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转载]子仲美文欣赏:《哀牢山哀牢山》

[转载]子仲美文欣赏:《哀牢山哀牢山》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20:42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子仲美文欣赏:《哀牢山哀牢山》作者:阿龙

一剑说桂林日报要用一个版纪念子仲,想用他的一篇博文,听听我的意见。我一下就想到了这篇。其实子仲的文字篇篇都好,但他年轻时骑车去云南的那个经历总是被他一再提起,我深知他回望那个云南时的心情。这篇也是我的最爱,百读不厌,我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哀牢山哀牢山》

今天一整天都那么热。又想起了清清凉凉哀牢山。

记忆中,建水到江城基本就是翻越哀牢山的全路程。你从建水那富足闲雅之地,吃香喝辣走出来,怎么想得到前面是那样一座雄浑大山呢?你溜溜嗒嗒地走着走着,红河忽然在跟前横陈而卧,它的川流那么板结、那么沉默,以致你看见它时陡然吓出一身冷汗。可是,那条河如果你不曾走近,我该如何诉说它呢?让我想想。——红河是一条你明明知道它是流体却只能看得见固体的河。它身上布满的不是浪,而像是一块一块的板结的浆。可是那些浆块又让你觉得跟乱刃似的,那么有力地从河床划过,每流出一程,你心底都能感受到河床的疼痛。——我只能这么诉说了。

然后你离开红河,人就上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一直都在推车,没有骑过。推到天黑了,扎营,在一个山包上住了一晚。后半夜下了一场暴雨,把人都浇醒了。雨停之后,浑身湿的,也睡不着,就蹲在坡上看星星。山风这时候还在吹,很冷,很多星星都在晃动。你知道古人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干净的天地?因为天地本来是干净的。

离开元阳是下山。红米株长在梯田里,高高的,像一道道山墙。有一个山口,可以俯瞰无数群山。远处黛青的、淡墨的,延展过来,蓝的、绿的一直变成某种葱翠忽然铺到你的脚下。那种山口会让你觉得可以缓步走进去,可是你只要多迈几步,下面可就是悬崖。所以你可以定义它,比如说,叫做“死亡诱惑”什么的。从这个山口下山,有四十一公里,不用蹬踩,全是滑行。滑到山下,有个小饭馆搭成挑檐相望的样子,看上去很和善。在这里,第一次吃到了哀牢山牛肉巴。牛肉巴送红米饭,那种滋味,你没吃过,我无法跟你形容;你要是吃过的话,你也无法形容。其实,你滑翔了四十公里,那过程就如同下凡,你怀着仙界的心情,去吃人间的滋味,你怎么形容得了呢!

这样的滑翔到邻近江城的时候还有一次,那地方靠近牛孔。在绿春周遭的那些原始的莽林里穿行,这时候已经有一点荒寒感了。因为这座大山已经将你拽住了五六天,你开始希望看见袅袅人烟。可是你不知道哪里才有人烟。一切的生活只是一条路,你在它身上走,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哪儿去。可是忽然开始下坡,你的精神完全专注于手闸和车把上。那坡上的林子密不透风,连风景也在滑行。滑着滑着,你忽然觉得天色有点发亮,风中有隐隐约约的草香。猛然间树影后面有一团彩色在摇晃,待近前去,才发现那是一个穿着筒裙的女孩,——她手上拿着根钓竿,在钓青蛙。她看你时的眼神跟山上民族的眼神是不同的,它友善,不惊恐,也不陌生,并且它是有笑意的。在这种地方,你看见了傣族,你心里会涌出一种浩瀚的温暖。她身后不远,就是她的村庄。——那是一个很小的坝子。

傣族村庄似乎总是微笑的。其实,这里离西双版纳还远,此后好几天,都见不到傣族的踪影。这座孤岛似的傣族村庄,它是那民族的风筝吗?为什么放飞到这里来?——这是个谜。版纳的坝子很大,大到你常常会忘记了它是版纳。由此,江城之外的这个小小坝子才会叫人记忆深刻。

也许理由是:这个小村,它结束了哀牢山。

其实以前我写过一首诗,名字就叫《哀牢山哀牢山》,写得很臭,既不面朝大海,也不春暖花开,所以谁也没见过。我总是觉得这个叫海子的诗人肯定身体不好,他太容易累。他那首诗,你读一遍就知道:他很累。像我这种没正经事儿流臭汗爬哀牢山的人,不太容易累,所以我成不了诗人。 如果明天天亮后,我忽然成了诗人,估计就活不了多久了,那我可咋办呐!——那我就写:

在死亡到来之前

我还要写一本书

——遗书

这事很重要

请务必允许

它会有很多万字

有数据

推理

引经 据典

节奏

韵律

以及比喻

可能把死期拖得很长很长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