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宝宝防病之初--秋版

宝宝防病之初--秋版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4 12:18   浏览 N 次  

宝宝防病之初——秋版


季节的更替已经进入了秋天。秋季是寒暑交替的时节,干燥、乍冷乍热的气候使人体的健康系统受到挑战,对于抵抗能力较弱的儿童来说,正确安排饮食作息、预防秋季疾病是父母和家长必须重视的课题。

多发症之一:感冒

秋季是孩子最容易患感冒的季节。一天之中气温温差大,往往中午时分艳阳高照,气温俨如盛夏;到了晚上却又冷风飕飕,倍感凉意袭人。

如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能及时增减衣服,冷热不均,很容易引起感冒。

宝宝活动能力小但活动量大,如果过早过多地添加衣服,往往又会把孩子热得汗流浃背、浑身冒汗。身体大量出汗时汗毛孔敞开,血液流动加快,身体的散热功能开始高速运转、加速散热,此时如果急遇秋季凉风的猛吹也很容易感冒。因为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如成年人这样及时调节人体和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一旦自身调节失去平衡,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患上感冒的孩子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更有可能发展成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的病症。

【注意要点】

1.不要过早给孩子加衣服。常言道:“御寒锻炼自秋始”,为了抵御更加寒冷天气的到来,让孩子逐渐适应寒冷气候的侵袭,就应该不断提高宝宝自身的抗寒能力,不要过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锻炼。当然,如果有气温的急剧变化,家长必须根据保暖的需要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2.不要让孩子像夏天那样赤膊或赤脚在地上玩耍,因为虽然秋天的气候有时和夏天很接近,但秋天气候的变化更快更大,如稍不注意就容易使赤膊或赤脚的孩子着凉,引发感冒。

3.当发现孩子在玩耍时有大量出汗的情况,要注意及时为孩子擦干汗水,替孩子换掉湿衣服。

4.不要让出汗的孩子在风口处吹凉,更不能用电风扇或空调等对着直吹的方法为孩子降热,因为孩子在大量出汗的时候身体相对处于“开放”状态,强烈的凉风最容易使这时的宝宝着凉。

5.不要让孩子在玩耍出汗时喝过多的冷饮,宝宝出汗时喝下大量的冷饮同样会使敞开的汗毛孔迅速闭合,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感冒。最好的方式是让出汗的孩子喝杯温凉的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多发症之二:气管炎和肺炎

同样是呼吸道感染的感冒而言,气管炎、肺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的严重性要比上呼吸道感染重的多。秋季也是气管炎和肺炎的高发期,气管炎或肺炎这类疾病的病程较长,少则一周半月,多则月余不愈。

而这类疾病更容易旧病复发,因此有气管炎和肺炎病史的宝宝到了秋季就要更加注意身体的保暖和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有时,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病症由于护理不当或疏于治疗也会发展成为下呼吸道感染。俗话中“孩子病,父母过”这句话不无道理,正因为孩子在生理上的特殊性,父母才应该更加注意科学、合理、细心的养护和关心。

【注意要点】

1.注意孩子秋季衣着的厚薄。到了深秋季节,家长往往难以把握孩子穿衣的厚薄,为了不使孩子冻着,家长都乐意给孩子多穿点衣服,认为这样比较保险。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穿得较厚的孩子往往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冷热的变化也更容易使他得病。最简单的方法是让你的宝宝穿得和你一样的厚薄,你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因为孩子始终处于活动状态,而且身体循环快,体温较高。

2.当小儿患感冒时,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是预防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之一。因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感冒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流鼻涕、打喷嚏,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会有许多病毒和炎性细胞,流涕、喷嚏是清除病毒的有效途径。而抗感冒药多数是针对流鼻涕、打喷嚏症状的。还有就是当服用感冒药后,孩子的症状明显减轻了,体温也降下来了,但这不但不利于杀死病毒,还可使细菌乘虚而入,发展成下呼吸道感染。因此,孩子发生不严重的咳嗽或感冒时不宜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大量的药物。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适当退热、注意护理、勤看医生是治疗感冒、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3.注意孩子颈部的保暖。呼吸道炎症多半与呼吸器官直接着凉有关,因此除了在冷风较强的天气时注意孩子的颈部保暖外,对于已经有感冒、咳嗽症状的孩子尤其需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孩子晚上睡觉时在脖子上扎一条薄围巾是治愈宝宝咳嗽的小窍门。

4.冷热更迭的秋季,早晚温差大,燥风秋雨频袭,这时是哮喘病最易复发的节气。有体弱过敏病史的孩子,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秋季又是叶落草枯时节,空气中过敏粉尘急剧增加,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若已知有过敏原因者,更应时刻注意杜绝接触。

多发症之三:痱子

秋末是痱子的高发时节。一般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有在夏季才会有痱子,但有的孩子在炎热的夏季没有患痱子,到了夏末秋初却生了痱子。就其原因主要是在夏季家长都比较注意预防,而到了秋季往往放松了警惕。而秋天的天气并不稳定,有时极端的气温可与夏季一样高,如果这时孩子被汗水捂着而没有勤于清洗、擦痱子粉,就会生痱子。

【注意要点】

1.虽然天气渐渐凉下来,也要坚持每天给孩子洗澡。通过不间断的洗澡,提高孩子对逐渐变凉的气候的适应能力。

2.不要过早给孩子添加过多的衣服,睡觉时也不要盖得过厚。

多发症之四:寄生虫

夏季孩子活动的范围大,接触的东西多,而且多是身体的直接性接触,因此各种寄生虫的虫卵很有可能借机进入宝宝体内。到了秋季,感染的虫卵大多发育成了成虫,就会危害宝宝的健康。而且夏季各种水果凉菜繁多,食用之前一旦没有严格清洗消毒也容易虫从口入,增加感染虫卵的机会。现在孩子多见的寄生虫仍是肠道寄生虫,不加重视的话也会妨碍孩子正常的营养,影响孩子的健康和体质。

【注意要点】

1.平时多注意孩子的清洁卫生,多洗手。尤其是在孩子大、小便后必须仔细清洗小手。

2.不要让孩子食用未经清洗干净的水果和其它食物,也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杂草丛生的地方玩耍。

3.在秋季的适当时间可以常规性地给孩子服用一次驱虫药,以免感染寄生虫。


来源:上海家庭报

博客网版权所有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