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诗歌是一种精神操练--首届“宇龙诗歌奖”颁奖会侧

诗歌是一种精神操练--首届“宇龙诗歌奖”颁奖会侧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5 13:06   浏览 N 次  

诗歌是一种精神操练——首届“宇龙诗歌奖”颁奖会侧记

日期:2007-01-11 中国妇女报 记者童蔚

这是北京第一场冬雪到来的前夜,空气中弥漫着萧森的雾气。这一天,在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内的“老故事餐吧”里,100多名在京的诗人、学者聚集一起参加首届宇龙诗歌奖颁奖会。要知道,位于新影厂里的“老故事”店,其建筑风格,有那么一点旧年代风格包裹商业奢华的味道,在这里举办的活动,多少让人感悟到“季节转换”中隐秘的嬗变,就像第一场温暖冬天的雪就要飘满京城。

“宇龙诗歌奖”是宇龙的夫人刘农菊女士和他生前好友周瑟瑟等人,纪念为保护朋友而逝去的诗人宇龙所设立的奖项,旨在激励处于商品经济重负下的诗人们,创作出上乘的诗作。该奖预计每年授予3位优秀诗人,因此这个诗歌奖,有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内涵:在艺术与商业价值相互浸染的时期,依然强调诗人人格的力量是值得倡导与尊重的,从这一点看,这个奖,具有了缅怀与前瞻的味道,得奖的诗人与逝去的诗人似乎产生了一种不在场的交流,令人悲喜交集……

第一届宇龙诗歌奖授予3位诗人:山东女诗人宇向、湖北诗人李建春、安徽诗人杨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代表评委会宣布获奖者名单后,其评委会评委、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程光炜、吴思敬,代表评委会分别宣读了给3位获奖诗人的授奖辞——

“宇向的一系列优秀诗作,形成了一种高贵而敏锐的诗歌品质,让我们在这个灰色的时代深切感受到日常生活世界里的爱与挣扎。”

“李建春把诗艺的变化和提升视作精神历练的方式和标记,他的写作属于当代生活中不屈服而坚持赞美的类型。”

“杨键的诗,忧伤,古朴,孤绝,清远,有如空谷足音,令我们重返人性和语言的最柔软部分。”

通过精练的如此“正确”但未必准确到分毫不差的赞辞式评价,人们可以捕捉到3位得奖诗人的共同特点——作为一代有志诗歌创作的代表,他们在强硬的经济时代坚持软性的诗歌写作,其创作并非为了附和“时代神话”,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自我修炼的精神,一种新诗与消费者时代相逢时,坚持站在柏拉图一边的希望之爱及其表达。

颁奖仪式后,诗人王家新主持了获奖诗人及北京诗人诗歌朗诵会。

也就是在这一天,我无意中翻阅一本小书,书名是《上面来的帮助》,一行四号黑体字映入我的眼帘:“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我想,应当将这句话赠与刘农菊女士,以一句质朴的话,道出她的亲人宇龙的爱心本质,也感谢她对诗人们所做的一切……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