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转载】回校后接受《重庆晨报》的采访

【转载】回校后接受《重庆晨报》的采访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9 22:37   浏览 N 次  

我想说的几句话:

1、昨天马原课接到一个自称重庆晨报记者的电话,她说得知我诗歌获奖,想对我进行一次采访。我们约好在理工大学9园区的大厅见面。记者简短提问之后,又去寝室拍照,配合他们的工作累累的。今天上网才发现众多媒体已经转发了晨报记者的采访,特别转载,纪念而已。

2、我总觉得报道内容有点牵强,并不完全符合我啊,还有就是我的笑,傻傻的。

3、这个奖金交了学费,以后啊,见了我,请不要再问我这个奖金怎么用的(*^__^*)

4、这些东东放在博客,一种纪念,别无它意。


这个笑容有点假哈。2011年3月31日《重庆晨报》B22版

重庆晨报讯

(记者顾晓娟)3月27日,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刚刚落下帷幕,23岁的重庆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杨康同学,用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征服了评委,获诗歌一等奖。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走近这个23岁的大男孩杨康,了解到这个小有名气的诗人,现实中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他学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喜欢乒乓球、不会打电游,他羡慕校园里的篮球高手,却最终没能学会打篮球。

读《平凡的世界》触电诗歌

杨康是重庆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高中之前,他从没碰过诗集。和诗歌结缘十分偶然。杨康读高一时,一次,他无意间读到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书中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在宿舍里接连看了好几天后。从此,杨康有了对文学的向往。

“我以前也写过一些诗,但是自己都不知道那些算不算是诗。”眼前的大男孩腼腆一笑,扶一扶细边的眼镜说,真正算得上是写诗,是在进入大学之后的事情,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诗人,和文学、诗歌界的前辈。写父亲的诗歌感动评委

获得一等奖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是杨康在2010年写下的,当时正是夏天,那一天,杨康和父亲通了次电话。杨康的老家在陕西汉中,父亲在山西吕梁的煤矿打工,其实,他和父亲经常通电话,但这一通电话后,杨康心痛了,两年前到父亲工作的煤矿的情形深刻的再现了,他写作的灵感喷涌而出。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是儿子对父亲的写作,得到了评委们一致好评。作家网总编、《微型小说》主编、人民文学创作雷勋学校副校长在评价《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说,“诗歌的力量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沉浸在一种父子情感深刻的纠结与体验中。真挚、恳切、细致……”

写诗仍是业余不弃理科

“我没什么爱好,除了写诗、看诗集。”杨康说,虽然这次获得了一等奖,但他觉得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会改变什么,他还是会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做理科生。而写诗,仍是他深爱的业余爱好。

目前已经有 新华网 千龙网 搜狐 中国新闻网等十多家网站转发了晨报的报道

20多家网站的另一种报道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