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

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8 17:34   浏览 N 次  

在昨天开车的时候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D&G品牌被关闭的采访。

新闻采访最大的问题就是,记者总是会根据他的理解节选你的一部分看法或观点,不结合前后的判断和分析,实际上还是不能完整表达你的看法的。

不过去年服务报喜鸟的时候,客户口头上经常提的对标品牌D&G,不知道现在服装品牌们听到这个消息会是喜还是忧呢。

还是附上新闻吧。

——————————————————————————————————————————

传D&G将关闭 经销商称未收到2012年订货单

2011年04月06日 01:3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郑佩珊发自上海

来自意大利的D&G在中国市场很多消费者眼中与Dolce&Gabbana没什么差别,然而与Dolce&Gabbana的妖娆艳丽不同,T恤、牛仔裤的组合使D&G更显年轻。

D&G作为Dolce&Gabbana的副线品牌1994年面世,该品牌至今还不到20岁,可业界就开始不断传出消息称Dolce&Gabbana将关闭D&G。

《华尔街日报》指出,价位降低的D&G将从此消失,Dolce&Gabbana将拓宽产品线,覆盖低价更低的市场。

一位接近Dolce&Gabbana公司内部的人员指出,关闭D&G的决定还没有最终做出。昨日(4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一位D&G经销商处了解到,“D&G并没有给出2012年的订货单。往年会收到来自D&G上千种款式供我们选择,但今年除几个设计款作为补充外,D&G没有其他动作。”

或侵蚀主品牌

《华尔街日报》称,该消息一旦被证实,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时装秀将是年仅17岁的D&G最后一次表演,品牌将在2012年的8月份停止运营。目前,Dolce&Gabbana已开始通知与其合作的零售商这一变化。

中国最早经营奥特莱斯、同时经营多种奢侈品的上海富客斯控股CEO陆强表示,D&G将被合并进主品牌Dolce&Gabbana,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作为副线品牌的D&G对主品牌侵蚀过于严重。

建立之初,Dolce&Gabbana投资了100亿美金建设D&G,然而正因为如此,高额的投资让D&G的发展偏离了轨道。《华尔街日报》透露,为保证投资有所回报,不得不提高D&G产品的售价,这使D&G和Dolce&Gabbana在一些产品上起了冲突。

“副线品牌的建立是为扩大目标消费者。副线品牌往往以更低廉的价格和不同风格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以增加公司的营业额。”陆强表示。

D&G是Dolce&Gabbana公司在业绩上的主要贡献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D&G的业绩达到了公司总收入的45%,为2.22亿美金。但当副牌对主品牌的盈利造成威胁,两个品牌之间的冲突就逐渐凸显。此外,D&G以及Dolce&Gabbana名称极为相近,往往让消费者迷惑,而简洁的D&G似乎更能让消费者记住。

D&G扮演“角色”不清晰?

麦肯锡发布的《崛起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出现了市场总量迅速增长及消费者更加理性的双重变化。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占全球奢侈品20%以上市场份额。

“成也中国,败也中国。”联纵智达品牌管理首席执行官崔洪波告诉记者,“传统奢侈品市场已逐渐饱和,目前亚洲逐渐成为奢侈品市场增长的亮点,其中以中国为最。”

“对众多奢侈品牌而言,如果不能在亚洲上更好地发展,那么该品牌就会增长乏力。”崔洪波表示,“从经营者角度出发,如果关闭一个品牌,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因为决策上的失误。一旦推出该品牌的目的和初衷没有达到,决策者往往会选择关闭该品牌。D&G的诞生在服装品牌组合逻辑和所扮演的角色上并不清晰,该品牌在中国卖得并不好。”

“走年轻路线的D&G在中国也面临很尴尬的处境。主要面对年轻人的设计,但D&G过高的价格让不少中国年轻消费者难以接受。而真正有实力购买该品牌的消费者往往又会选择更为成熟和性感的Dolce&Gabbana。”陆强认为。

“对奢侈品公司而言,品牌不能在亚洲市场这样的市场获得号召力,该品牌的价值就容易被稀释。”崔洪波表示,而D&G在老牌奢侈品市场的影响力也并不足以弥补这一缺陷。

崔洪波,联纵智达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联纵智达品牌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实战派品牌及营销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广告人。个人博客:blog.vsharing.com/hanfeng ;微博互动平台:t.sina.com.cn/cuihongbo 联系方式:13764879870,MSN@Email:cuihb2004@163.com,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或联系本人。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