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发在《安庆晚报》上的一篇随笔

发在《安庆晚报》上的一篇随笔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4 23:00   浏览 N 次  

进入新年,已发表了若干篇散文于《青岛日报》、北京《茶周刊》等好几家报纸。其中还有第一次在这家报纸露面的《扬州日报》。现贴一篇刊发于1月5日《安庆晚报》的随笔。,请朋友们批评。

这篇随笔12月底寄给了魏兄。今天发现,早已于1月5日刊出。谢魏兄。

————————————————————————————————————

大寒小寒:词语背后的文化质感

李龙年

在一所学院开了门新闻课,按平时工作的主张,我让学生们“在中国新闻现场学习新闻”,把握新闻的“质感”;因此,常常课前点评、讨论当天互联网上若干条“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新闻”。这回,说到的是北方特大雪:内蒙列车被雪埋得最深的达3.1米!学生们眼睛瞪得圆溜溜——关注生存——这正是我首选这条新闻的理由。

课隙,我忽然想到:昨天,正是“小寒”——“大寒小寒,冷成冰团“——谚语这样说;而据报道,“小寒” 内蒙古那天最冷已达零下40度——那么,中国北方今年的“大寒”,寒冷温度将会几何?几个女生拿了厚厚的一沓诗歌稿来,学院诗社早想让我开次诗歌讲座。匆匆翻读,这些诗歌大都直白抒情,浅、轻、飘。如:“天真、无忧,如海风般吹拂耳边;浪漫、快乐,如春雨般播撒心田……尽情展露童真的笑颜——我这二十年,拥有最快乐的童年!”而写下这些句子的女生,我还比较看好她的文字的。

班上的学生大多来自闽南的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聊天时我问:小寒节气,你们老家有什么习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无言以答。唯有一个短发明眸矮个女孩道:我们家乡,包豆芽卷吃。

这女孩很有点想法。那天,我布置大家分头采访学院各系、处室,她和两个伙伴很快就结束回来,意外地要求采访我——显然是有备而来,扎实准备了十来个问题,其中不乏有力量的,譬如:您认为您们报纸以后应该是什么样(形态)的?您认为应该怎样让90后阅读报纸?尤其是后面这个问题,我曾在课堂上谈及——这个班的班长,一个活跃的聪明男孩,至今没有读过报纸——而我心仪的一批人物,譬如,《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经济观察家报》主编等一干人马,弃丰厚待遇,创办一份新闻周刊——他们宣布:报纸已不再是新闻纸,而是文化纸、情感纸;我讲了这件事,让同学们注意这份刊物,以及此前的《中国周刊》(这是一份“硬”新闻刊物)。其实,我说这些,还有个用意,即告诉这位班长:除了报纸,但还有新闻刊物可读。

我向系主任夸了这个女生。

连着若干天,我读到好些与大寒小寒有关的报道。令我赞叹的,却是南方一家报纸的青年女记者,她做出的居然是“小寒信风,唤醒二十四番开”的大幅报道。她在报道前面的诗句一般(是否她写的?不知道),但报道的角度、文字,却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小寒信风始,花开24番;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带来花的音讯……古往今来,当地异乡,风俗民情——林林总总,文字其实简约,信息却是丰富,文字扎实而轻灵,文风朴实且飘逸。

大寒小寒,两个词语后面,存在着南方北方不少的民俗信息:“杀猪过年”,在巴渝大地流传已久;吃“腊八粥”,源自京津;南京人此时做的是包含有板鸭丁、香肠、青黄蔬菜、咸猪肉等的“菜饭”,而青海不出产大米,吃的是“麦仁饭”……

台湾“大寒小寒迎腊月”的习俗之风也很浓郁。据台湾资料,他们这些习俗的部分依据来自唐《周书》。大寒小寒,词语背后溢出的,是文化贯通、同脉同源的意思。

曾在武夷山的严寒中惊喜地欣赏到白梅的独立争俏之姿,也读过许多名家摹写从化流溪白梅竞放场景的散文佳构;喜欢鲜为人知的“大寒索裘”词语背后的一声叹息,更品赏王冕《白梅》一诗 “冰雪林中若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高洁意境。然而,“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这据说是《全唐诗》中唯一写到“大寒”“小寒”的古诗(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却令我仿佛看到:立春,在并不远处叩门——杏、李、樱、桃……将待时而绽,迎风怒开——这个意象,何等鲜明。

诗社的那些诗呢?正是这些花树枝头的花粉,有待于风、昆虫、水利们的传播——而这些所谓的风、昆虫、水利,就是诸如大寒小寒,这些饱含文化气息的词汇支撑起来的历史时空——譬如水墨、、汤圆、24节气、剪纸……甚至于哪怕是——“流萤”这个很轻的词。

我准备在诗歌讲座时,和学生们这样说——并且联系到那篇关于大小寒的新闻——无论是诗歌,还是新闻,都需要这些: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因子。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