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转载]《郴州日报》/祁东“黄花菜”:古代的忘忧草如今

[转载]《郴州日报》/祁东“黄花菜”:古代的忘忧草如今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5 05:19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郴州日报》/祁东“黄花菜”:古代的忘忧草如今的甜心花作者:张振萍

祁东“黄花菜”:古代的忘忧草如今的甜心花

文/张振萍

黄花菜,是祁东的一款地方特色素菜,它与香芋、草席一起而被誉为“祁东三绝”。因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古称忘忧草,开起来是花,食用部位是其花蕾。食之清香、爽滑、嫩糯、甘甜,自古有“席上珍品”和“观为名花,用为良药,食为佳肴”的美誉。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它的做法有数十种,特别是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食用前用清水浸透,摘掉有梗的一头洗净,然后才可烹饪。它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原名叫萱草,萱草古称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去得到一株萱草,把它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后世遂以萱堂(北堂)代称母亲住的屋子,以萱草代指母爱。为此,古代男儿离家远行时,就会在母亲居住的屋前种一些萱草,希望母亲因为照顾萱草而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忧烦,忘掉忧伤。那位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名播古今的孝子诗人孟郊就写过另一首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据说,当年李世民南征北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终日郁郁寡欢,忧思成疾。大夫就用萱草煎汤给她喝,並在她住的北堂种植萱草,它油亮鲜绿的叶子,象征了李世民的健康。萱草花开时就是她儿子回来的日子,后来,李世民母亲的病慢慢好起来。其实,黄花菜本身就是一名贵药材,所以《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
关于黄花菜的典故,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因其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肿,可谓贫困交加,饥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黄姓好心老妇煮些萱草送给他吃,一段时间后,陈胜的全身浮肿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体也强壮起来。后来他与吴广组织农民起义,成为历史上首开先河的农民领袖。陈为感谢黄妇女之恩而请她常住在家里,并把萱草称为忘忧草。白居易也有过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至于李清照词中的“人比黄花瘦” 和俗话所说的昨日黄花、黄花姑娘等,很多人都认为这黄花是指菊花,其实以忘忧草来对比,彼黄花就是此黄花,黄花菜开花,一天即谢。黄花贵在花蕾,黄花开苞,一切荣耀美丽即为过去。纤细忘忧草,相思之情,又怎能一棵菊花可比瘦?等到黄花菜都凉了,却是另一民间礼节。意即湘中衡阳一带自古酒席之后上一道黄花菜炖汤解酒,酒客尽兴之余未见最后一道黄花菜汤上桌,那就是主人尚未遣客之意。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或许也有主人怠慢客人之意。
而如今,由于黄花菜非常的清爽、可口,这种古代的忘忧草逐渐成为我们现在祁东人喜吃、好客的一种甜心花,特别是除夕夜,中国人最难解的一个团圆情结。飘溢着岁末香气的饭桌上,灯笼羞红了脸,汤勺笑弯了腰,碗筷也传情,全家人的脸庞上都飘满了喜庆欢乐的色彩,一年来所有的辛劳都化为尘埃飞扬而去,黄花菜便成为团圆饭桌上十全十美“十样菜”最后一道压轴菜,寓意着来年做事忘记忧伤、十全十美、灿烂吉祥。喷香的黄花菜里,最能轻易捕捉到年的影子——如今的年最让人懂得家人的健康才是千金难买,如今的年是丰富的安静,如今的年是平淡的幸福,如今的年是忙中的清醒,如今的年是风中的沉稳,如今的年是默默不求回报的耕耘,如今的年是不求显山露水的低调,如今的年是千帆过尽后的豁达和恬淡,如今的年是把美好和苦涩一起咀嚼和回味,如今的年是把感恩回报和思念……
于是,这个年夜,忘忧与甜心,快乐与烟花同时绽放!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