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如何防范刘赘衡式人物

如何防范刘赘衡式人物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09:02   浏览 N 次  

心理扭曲导致泄愤行凶,需要社会加强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


出镜:

昨天,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轰动社会的“7?30”爆炸案进行公开宣判,制造长沙芙蓉区国税局东屯渡分局大楼爆炸案,造成4死20伤的被告人刘赘衡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非法买卖爆炸物的李孝、刘检,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解说词:

2009年10月,刘赘衡窜至湖南郴州永兴县认识了刘检,刘检私自违规从李孝手中购得电雷管和炸药后,卖给刘赘衡;2010年6月,刘赘衡自行组装了炸药装置;并于7月30日16时许,携自制遥控炸药装置窜至东屯渡税务分局并引爆,致两人当场死亡,另两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人不同程度受伤。8月8日,刘赘衡在广西全州被公安机关抓获。

出镜: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赘衡因经营亏本,无端迁怒彭某及其所在税务分局工作人员,制作爆炸装置并引爆炸药,其行为已经构成爆炸罪。那么,刘赘衡这样的泄愤行凶是否是因为他的心理扭曲所致?

解说词:

财新网此前报道,早在十几年前,刘赘衡曾向自己的亲生姐姐发出过死亡威胁,并在其不少言语混乱的信件中体现出其心理扭曲。刘赘衡的姐姐曾两次向警方报案,但并没有引起重视。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马皑表示,从资料上分析,刘赘衡属于明显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认知上的偏执,和具有分裂型与边缘型特征的人格障碍。解决人格障碍者犯罪的问题,除了对个人进行心理梳理,还需要全社会的大环境向善发展,例如政府诚信、司法公正等。

出镜: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刘赘衡制造了爆炸恶果?类似这样的事件又能如何防范?我们连线财新传媒华南新闻中心主任卢彦铮,来听听她的分析。

财新传媒华南新闻中心主任卢彦铮:

从案件造成的恶劣影响来看,此案的判决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刘赘衡因心理扭曲而泄愤行凶使得案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财新记者在对其家人的采访中了解到刘的心理癫狂。法院方面在此次判决中是否采纳了对刘的精神司法鉴定不得而知。

目前刘赘衡还有上诉的机会,无论最终判决如何,都会对此付出代价。另外社会还需心理危机的预警。

相关新闻:

长沙“7·30”爆炸案制造者刘赘衡被判死刑2010年12月30日

【封面故事】还原刘赘衡犯罪心路2010年08月31日

刘赘衡姐姐曾两次报警2010年08月27日

刘赘衡的衡阳往事2010年08月27日

刘赘衡策划长沙爆炸案全过程2010年08月24日

发表评论 | 查看原文

更多收获,请注册财新网 | 深入交流请登录思享家(i.caing.com) | 关注财新网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财新网首页 | 金融 | 商业 | 宏观 | 政经 | 海外 | 读书 | 杂志 | 视听 | 博客 | 世博 | English

财新传媒系列刊物订阅 | 电邮订阅 | 财新全媒体 for iphone | 手机访问:http://m.caing.com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