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晨露中的花蕾--《小学语文报 低幼版》创办断想

晨露中的花蕾--《小学语文报 低幼版》创办断想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2 04:05   浏览 N 次  

谨以此文献给语文报社建设30周年

1998年,语文报社建社20周年,当时决定出版一本纪念文集,我就写了下面的这篇文章,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部纪念文集没有出成,我的这篇文章也就一直默默的躺在书橱里。时光一晃过去了十年,今年是2008年,语文报社迎来了30周年庆典,出版纪念文集又提到了议事日程,我又想到了在书橱中沉睡的这篇文章。当翻了几遍找见稿子时,文稿上的油墨几近脱落,手指一接触就沾一手的墨黑,心里多少有些感慨。就以这篇文章纪念那段岁月吧。——作者题记

《小学语文报·低幼版》的创办,也像语文报社其他报刊的创办一样,凝聚了全体语文报人的智慧和胆识,同样也反映了语文报人的超前意识。

那还是在1991年的下半年,报社领导就在心中开始酝酿着《小学语文报·低幼版》的创办。当时全国青少年报刊发展势头是风风火火。语文报社的《语文报》《小学语文报》势头非常强劲,特别是《小学语文报》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发行到100多万份。其他地方的小学生报刊的势头也胜似中学生报刊。各家报刊社都在把目光盯在小学中高年级这个阶段,而鲜有顾到小学低年级及学前班这个阶段。

报社领导审时度势,经过一番市场分析,敏锐地捕捉到这样一个商机,毅然绝然地向小学低年级及学前班这个阶段浸透。语文报人的目的不仅要抓住商机,更要站在时代的置高点上。

全国面向小学低年级的刊物倒是有,报纸却寥寥无几,彩色报纸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语文报人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办同类报刊中的大哥大、王牌。创办于1978年的《语文教学通讯》就曾被誉为全国语文教育界的四大刊物之一;创办于1981年的《语文报》,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张面向中学生的报纸,这张报纸的出现,自觉不自觉地在全国青少年报刊中成为一面旗帜,她的每一个举措或者每一个大的行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同类的报刊;1985年《小学语文报》的创办,同样也在全国同类报刊中独领风骚。鉴于语文报社的这种创业精神、这种影响力,《小学语文报·低幼版》也要像兄弟报刊一样,成为一张高品味、高档次的报纸。报社领导最后决定创办一张全彩色、胶版印刷的报纸。当时,全国范围内面向小学低年级的全彩色报纸还没有,我们创办《小学语文报·低幼版》就是要填补这个空白。无疑这又是语文报社创业史上的一次豪举。

1992年初,我奉命筹办《小学语文报·低幼版》。多年来,语文报社之所以能在同类报刊中鹤立鸡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报社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来办报,这已经成为语文报社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这个传统不能丢,而且要薪火相传。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语文报社的成长和壮大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小学语文报·低幼版》的创办也同样离不开这个法宝。手中有了这个法宝,心中就有了谱。

1992年初,刚刚过完春节不久,湖南少儿出版社在海口举办世界华文儿章文学研讨会,邀请海内外著名儿章文学作家出席会议。得知这个消息后,报社领导立即委派我前往学习。我心里非常清楚,儿童文学是我这张即将问世的报纸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约到高质量的稿件,首先必须与创作高质量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交朋友。以前,我从未与儿童文学作家打过交道,要想一下子成为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成为《小学语文报·低幼版》的作者,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但为了这张报纸,必须这样做。

由于我们身处内陆省份偏僻的临汾,交通极为不便。从临汾坐火车到西安还好说,至少不是太远,如果从西安到广州搞不到卧铺票,甚至连硬座票也没有,那可就惨了。而我正是从西安一直站到广州的。好在当时自己还很年轻,还撑得住,只是祈求路上别出什么漏子。一出广州站,我赶快去买飞机票,机票搞不到,又来到车站广场上的汽车售票处购去琼州海峡的汽车票。售票处的人收了我的钱后,就把我介绍给了一个中不溜的中年人,让我跟他去取票、乘车。中年人带着我到汽车站等车。出来一辆车,他上去用我听不懂的广东话说着什么,车上的司机手一摆,不理他,车开走了。一连几次未果,我发现上当了。他是想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把我捎到目的地,并不是让我搭乘正式的车子。我着急了,当时也并没感到害怕,就一再地催促说,我要赶会,再不走就要误了。中年人还是不听,仍然不死心地在等他的关系车。我很着急,明天就要开会,现在还在广州,又被一个黄牛给缠住了,非常担心。万一出现意外,可就麻烦了。这时,我急中生智,略使计策,用柔中带刚的话对中年人说,你可别耍我,我是位记者,广州电台、电视台、报社都有我认识的朋友,到时候,别搞得大家都不好看,你还是把钱退给我,我自己去买票吧。中年人也听出了我的话中话,看见我的身材也很魁伟,不是随便应付的对手,再加之,他的能耐实在有限,挣不上这个钱,最后还是把钱退给了我,我这才得以脱身。前往琼州海峡的汽车在路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刚开始的几个小时还好些,可以透过窗玻璃眺望珠江三角洲的迷人风光和沿途的民居特色。到了后来,车子窜行在夜色中,这时候,’独闯江湖”的那种寂寞与险恶再次笼罩了我,使我多少感受到一种独孤。

在那次会议上,作家们得知我一路上的种种“历险”后,无不对我大加褒赞。认为有我如此壮举,这张报纸肯定能办好,并爽快地答应予以支持。我也很快地与他们成了朋友,向作家们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行动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报·低幼版》创办前奏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华彩丽章,因此,在这里特别一书。

与作家交朋友的同时,也要与教育专家交朋友,特别是小学低幼教育专家。我从未涉及过小学低幼教育,报社的同行们也对这个领域比较生疏。但生疏并不等于就要放弃。我一边学一边向别人请教。语文报社的创始人陶本一老师就是一位杰出的教育专家,他毕业于华东师大,上海人。受海派文化的熏陶,他很注重吸收外来的东西,他的眼光始终放得既高又远。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好多有益的东西。这里说几句闲话,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据我观察,上海新闻出版界的报刊很少在名称前冠以“上海”二字的。比如《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这些都是党报,但似乎不让人感觉到有地域性;北京是首都,国家级的报纸很多,比如有《中国青年报》,上海当然不能再办一张《中国青年报》了,但又不愿意在报上出现“上海”字样,因此,干脆就叫《青年报》。同样推理,北京有个《中国少年报》,上海就有个《少年报》,北京有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有个少年儿童出版社等等,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上海人在观念上从来都是大局观,不受区域限制。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同时也是可贵的,也正是我们内陆地区人们急需努力学习的。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有必要在上海请一些专家来共同筹划这张报纸。在陶本一老师的推荐下,我认识了上海教育界的陈钟梁老师,认识了在上海儿童文学界和小语教育研究领域都颇有名气的程逸汝老师。这两位老师非常热心于这个报纸,特别是程逸汝老师把大部分业务时间都用在了这张报纸上。在《小学语文报·低幼版》的筹办当中,程逸汝老师几次来山西,我也数度到上海。陶本一老师和齐峰老师等社领导多次举办有关《小学语文报·低幼版》的会议,为这张报纸出谋划策。各方面工作已经展开,报纸的创办趋于成熟。

原本1993年1月《小学语文报·低幼版》正式创刊,正式推出中国第一张面向小学低年级和学前班孩子的全彩色报纸,从此结束这个领域内无彩报的历史。就在此时,来自上海方面的消息说,上海的《幼儿文学》报也要在1993年1月份改彩色报纸。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消息。我立即向社领导做了汇报并提议《小学语文报·低幼版》拟在1992年10月份正式创刊,在10月份之前最好推出一张试刊号。社领导同意了我的建议,并让我立即着手行动。

与上海的特约编辑程逸汝老师共同策划,并由他组织稿件(包括文稿和美术稿件),最后由我们报社定稿。记得程老师第一次组回来的文稿和美术稿被陶本一老师毫不客气地撤掉了一大半,并严肃地告诉我,给程老师退回去,让他重新组,第一张彩色报纸一定要打响。我在电话中把这个意思转告给程老师时,程老师转着弯流露出对撤下来稿子的为难之情,并进一步说明都是约的名家大作。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告诉他不必为难,稿费我们照样开,但要向作者说明我们的意思,不是稿子不好,而是不适合刊用,估计作家们会理解的。程逸汝老师这才如释重负,并爽快地答应继续组稿。

记的试刊号这一期,我就在印刷厂呆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我个人到美编到印刷厂的工人,都是初次接触儿童报纸的彩印,所以,大家边摸索边干,特别是印刷厂的工人们也对这张报纸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厂长亲自抓,经常和我一块儿到车间督促。那个阶段,我简直就成了印刷厂的一员了,和工人们混得很熟。工人们开玩笑说我就是他们的厂长。这话的来历是,我每次一提出问题,厂长必定要安我的要求做。一个月的时间,我从报纸的分色、照排、拼图、打样,最后到上机印刷,样样都了如指掌。

由于就我一个人具体负责这张报纸,所以除了要做上述的事情外,从文稿到美术的校对也全是我的事。我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因此也就万般地小心,只怕出现差错。然而,事情往往只能是差强人意,给你留有遗憾。报纸印出来后,印刷厂的一位领导一眼就发现了一个栏题有错别字。我当时脑子里嗡地一热,继而是一片空白。自己整整一个月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在我还惶惑之时,接到了报社的电话,陶本一老师要到北京开会,坐火车晚上路过太原,让我把印出来的报纸拿到车站站台上交给陶老师。我当时的心情极度忐忑不安,诚惶诚恐。陶老师是个非常严格的人,无论对己还是对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所以,我们报社上下没有不对他表示敬佩的,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我就属于后者中的一个。这次自己又出了错误,挨刺儿是逃不了的。心下思忖,这次见他是在夜幕中的站台上,他来不及看得很细,但逃过了初一,逃不过十五,挨骂是迟早的事。想不到,过了好长时间陶老师也没提起这件事,我觉得蹊跷。依陶老师的性格和工作作风是不会这样不了了之的。后来我才悟出,他之所以没有批评我,是因为他非常理解我一个人从始至终负责一张报纸的所有良苦用心。仅这一点,我就对他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念!

《小学语文报·低幼版》试刊出来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好评如潮。紧接着,创刊号在10月份就隆重问世。第一期就发行了5万份,这5万份报纸如雪花般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低幼儿童的心中绽开了一朵五彩的花蕾。这个全国第一份全彩色的儿童报纸,无疑又给语文报社的史册上增添了一个第一。这个第一的出现,还标志着语文报社所创办的报刊已经囊括了从学前班到高三的所有年级,形成了陶本一老师一再倡导的大语文系统工程。

《小学语文报·低幼版》如今已走过了七个年头。七年来,对于一张彩报来说,虽然不算很长,但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风雨中,她逐渐地成熟起来了,壮大起来了。她一如初创时期那样,带着阳光,带着雨露,带着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朝气蓬勃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