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引用 【原创】16年前的雨夜暴狱……

引用 【原创】16年前的雨夜暴狱……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1 06:08   浏览 N 次  

16 年 前 的 雨 夜 暴 狱……

沙河口区解放广场1号曾是区公安分局机关大楼。2007年,这座历经72年沧桑的日式建筑终于被开发商夷为平地。拆迁过程中,除了地板下的《金枪》牌香烟盒(1937年满州东亚烟草株式会社生产)、《花鼓》牌烟盒(1952年东北烟草总公司监制)等历史见证外,监室中直径55毫米的铁栏杆却见证着1993年6月1日那个电闪雷鸣的雨夜……。

4 号 监 室 里 的 “鬼 魅”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沙河口公安分局设有收审所,被收审的犯罪嫌疑人在监室里每天都可以阅读当天的《大连日报》,每晚19点开始隔着铁栅栏收看大连电视台转播的“新闻联播”和“大连新闻”,接着又能收看两集电视连续剧,这是该所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性化管理的新举措。

因斗殴伤害他人至死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在4号监室里被关押的时间较长,自然成了同室12个人当中的“老大”,对于每天送进来的《大连日报》,刘某必先抢到手,先睹为快之后,他瞅瞅身边的人,高兴了就把报纸甩到一旁,任他们你抢我夺;不高兴了,便把报纸搓成球,抛到空中打来打去。有一回,他一掌将“报球”击出铁栅栏外,正巧落在走廊的电视机活动天线上。那时的公安机关硬件建设远不如现在,不仅没有有线电视,而且活动天线上还挂着根粗铁丝,当然是为了更好地接受信号。被击出的“报球”挂在铁丝上颤了几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此时刘某的目光没再停留在“报球”上,而是在弯弯曲曲的铁丝天线上定了格。

第二天早饭后,刘某抢先快速阅罢当天的《大连日报》,便把报纸卷成了细细的约80公分长的纸筒。接着咬一口窝头,嚼粘了吐在纸筒上将其粘牢,顺手将纸筒塞进棉被的破洞里。一连3天,“老大”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同监室的“狱友”们都很纳闷,互相咬耳朵议论:“老大他一个人独霸着报纸,不让咱们看,不是搓成球,就是卷成筒,这叫什么事儿呀?一定是脑子窜烟啦!”宋某(伤害至人重伤)喝道:“你们他妈的瞎吵吵啥?咱们老大呆的时间最长,解解闷还不应该吗?!”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4号监室里,一个鬼魅伎俩已进入了“操作程序”。

于 无 声 处 听 “惊 雷”

一天晚上,监室走廊里的电视机屏幕显示效果不佳,刘某坐在监室里说:“动一下天线就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棉被里掏出了他的“杰作”——3根纸筒,又迅速将3根纸筒套插成一根1、6米长的“竿子”,隔着铁栏杆,他把竿子伸向电视机天线,向上轻轻一挑,代替天线的那根铁丝滚落到地上,这一下电视信号更差了,屏幕上只剩下一片“雪花”。接着,刘某向宋某递了个眼色,宋某会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大声说:“老大本想为大家伙做点好事,没想到演砸了,《射雕英雄转》是看不成了,干脆大家都睡觉吧!”

夜深人静,解放广场的路灯透过收审所的铁窗折射到走廊的地面上。伴随着人们的酣声,那根曾被用作天线的粗铁丝被细长的纸筒悄然拖进了4号监室。

第二天,刘某放弃了“优先看报权”,那几根纸筒又被重新拆开,变成废报纸连同垃圾一起清出了监室。唯有那根铁丝被分成几节,分别藏在刘、宋二人的手中,每到新闻联播的时间,他们便在电视机声音的掩护下,用手中的铁丝抠地板。他们深知,面对直径55毫米的铁栅栏(日伪时期用无缝钢管内灌注水泥建造而成)丝毫撼动不得,只有针对中间一根中下部位有插管接缝的钢管,挖开连接它的地板,取出粗大的地板木方,从根部将将其撬折……。

一个星期过去了,4块地板被撬开,刘某取出木方,在钢管之间的接缝处试了一试,借助新闻联播开始曲的音乐掩护,憋足了劲,“喀”的一声,钢管断列成两节,宋某赶忙将断列的钢管重新复位,用嚼过的窝头抹在缝隙中,接着用扑克牌刮下墙上的石膏粉涂抹在上面。刘某迅速把木方放回原处,重新盖好地板,铺上被褥,佯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一举动,让全监室的“狱友”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要越狱呀!

“都给我听着,反正大家都看明白了,我也把话挑明了!”宋某先发制人。“打今儿开始,你们都把嘴闭紧了,谁要告发,老大就把谁先废了!”说罢,他把手中窝头捏得粉碎,用企盼的眼神望着刘某。此时的“老大”却变得和善起来,笑眯眯地环视着“狱友”们,压低声音说:“宋兄言重了,谁都不能废,四海皆兄弟嘛,出去后,你们一定比我强得多,都能发大财。不过,这要看老天爷的啦,哈哈哈!”4号监室里的空气突然一下子凝固了,静得十分可怕。几秒钟过后,宋某咬着每个人的耳朵逐个传达:“老天爷只要在夜里下大雨,便是咱们出头的日子,等着吧!”

4号监室里发生的一切,均逃过了民警一周3次清监的视线。

正 义 与 邪 恶 的 较量

1993年6月1日星期二,下了整整一天的小雨扫了儿童节孩子们的兴致。这一天收审所的值班表上排列着老民警穆忠贤和青年民警童兵的名字。下午14时许,正在被借调长期搞基建的收审所青年民警董兴春接到所长的指令:“童兵在公交车上抓捕歹徒受伤住进了医院,他今晚的值班任务由你顶替!”董兴春二话没说,提前两小时就赶到收审所。他习惯地拿起花名册逐个监室核对在押人员,又沿走廊巡视了两周,最后在检查报警系统时,他发现了问题:固定在走廊临窗一段线路周围有熏黑的痕迹,疑似窗外潲进的雨水导至电线断路,他试按了几下报警电钮,果然没有任何反应,这套报警系统从一楼连接到3楼的武警特勤班,是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设备。此时的董兴春心里一阵发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董兴春不声不响地将报警线路重新接好,包括他本人在内,谁会想到,未来7小时后,正是他的这一善举得到了回报!

当晚8时许,《大连新闻》刚播完,外面的小雨突然变大了,隐约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值班员老穆对接下来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不太感兴趣,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哈哧。董兴春对他说:“老哥,你岁数大,去睡吧,今晚我坐班!”说罢,他起身将监室走廊的电视机关掉,向各监室的在押人员发出了睡觉的指令。在巡视一圈之后,又将所有的门窗检查了一遍。

时针指到深夜10点10分。这时的雨越下越大,电闪雷鸣仿佛就在头顶。突然,走廊西头传来窗户玻璃被击碎的声音,董兴春先是一楞,似乎感觉有一种不祥之兆袭来,他打开南北两个走廊的照明灯,先查看了北走廊,又迅速转向南走廊,这里的一幕让他顿感五雷轰顶——4号监室暴狱啦!12名在押人员全部涌到走廊西头的窗下,他们“叠罗汉”似地托举着宋某,宋某正在用一节钢管拼命撬压邻街窗户上的护栏,刘某拎着一根木方守在窗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都给我住手!”董兴春大喝一声,拎起走廊小桌上的暖水瓶砸向宋某,顿时“叠罗汉”散了架,人群一阵大乱。董兴春趁势跑回值班室,伸手刚要按响警铃,刘某也跟着冲过来,用木方猛击董兴春的头部,董用右手臂抵挡,接着飞起一脚将刘某踹倒在地,左手终于按响了警铃。在三楼的武警战士听到警报冲到一楼现场之前的1分50秒时间内,董兴春夺过刘某手中的木方,强忍着右手臂被击伤的疼痛制服了冲到门口的6名歹徒,喝令他们抱头蹲在地上。从睡梦中惊醒的老穆赶过来助阵,董兴春腾出手配合武警战士将藏在办公桌下、卫生间里的其余6名歹徒一一抓获。至此,刘宋联手的暴狱阴谋被彻底粉碎。

后记

16年过去了,笔者在市公安局法制处复议科见到了当年的小董,如今已是47岁的老董了。谈起那次暴狱,自然提及为什么没有立功授奖的话题。董兴春一脸严肃地说:“不能提呀,当时我们看守所已经连续5年保持‘省级安全无事故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了,所里要给我申报记功,被我谢绝了,这样心里踏实。”为了团队的荣誉,董兴春选择了沉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年依靠“化缘”从大重、大起讨来钢板、木材加固看守所的时代早已变成历史的烟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市内区级收审所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者/拍马赶到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