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跳出黄山看黄山(原创)

跳出黄山看黄山(原创)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3 18:33   浏览 N 次  

好长时间不写文章了,为找感觉特把几年前在《国际商报》工作时写的一篇关于黄山的文章搜出来看看,给自己一点信心。。。。

跳 出 黄 山 看 黄 山
——黄山市发展区域经济新举措

国际商报讯(记者:周东 喻文):自今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出台后,对于身处内陆安徽省黄山市的干部、群众来说,他们在忙些什么,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我们深入到黄山,透过古老的徽州山水和浑厚的徽州文化,看到了黄山城乡所发生的巨变,佐证了新黄山正在中部崛起。
“各科室的干部都在忙碌着,准备在第十届投洽会、第八届高交会和首届中部博览会上向外推介60个项目,进一步对外展示“新黄山”、“古徽州”的良好形象和投资环境。”黄山市商务局的王科长对记者说。
在黄山市旅游局,记者从2006年黄山市上半年全市旅游招商引资统计表上获悉,仅1-6月,全市共完成旅游招商项目55个,总投资63.24亿元,协议资金43.82亿,5000万以上的项目就有18个。其中投资13亿的黄山后海风情园、投资10亿元的东大门旅游开发等几十个项目都将陆续动工。
在黄山市招商局,市工商联副会长吴云鹤正在与相关领导联系去杭州招商事宜,电话、手机铃声几次中断采访。
由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心、中国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以及黄山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大祠堂》正在黄山加紧摄制中。
黄山是安徽乃至中国的“名片”,“十一五”期间如何打好这张牌?
“十一五期间,黄山市将坚持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并坚持东向发展战略,以旅游经济为中心,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全力实施“443”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全国首个无障碍旅游区,加速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努力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把黄山市建成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中共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一番话也许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保护开发力度,充分借助长三角旅游合作机制,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步伐,与上海、杭州联手打造“名城—名湖—名山”国际旅游线。二是重视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三是不断开展以“新黄山、古徽州”为主题的多种宣传活动,形成山上山下一体、自然人文融合、区内区外联动的大黄山旅游圈。四是加快旅游产品的结构升级,在强化黄山和徽州文化两大品牌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农家乐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五是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狠抓旅游市场规范管理,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据统计:“十五”期间,黄山市累计接待游客3707.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4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6.5亿元,创汇2.7亿美元。仅2005年就实现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5亿元。2010年(“十一五”最后一年),黄山的接待游客将达到2000万,旅游总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黄山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城市。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驰名中外,三潭枇杷、徽州雪梨、徽州花菇和黄山贡菊等名闻遐迩。
黄山现有茶园76万亩,茶农70万(全市农业人口120万)年产茶叶1.8万吨,创产值5.2亿元,占全省茶叶产值的40%。另据了解,黄山除茶叶外,还有竹园面积80万亩,蕨菜面积80万亩,油茶面积13万亩,果园面积10万亩,黄山贡菊面积3万亩。目前,黄山市农委正在依托长三角的技术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争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上做大文章,努力打造华东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在投资者眼里,黄山除了人文、美景,更为诱人的还有升值前“价格洼地”所带来的巨大利益。2004年中部崛起的信号一发出,嗅觉敏锐的浙江地产界立刻闻风而动,资金纷纷砸向“价格洼地”,黄山一时成为浙江地产界新宠儿。
不出所料,2005年5月,黄山市被浙江省评为全国2005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之一,标志着黄山在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资料显示,目前在黄山市三区四县投资的浙商已达400多家,涉及旅游、工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房地产等诸多领域。浙商在黄山签订的投资项目近500个,协议总投资达210多亿元。
“浙商在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中的大手笔,让黄山市变的更美、更靓丽!”黄山市一出租司机向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黄山浙江企业联合会时了解到,联合会自2004年6月18日成立以来,会员不断增加,投资领域也由过去的单一房地产业,扩大到旅游、服务、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行各业。联合会不仅重视与会员的信息沟通,还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及时传达到会员,将一些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联合会内部。直今没有一名浙商向安徽省委、省政府投诉过,这是黄山浙江商会会长余贤杰感到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相对与沿海地区,交通对内陆省份和城市的经济制约性更强。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安徽省旅游经济的“重头戏”之一,交通一度成为制约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瓶颈。
近三年,黄山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经扩建后的黄山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并已开通黄山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桂林、昆明等十多条航线。黄山一类航空口岸已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并正式对外开放。公路中的205国道、慈张线、徽杭线等市内主干线得到改造,客运当日可达上海、杭州、合肥、无锡等省内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交通环境日益改善,美化了城市面貌与环境。对此,旅游业专家苏勤预测,随着黄山交通的改善和时空距离的拉近,会为安徽东南部经济融入“长三角”,起到拉动作用。
“徽杭(黄山至杭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全程仅需2个小时)拉近了黄山和“长三角”的距离,提高了我们办事效率。”在黄山投资的浙商代表兰洪海向记者说。
工业一直是制约黄山区域经济大发展的一个“软肋”。但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黄山市的工业出现了曙光。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今年是黄山招商引资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加大139个规模以上工业项目的技改力度,全力培育10个亿元以上骨干企业,形成了以黄山永佳、金马股份等为主的6大集团。1-6月,全市23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44535.3万元,同比增长32.74%,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32749.3万元,同比增长24.1%,比全省平均水品高6.4个百分点。
黄山龙头企业永佳(集团)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建有五个生产基地,其中“彩印软包装材料”和“粉末涂料新材料”进入国内同行业前三名。今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18.2%。
黄山金马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有着将近5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2000年5月19日上市后,企业因管理机制不活,管理机构臃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原因,上市第一年就亏损1995万元,第二年巨亏8877万元,面临退市的局面。为摆脱退市的窘况,2002年6月公司实施“无震动”改制,做出了当年9月完成重组的承诺,并顺利将实际控股权转移给浙江永康民营企业——浙江铁牛实业有限公司。 2003年,公司一举扭亏为盈,当年主营业务赢利净利润880万元,摘掉了退市警示的“ST”号。 2005年,金马股份净利润1010万元,同比上年度增加17.96%。
“企业重组换血,嫁接浙商经营模式,打破徽州人小富即安的生存理念,是金马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当黄山金马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王瑜梅对记者说出这番话时,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土壤和阳光更适宜中国传统商帮的后人们植根自己的梦想。
2006年9月5日《国际商报》



黄山云峰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