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热水器唱起多能源“协奏曲”

热水器唱起多能源“协奏曲”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6 11:55   浏览 N 次  

北京的余先生最近为热水器的事,感到很纠结。即将在今年4月装修的他,不知道该为未来的新家安装一个什么能源的热水器才最合适。走进家电卖场和大型超市,余先生发现,如今的热水器产品可谓是非常丰富,有传统的燃气热水器,也有很受欢迎的电热水器,还有发展迅速的太阳能热水器,更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无论哪种产品,似乎都不完美,热水器的销售人员都向余先生极力推荐自己的产品。咨询朋友,每个人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说电热水器好,也有的说燃气热水器更棒。史密斯热水器维修 北京史密斯热水器维修 北京史密斯热水器维修电话

类似余先生这样,在选购热水器时遇到问题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不过这样的困惑即将解决。随着新能源不断进入热水器行业以及新技术的突破,热水器产品正朝着燃气、电能、太阳能、空气能多种能源合一的趋势发展,消费者不必再为热水器的能源选择感到左右为难了。

多种能源谋求“合作”

在中国热水器的使用版图上,城镇基本上是热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天下,而在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显然更受欢迎。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每种热水器都有自身固有的特点和受限制的地方。燃气热水器较为传统,但也受到安装条件的限制,在我国燃气并未普及的情况下,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安装使用燃气热水器;电能相对比较普遍,电热水器的销售和使用也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有关电热水器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受天气的影响以及行业混乱等原因,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同样受到诸多掣肘。

业内人士认为,像电能热水器漏电、煤气热水器通风不好都会产生危险,太阳能热水器也有自身的缺点,采取“多能互补能源集成”才是正道。从发展趋势来看,将来的热水器产品将是燃气、电能、太阳能和空气能等多种能源合一,这既可以解决各种能源热水器本身的短板,又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2010年,万和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研发与突破节能、环保、减排相关的核心技术,推动燃气具行业技术升级,在研制符合未来节能环保趋势的空气能+燃气、太阳能+燃气、电能+燃气及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热水系统方面硕果累累。”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部长李惠珍告诉记者,在目前节能减排的社会大环境下,市场对新能源产品提出了迫切的消费需求,根据万和的战略规划,2011年新能源产品及组合利用燃气能、空气能、太阳能的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热水系统将成为产品推广的重点。

据了解,多能源合一的热水器产品,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热水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美国热水巨头A.O.史密斯全球研发中心,就创新推出全新一代产品太阳能+电热水器集成一体机,引起了极大关注。

万家乐新闻发言人李涛也表示,未来家庭能源利用方式会往多能源趋势发展,太阳能、风能、空气能在具体条件下都可称低碳能源,生产厂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居民生活习惯与当地地域气候特点结合,从而开发出能源利用效率最高、最便民的热水器产品。

标准技术正在“加热”

尽管具有明显的优点,也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多能源合一的热水器产品目前在全世界都属于新的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其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李惠珍指出,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的热水器并非简单的将燃气、电能、太阳能和空气能进行简单的叠加,当阴天的时候太阳能不好使就使电能,停电的时候就使燃气。而是要将这些能源有机整合、优势互补,这需要在技术层面作出新突破,这必将引领整个热水器行业的新革命。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热水器厂家都开始多条腿走路,万和、万家乐、美的等厂家,都拥有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多条生产线和产品。如作为传统能源产品的代表企业之一的万和,2010年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就相继开发了热泵、壁挂炉和平板式太阳能、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热水系统等产品。

记者了解到,有关多能源热水器的标准制定也进入了“收官”阶段,国家标准《多能源组合热水器》(送审稿)早已通过专家审核。该标准以规范性附录形式提出热泵辅助储水式热水器、太阳能辅助储水式热水器、热泵、太阳能组合辅助储水式热水器的技术要求。

据悉,该标准定义加热效率为,在规定条件下,水温达到规定温度时,所得到的能量与实际所消耗能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定义节能贡献率为,在规定条件下,水温达到规定温度时,所节约的能量与相同条件下使用电热水器消耗电能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根据《多能源组合热水器》的规定,组合热水器的加热效率应不低于150%。组合热水器的节能贡献率应不低于30%。采用太阳能辅助加热时,在无日照条件下,热水器的加热效率应不低于90%。在规定条件下,组合热水器的节能贡献率应不低于50%。在同时采用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两种辅助加热措施时,在规定条件下,组合热水器的节能贡献率应不低于60%。《中国质量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