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探究教学”5W要素分析【转】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7 21:05 浏览 N 次作者: 浙江慈溪实验中学 张利波 信息技术“探究教学”5W要素分析
Who:谁来探究?是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的能力怎样,他们对这个探究有兴趣吗?能顺利完成吗?因为探究者是活生生的学生,探究的结果必须经过他们的思考才予得到,因此得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情感因素,教师在探究教学前必须考虑这个谁,否则探究只能形而上学。
Where:探究在哪里进行?一般教室还是电脑教室完成,需要硬件支持吗?有计算机支持会更快地进行探究吗?还需要其他的工具准备吗?这个教室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探究氛围吗?
When:显然这是在课中进行的什么时候进行探究活动?课开始、课中间还是课压轴?每个探究的重点不同,安排的时间必然不一样。课开始往往以兴趣探究、热身活动为主,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课中间的探究往往注重综合或方法探究,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压轴的探究往往是延伸的探究,可以是本节课拓展和延伸,也是知识的深化和精炼。
What:探究什么是重点之重,探究教学的顺利开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探究内容的正确选择或合理设计,探究内容应该有大小之分,大探究有大探究的作用,小探究也有小探究的妙处,我以为探究的内容设置要结合学生来定,高中生宜用大题材的探究,而小学生不宜,初中学生则要慎用;高中生宜用综合性探究,初中生倾向实用性探究,小学生建议生动形象的探究。初中、小学的所有探究内容的设置宜小不宜大:内容尽量少点;宜细不宜粗:步骤尽量细化;宜快不宜慢:尽快探究出结果。
Why:为什么要探究,探究的必要性在哪里?尤其是教师在设置大任务时,容易滑向空洞的、流于形式主义的探究,探究前教师往往缺乏有效思考:有没有必要探究?学生能不能探究出,如果完全不能,干脆就别浪费学生时间,干脆就不要戴"探究"这个头盔。只有合乎学生学习要求的内容,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才能出探究成果,也才发挥探究的作用。
那教师又为何如此“钟情”于探究呢?探究的初衷是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的皇冠确实很美丽,使得很多教师趋之若骛,纷纷效仿,如果教师在探究教学设计前,充分考虑上述的5W要素,基本上也可以将自己排除在“东施效颦”者的行列。让探究真正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摈弃课堂教学的伪探究
作者: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七中学 王国伟 时间: 2008.09.26 文档类型/出处: 中小学电脑报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课堂也便热热闹闹地“探究”了起来。探究性教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对探究性教学缺少成熟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不少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为探究而探究,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探究性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缺憾,比如:缺少一定的方向性暗示造成探究问题思维比较发散,降低探究性教学的效率;教学手段与探究性教学不匹配而影响到教学的进度以及学生对此知识的运用,等等,在此类状态下勉强而为的探究性教学在实际上是一种伪探究,不仅无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向偏离主航线,造成思维状态的紊乱。
探究性教学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可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若探究范围和层次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范围,而学生还是在自己原有的结构中游徊,再怎么探究,也不会对学生起到提高认识的作用。探究性教学,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需要在探究前预伏相应的知识素材,并使知识素材具有较强的向心性和指向性,然后通过定向的启发、暗示,使学生的思维内容发生必然的关联,从而达到预期的探究目标和效果。否则的话,探究性教学也只不过是走过场、摆形式而已。此外,探究性教学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不能过分依赖于探究性教学来抬高自己的课堂效果,更不能为了跟风探究的形式而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很直接的答案非要溜上一个大弯子,徒耗精力和时间。探究性教学是一个教学系统,要讲究在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形式通过恰当的途径引导恰当的学生沿着恰当的方向以恰当的思维模式在恰当的知识平台上思考恰当的知识内容,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到最好的探究效果。
其实,真正的探究应该是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它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之中,体现在课内课外的一切知识和思维的梳理之中。
关注活动内涵 体现探究价值
作者: 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 夏建生 时间: 2008.09.26 文档类型/出处: 中小学电脑报
在新课程环境下,许多教师把探究式学习作为活动背景,从而导致了探究式学习“泛滥”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老师没有真正理解探究活动的实质。那么当前我们的活动出现了哪些问题呢?
1.盲目追求探究形式。许多老师的精力集中在了探究活动的形式,而不再专著活动背后技术思想的挖掘。从而使探究活动掩盖了探究活动的内涵价值,导致探究活动形式化、散漫化、偏面化。
2.探究活动组织混乱。探究式学习,应该有别于“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它们在内容的整合、组织方式、目标侧重等方面应更具有不同点。然而有的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即选用的是探究式学习,而组织活动的方式还是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或者干脆是“发现式学习”。正是由于这种组织教学的混乱,导致了探究活动效率极其低下。
3.探究目标定位偏失。主要表现为:一是探究活动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二是有明确的具体教学目标,却没有探究的价值。从而使探究活动的实践操作发生偏失,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成为可有可无的部分。
了解了当前探究活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后,我们有必要剖析一下,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许多教师对探究活动认识有歧义。在汉语中,“探究”就是“探索、研究”,而“探索”的解释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许多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内容没能紧扣教材主题,适用的范围也肆意扩大,从而造成“泛滥”现象。大部分教师不能理解探究活动的特点,简单的认为是和“任务驱动”差不多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次,探究教学活动的定位发生了偏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那样的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也正是教师对探究教学活动认识上的歧义,从而导致了此教学方式定位的偏差,以至出现上述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在明析了探究活动的误区及成因后,我们就会认识到探究活动的“泛滥”不一定是坏事,它的开展离不开技能的支撑。所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探究活动的内涵,以此来体现探究的价值:
1.设计与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活动。课本所涉及的活动是为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所设计的,教师不能想当然地改变或更改探究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设计活动,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主题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努力探究在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活动要以学生的信息活动为基础。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必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以信息活动作为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呈现方式,从而在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探究的一系列教学目标。
3.重视教材结构的重组。重视构建教材中所设计的活动之间的结构,即活动(或几节课)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有具有良好结构的活动才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然探究价值的落实,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探究活动的教学关键还在于其内涵,而不在于其形式,不同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有着各自的认识与理解,但活动本身应能体现探究的特点与价值。作为一线教师也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探究活动的价值、含义、特点和目标,才能科学地研究、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穿越探究教学“黑洞”五部曲
作者: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百尺小学 范明刚 时间: 2008.09.26 文档类型/出处: 中小学电脑报
穿越探究教学“黑洞”五部曲
目前,探究教学成了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如果运用得当,会较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运用不当,则会把课堂卷入了低效而可怕的漩涡。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穿越探究教学的“黑洞”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将探究活动前置,做好探究前的铺垫。
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前提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探究前的教学环节适当渗透相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并将探究活动与上一教学环节自然衔接,做好探究前的铺垫。
二、动手之前先动脑,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性。
在探究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主要讨论交流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进程、注意事项等,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活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包括“学生收集已有知识和经验信息,将信息与猜想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性结论→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让问题、任务、评价贯穿探究全程,丰富探究活动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问题、任务、评价。
首先,教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迅速明确探索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思考,不断生成新的有探究性的问题,让问题贯穿探究的全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要将“驱动任务”分解到探究的每个环节,贯穿探究的全程。
最后,教学评价要贯穿探究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创设一个自主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功过得失。
四、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多维互动中整合思维。
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分组,要求组内小组长需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在汇报交流中实现生生、师生、组内、组间、人机、全班的多维互动,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在多维互动中整合思维。
五、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对探究全程的细致指导。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综合或穿插使用启发讨论法、探究发现法、交流演示法、操作观察法、资料调查法、信息搜集法等教学方法。要始终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善于“急流勇退”,做到“三少”:少说、少动、少裁判;注意多观察、多倾听、多鼓励。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或小组,教师可适当“蹲点”指导,主动搜集学生探究中出现的共性的问题,在多维互动的过程中做出集中的讲解。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