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u 研究生预科 可否让高考不再 性命交关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5 22:58 浏览 N 次
北京电台一位编辑,在高考前夜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们发现一名1989年参加高考,并考上大学的中学教师,准备今年重上高考考场,再次体验高考考场的感觉,看看今天的高考与10余年前的高考有何不同,以便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
两个问题随之在我脑海中出现.我问,他填的什么志愿?如果他被录取了而不去上学,sfu 研究生预科http://www.shuoshiban.com/,不是浪费高等教育资源吗?对方告诉我,他只填了北京大学,而按照他的实力,考上北京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今年950万高考统考生中的一个个例,对于高考,这个"高考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大学,而是为了自己的工作而去体验.
在上海,一家媒体推出了另一项活动,组织30个不同年份参加高考的"过来人",一起来做高考语文作文题.这样的事,其实在过去,已经由网络平台组织.大家其实不是真在作文,而是在"玩"高考,图的是热闹.
虽然我并认同那个1989年的高考生,真能体验到今天高考考场的感觉,因为他对待高考的心境完全不同,但是,我看到一个现象,30年来,中国高考正在发生局部的变化,变得不再那么"性命交关".
不再性命交关,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其实,只要你愿意,精力允许,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参加高考.今年失败了,明年可以再来.去年,一位58岁的天津老奶奶,考上了云南的一所大学.
不再性命交关,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上大学与找工作、好工作的必然等式,正在慢慢打破,上好大学就一定有好工作,上差大学就低人一等,不上大学就无法生存,这样的逻辑相信的人越来越少.虽然门户之见、学历情结,短时间还无法根除,但北大学生卖肉、清华博士修车,却让大家对待名校、学历的看法,开始理智.
不再性命交关,还有一个原因,是终身教育体系初显端倪,虽一年一考,这一考其实已经无法定终身.拿考上专科学校来说,除了可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如果你准备提升学历,可以在毕业之后马上参加专升本考试,也可以在工作之后,读网络学院,或者成人教育.
让高考不再性命交关,其实,这是高考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无论是目前推出的自主招生改革,还是学者呼吁的多元录取标准,都希望高考不要成为命悬一线的人生机会.
虽有以上局部变化,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很多人的高考,依然抱着性命交关的心态,认为高考是改变命运之机,这也就导致了高考期间如临大敌的心态mm领导讲话、警察封路、一切围着高考转.
因此,我们并不能由此忽视高考依旧"性命交关"的因素,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脱离农村,高考是目前唯一的通途,否则走向城市,也无法卸下"农民工"的身份,难以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对于贫困家庭来说,高昂的学费,最多只允许学生有一次尝试的机会,不可能让学生屡败屡战,把高考当成玩一样;更多的家庭,则希望能一劳永逸,考出好分数、进入好学校,以便不再考虑什么专升本,不再有那么多折腾;还有的是,一些用人单位将用工与学历挂钩,让学生在重视能力时,也不得不考虑学历因素,我曾经告诉一些学生,你如果考上北京的大学,你就可以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因为你可以上网去听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开设的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已经网上发布供学生共享),你可以到北京大学校园听取学术讲座(因为这些学术讲座均是公开的).这些学生听后问我,我听了这样的课,这些讲座,我能拿到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吗?
要彻底去除让高考"性命交关"的因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我觉得,改变这种状态,把高考看得淡一些,除了寄希望于整体改革,还在于家长、考生调整心态,要看到高考本身的机会以及高考之外的机会.如果毕其功于一役,并寄希望一劳永逸,那么就可能被高考所累mm高考中万分焦虑,而考上大学后,会由此失去方向失去动力.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两个问题随之在我脑海中出现.我问,他填的什么志愿?如果他被录取了而不去上学,sfu 研究生预科http://www.shuoshiban.com/,不是浪费高等教育资源吗?对方告诉我,他只填了北京大学,而按照他的实力,考上北京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今年950万高考统考生中的一个个例,对于高考,这个"高考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大学,而是为了自己的工作而去体验.
在上海,一家媒体推出了另一项活动,组织30个不同年份参加高考的"过来人",一起来做高考语文作文题.这样的事,其实在过去,已经由网络平台组织.大家其实不是真在作文,而是在"玩"高考,图的是热闹.
虽然我并认同那个1989年的高考生,真能体验到今天高考考场的感觉,因为他对待高考的心境完全不同,但是,我看到一个现象,30年来,中国高考正在发生局部的变化,变得不再那么"性命交关".
不再性命交关,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其实,只要你愿意,精力允许,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参加高考.今年失败了,明年可以再来.去年,一位58岁的天津老奶奶,考上了云南的一所大学.
不再性命交关,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上大学与找工作、好工作的必然等式,正在慢慢打破,上好大学就一定有好工作,上差大学就低人一等,不上大学就无法生存,这样的逻辑相信的人越来越少.虽然门户之见、学历情结,短时间还无法根除,但北大学生卖肉、清华博士修车,却让大家对待名校、学历的看法,开始理智.
不再性命交关,还有一个原因,是终身教育体系初显端倪,虽一年一考,这一考其实已经无法定终身.拿考上专科学校来说,除了可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如果你准备提升学历,可以在毕业之后马上参加专升本考试,也可以在工作之后,读网络学院,或者成人教育.
让高考不再性命交关,其实,这是高考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无论是目前推出的自主招生改革,还是学者呼吁的多元录取标准,都希望高考不要成为命悬一线的人生机会.
虽有以上局部变化,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很多人的高考,依然抱着性命交关的心态,认为高考是改变命运之机,这也就导致了高考期间如临大敌的心态mm领导讲话、警察封路、一切围着高考转.
因此,我们并不能由此忽视高考依旧"性命交关"的因素,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脱离农村,高考是目前唯一的通途,否则走向城市,也无法卸下"农民工"的身份,难以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对于贫困家庭来说,高昂的学费,最多只允许学生有一次尝试的机会,不可能让学生屡败屡战,把高考当成玩一样;更多的家庭,则希望能一劳永逸,考出好分数、进入好学校,以便不再考虑什么专升本,不再有那么多折腾;还有的是,一些用人单位将用工与学历挂钩,让学生在重视能力时,也不得不考虑学历因素,我曾经告诉一些学生,你如果考上北京的大学,你就可以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因为你可以上网去听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开设的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已经网上发布供学生共享),你可以到北京大学校园听取学术讲座(因为这些学术讲座均是公开的).这些学生听后问我,我听了这样的课,这些讲座,我能拿到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吗?
要彻底去除让高考"性命交关"的因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我觉得,改变这种状态,把高考看得淡一些,除了寄希望于整体改革,还在于家长、考生调整心态,要看到高考本身的机会以及高考之外的机会.如果毕其功于一役,并寄希望一劳永逸,那么就可能被高考所累mm高考中万分焦虑,而考上大学后,会由此失去方向失去动力.
相关的主题文章:
- 心中甚中欣喜.特意将在7月20日发表在《茂名晚报》的一篇有争议的短文贴出来
- 高考冲刺辅导—英语(2)
- 国家秘密包括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下列秘密事项
上一篇:[恶搞]2011年3月15日《茂名晚报》 下一篇:高三我们一起放飞梦想
相关资讯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最新资讯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