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草根部落”辉煌崛起

“草根部落”辉煌崛起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9 21:24   浏览 N 次  
“草根部落”辉煌崛起 ——三大设计机构上演行业新势力

[来源] 中华建筑报 [作者] 李佳 [日期] 2006-12-12

园林在线12月12日消息:编者按:不久前,全国范围内的景观设计毕业作品竞赛、公共汽车停靠站设计竞赛、室内设计大赛结果揭晓。巧合的是,在短短一个月内,三大设计竞赛结果相继浮出水面,并且,它们的幕后推手都是民营设计机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个社会新阶层正从中国建筑设计界中崛起!

这句话很快被证实。就在日前,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意味着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新阶层将纳入统一战线。这个利好消息,无疑让三大设计机构的首席代表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力、深圳市洪涛建筑装饰公司总经理杨邦胜欣喜若狂。

12月12日,中国将兑现WTO承诺,届时,完全打开国门后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与国际设计团队的竞争将越发激烈。那么,这些曾经的“草根设计师”拿什么对决?谁是他们的幕后推手?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这群人,关注他们的成长故事。

作为意义深远的中国建筑领域的重要部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过去几年里发生了根本变革。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中,诞生了不少精英设计师。

突然杀出的“草根设计师”

“我是草根我怕谁?”

这句网络留言“不幸言中”。在中国建筑界,无论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建筑系学生,还是留学回来的“海归派”,在他们创业之初都曾或多或少有过这种肆无忌惮的想法。他们来自民间,是突然“杀出”的草根一族。

对于这个突然之举,刘力的看法是“取决于市场”。早在“草根设计师”出现以前,这一领域里矛盾重重。业主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国有设计单位的要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动作缓慢的国有设计单位思维僵化,设计老套,几乎堕落成业主的设计执笔人,难以满足产品深化与升级的需求。慢慢形成设计单位在业主强势话语权面前的被动局面,难以从设计的理念与作品的高度主导设计合作关系,更谈不上引领市场了。

有些业主直截了当地提出,“我们第一不找那些传统类型的国营设计院,因为他们不了解市场,多数设计师缺少市场分析与判断能力;第二反感有些设计师自视大师,过于自我表现,置业主的风险于不顾。这种主次颠倒的服务也让业主很头疼。”

“设计市场上的供需错位并不是简单的服务态度不到位,或者设计水平不够等问题。”刘力说,开发企业与设计企业其实需要一种委托模式的革命性革。设计企业应是开发企业的“幕僚”而不是“随从”,设计企业应兼具策划、营销、咨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调整自身服务模式适用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而这些功能,恰恰是国有设计单位不可能完全具备的。

这种情况让“草根一族”感到机会来了。近几年来他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进一步巩固了“草根的根据地”。刘力成立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杨邦胜成立深圳市洪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俞孔坚成立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其中动作最大的当属俞孔坚。

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传出的一条消息振惊业内:“景观设计师”职业被正式确认;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大学招收景观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并批准北京大学等25所大学试招在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景观学等高考招生的25个新增专业,至此结束了景观设计专业没有本科的历史。

民间设计机构凭个性跻身主流

虽然,“草根设计师”有自己的“草根性”,但他们的创新设计理念、先进的创作方法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年间在国内外赢得美誉,他们的事业也如日中天。

从刚刚出道到在业内走红,“草根们”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甚至是一路走来常常遭到“围堵”——“反驳”——“攻击”,直至今日,即使是国际大奖纷至踏来,也没能消除反对者的声音。究其原因,都是个性使然。

1999年,俞孔坚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一家民营景观设计机构,这在当时是件稀罕事,堪称全国首创。俞孔坚回忆说,当时去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时,服务人员听到“景观设计”后第一个反应是惊讶,第二个反应是质疑:“景观设计”是做什么的?也就从那一天起,俞孔坚多了一项工作,每天都不厌其烦地跟别人解释这一概念。

这终归不是一个好方法,俞孔坚觉得一个一个地说太麻烦,于是他把目标转向会议场所。在每一次大型会议上,总会有一种声音高呼“景观设计人才已接近真空带”、“反规划”理念、“反对城市化妆运动”。在闻所未闻的景观设计被隆重推出之后,让略显缓慢的人们觉得似乎有理可言。而在这一系列概念抛出之后,宣扬民族精神和野草之美的俞孔坚很快被归为“另类”。

此时,有一个人比俞孔坚更为“另类”,他不是“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口号的提出者,却是这个口号的实施和倡导者,他是最早在国内主张并施行节能设计方法的设计师之一——刘力。

当初提出节能宣传口号的锋尚国际如今成了行业里的明星楼盘,是节能领域的一面旗帜。但在当时,刘力和他的设计团队提出节能设计理念时,并不被业主和行业接受,为此,他们颇费了一番苦心。与俞孔坚异曲同工的是,刘力也采取了在大型会议上传播自己观点的做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他的节能思想和作品不但被政府和百姓接受,还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著名酒店设计师、高级室内设计师杨邦胜在业内影响不小,个性化的设计是他和他的作品跻身行业主流的法宝。他曾在一次题为“个性-文化-酒店设计”的演讲中谈到,21世纪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中国的酒店文化应挖掘地域文化,走民族发展道路,不应盲目崇外。特色和个性是酒店的核心力,这个核心力只有通过个性化的酒店设计才能实现。酒店文化是酒店设计的灵魂,创造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将成为品牌优势的基础。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已经不需要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夹起尾巴做人,相反,张扬个性,勇敢地发表自己观点、理念,不但改变了“草根们”的人生轨迹,还使他们羽翼丰满,前程似锦。

国际进步思潮推波助澜

“是境外优秀进步的设计思潮把我们推到了山巅,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继续在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要么回国创业。”俞孔坚这样说。

的确,“草根们”的突然出现,以及他们在业内的重大影响、事业上的飞速发展不是没有根据的。除了“草根”自身具有鲜明的个性外,国际进步思潮对他们的事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3年1月,俞孔坚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一本以他为主笔的新书《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问世。书中汇集了俞孔坚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验总结,以及从20世纪末90年代出初,出现在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与一百年前发生在欧洲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的对比。此书一出,俞孔坚做出一个震动业内的决定:把这本书免费邮寄给全国各大城市的市长,希望他们能够吸收书中的观点和方法。

如果说3年前俞孔坚的惊人举动只是一个设想而已,那么,3年后的今天,他把当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就在上个月,由俞孔坚发起的“中德高层学术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等部委的领导,部分城市市长和规划局长,以及中德两国的景观专家学者齐聚燕园,共同探讨景观规划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草根设计师”俞孔坚和他的民营设计机构之所以倍受青睐,很大程度上和他宣扬的西方进步思想有关。多年来,俞孔坚无数次赴欧洲考察,邀请国外专家到国内演讲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他不仅是进步思潮的传播者,还是以身作则的行动者,并因此走向了事业的辉煌。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人对信息的渴求让杨邦胜有了新的转变。他开始不断在国外寻找创作机会,一方面可以拓展设计师的视野,另一方面锻炼设计师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西方文化,而后者对杨邦胜来说尤为重要。

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室内设计会议上,杨邦胜是“上镜”次数最多的设计师。而在他的每一次演讲中,无不流露出对西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他主张吸收西方文化优秀的进步思想,摒弃他们不好的方面。他主张发扬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批判盲目崇洋的夸张设计。而他的这些独道见解,无疑是对国外进步思潮的深刻反思。

“草根设计师”俞孔坚、刘力、杨邦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四处奔走,满口“草根文化”,他们已成为建筑市场中一个新崛起阶层的骨干成员。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更不能忽视他们的话语权。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