成长,正所谓心诚则灵。”

杨澜和吴征创立并经营着一家民营媒体公司,“面对体制和商业的双重压力,也常有步履维艰之感,但是通过人物访谈揭示历史真相,以心灵的真实、开放的视野、文化的包容,关注个体的成长与困境,是我不愿放弃的追求。”10年访谈,杨澜采访过500多位嘉宾,但最初两年,杨澜基本上是谁成功就采访谁,内容无外乎是成功经历,“直到1999年我采访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如果我做节目还停留在讲述所谓成功的故事,我们也失去了对人性更深层的了解,最终归于浅薄。所以让访谈带有更多人性的温暖就成为我和团队有意识的追求。”20年来,杨澜越来越热爱这个职业,“采访就像一次探险,是一种对人性的探险。做专访常常是交浅而言深,一个从未见面的人坐在你面前,短短的时间里,你希望挖掘出深层的东西,人家凭什么告诉你?这就好像你进入丛林,只大概知道一个方向,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河流,什么沟壑,是否会在山穷水尽之际突然柳暗花明。如果一直能有一份好奇心,访谈就变成一次有趣的旅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来源:每日新报 仇宇浩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