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写在书上的话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5 14:35 浏览 N 次2011年2月,拙著《新闻报道写作: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2月26日下午,我收到出版社特快专递过来的两本样书,心情是何等的喜悦!
早在2006年春天我就开始动笔写这本书了,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过程。甚至比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要精心,我在这本书上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心血,真是感慨万千啊。
在这本书出版前的两个月里,我与出版社编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后来的一个月里,我又多次对书稿进行了核对和修改,甚至就连回山东老家,我也没有闲着。大年初四,我着急书稿的事情,匆匆忙忙地返回了唐山。一直到这本书正式出版了,我方得以放松一下。
春节期间,应出版社方面要求,我又拜请新闻界的权威人士和朋友为拙著撰写推荐语。可是由于时间紧张,我也只得通过电子信箱把书稿传给他们,却未能亲自登门拜访。我一直对自己礼节上的欠缺而感到不安,好在来日方长,当有机会面谢。我又相信,这些新闻界的前辈、领袖和朋友宽厚温和,当能谅解和宽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高钢教授、杨保军教授、钟新教授,都曾在我读硕士期间给予我诸多宝贵的教诲。三位教授非常爽快地为拙著撰写了推荐语。
高钢教授是第一个传回推荐语的,导师的话语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我反复诵读,感受着先生对我的鼓励。
杨保军教授的理论水平极高,他的大作《新闻理论教程》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新闻理论专著。杨教授的评价理论性强,注重专业精神,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励。
钟新教授连夜阅读了拙著,牺牲了自己的休息和健康,写了一个给力的评价,十分美妙,让我非常欢喜。
我从老师那里不但收到了推荐语,我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为师、为人之道。即便是过去的学生,他们也仍然给予无私的关爱、支持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纯洁而又美好的感情。
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张立伟先生,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位大家。先生的大作《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一书令我叹服。也是因为这本书,我们成为了朋友。我们虽然至今还未谋面,但多有电话联系,神交已久。先生为拙著撰写的书评依然体现了他一贯的文风,幽默风趣,爽快大方。
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先生与我是同时代的人,他领导下的《南方周末》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几乎是登峰造极。他抱病阅读了拙著,并为拙著写了很有分量的话,让我充满感激。
燕赵都市报总编辑李炳庠先生曾经是我的领导。我还记得,2003年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创刊时,李总与我们这些年轻记者聚餐,他说你们都是冀东有为青年,当会有美好的前程。总编辑祝贺我要出书了,他非常谦和非常客气地接受了我的请求。他温和的话语时常在我的耳畔响起,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
这本书第一次印刷时没有来得及写后记,可是我又怎么能够忘记那些我要感谢的人呢,我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
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刘志一博士,他也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都是山东人,通过编辑这本书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感谢他不厌其烦地接受我的“催促”,如果本书有不完美的地方,那当是我性急的结果。我甚至不给博士喘息的机会,就连春节放假,博士也在为我的书稿工作。我亦相信,如果我不是这么性急,博士应当会编出更加完美的图书。
唐山学院文法系主任杨继昭教授一直特别关注本书的出版,他甚至就像对待自己的书稿一样,当听到好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与我共同感受着喜悦。唐山学院孙瑞祥先生、华玉教授、杜军教授、李颖杰教授等以不同方式给予我支持和鼓励,让我深怀感动。我的同事老师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多照顾,一并表示感谢。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总编辑王建军先生辑曾是我的领导,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新闻生涯。离开都市报后,我还经常打扰他——带学生去报社参观学习,推荐学生实习,推荐毕业生工作——每次王总都是热情招待,令我感动,也让我感到亏欠。这次我出书,王总也非常高兴,帮我做了很多事情。书籍还没到货他就安排报社要订购一批书籍,还安排记者对拙著出版一事做些宣传,让我充分体验到老领导对我的关怀。
感谢燕赵都市报的陈亚飞先生、静宏伟先生、超庚先生、刘岚女士、刘超女士、齐雪芳女士给予本人一贯的支持和厚爱,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感谢《河北联合大学学报》主编任火先生,感谢《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王卫国先生。
感谢我多年的好朋友刘志云先生、王轶坚先生,他们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研究,给了我很多支持。
感谢北京出版界的余炳荣先生、俸培宗先生、郭乃铎先生、陈蕾女士、檀琦女士,他们都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过心血。
感谢唐山福星公寓的邢启宝先生,他对本人的新闻实践和研究曾经给予过经济支持。
感谢唐山市委宣传部的邵荃先生、王小勇先生、李映艳女士,感谢唐山广播电视报的葛昌秋先生。
感谢我的学生!你们永远是我教学科研的动力源泉,我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奉献给你们。我的学生多次打来电话询问书稿出版的事情,他们的纯真、进取和可爱让我感动,也催我上进。
感谢我的爱人孙琦女士,我们同为新闻人,她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感谢我们双方的父母、弟兄姐妹和亲人!还要谢谢我们家的达衡小朋友,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由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有限,也由于时间的仓促,本书的缺陷在所难免,甚至是明显的。我拜请读者能够指正本书的不足和错误,以便日后再次印刷时能够给读者献上更加完美的作品。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不断地刮垢磨光,日臻完善。
刘冰(Woody)
2011年2月27日飘雪之时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